1. 首頁
    2. 工業行業涉及的場景(“元宇宙”涉及的行業及應用場景)

    工業行業涉及的場景(“元宇宙”涉及的行業及應用場景)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人類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條對內,通往虛擬現實。

    如果三年前沒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執導的《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那么你應該馬上去補課,因為它為我們詮釋了一個極有可能發生的未來——元宇宙。

    元宇宙的概念是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斯(Neal Stephenson) 在其1992年發表的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提出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擬游戲世界中,這個游戲世界與現實平行,但又會與現實緊密聯系。現實中的人們除了吃飯睡覺,還可以在游戲世界中做任何事。這基本上是《頭號玩家》在視覺上為我們呈現的元宇宙的樣子。

    元年

    2021年是名副其實的元宇宙元年,3月份游戲社交平臺 Roblox 在美股上市,元宇宙概念就開始在海外資本市場爆炒,一時間與元宇宙相關的國內外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爭搶這個超級未來市場。

    Roblox公司的CEO Baszucki認為,成為元宇宙至少要滿足下面八個特征:

    身份(Identity)

    朋友(Friends)

    沉浸感(Immersive)

    低延遲(Low Friction)

    多元化(Variety)

    隨地(Anywhere)

    經濟系統(Economy)

    文明(Civility)

    筆者嘗試簡單翻譯如下:元宇宙是人類可以隨時隨地進出,使用虛擬身份社交,獲得與真實世界相近的實時反饋,并通過經濟系統建立的虛擬世界。

    Roblox的元宇宙特性

    涉及的行業

    說到“隨時隨地進出”、“獲得實時反饋”,就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硬件設備,在當前的場景下,我們只有通過與設備連接,才能進入虛擬世界。

    早在2014年7月,Facebook便斥資20億美元收購了VR設備制造商Oculus,這次收購被看作是Facebook進軍虛擬世界的關鍵舉措。而它的背后,或許是扎克伯格對當時社交市場的焦慮和未來社交宇宙的向往。7年過去,Facebook圍繞AR/VR下的這盤大棋終于在今年迎來了強勁復蘇,VR設備被普遍認為是進出元宇宙的主要終端。

    Oculus

    除此之外,AI創造的數字虛擬人火爆全網,帶動Z世代的數字原住民把注意力放在虛擬形象上;從區塊鏈技術發展出來的NFT(non-fungible Token)數字資產為元宇宙提供了可以運行的經濟系統;5G甚至6G技術搭建的高速傳輸網絡逐漸成為基礎網絡設施;再加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無疑讓這個30年前虛無縹緲的概念無限接近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

    目前的場景

    海內外資本市場對游戲公司趨之若鶩,以游戲為載體的元宇宙概念正在各行各業興風作浪,游戲的邊界也在不斷擴大,我們所期待的元宇宙絕不只是游戲,而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未來生態。

    這個生態在疫情的催化下早有先例,去年四月美國著名流行歌手Travis Scott在吃雞游戲《堡壘之夜》中,以虛擬形象舉辦了一場虛擬演唱會,吸引了全球超過1200萬玩家參與其中;全球頂級AI學術會議之一的ACAI,把2020年的研討會放在了任天堂的《動物森友會》上舉行;而中國傳媒大學為了不讓學生因為疫情錯過畢業典禮,在沙盤游戲《我的世界》里重建了校園,學生以虛擬化身齊聚一堂完成儀式。

    中國傳媒大學在《我的世界》辦畢業典禮

    假如元宇宙真的代表未來,那么用戶在若干年后會花費大把時間在虛擬世界之中,新舊媒體如何傳播信息便顯得尤為重要。縱然把時間放在現在,如果哪家媒體成功“打入”游戲內部,在虛擬世界里插播一條真正的新聞,那么可以說它在元宇宙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結語

    誠然,想要創建元宇宙還有很多技術和市場的難題需要解開,但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看似毫無關聯的行業之間可能催生出新的火花。人類應該突破想象力,投身到這場革新運動中去。

    今日互動:在下方評論區寫下你對元宇宙的期待

    如果你對元宇宙感興趣,點贊、關注“元宇宙前沿”——定期發布更多有用的,有趣的元宇宙新聞。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