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facebook為何將轉型為元宇宙公司(元宇宙又火了,概念股板塊漲超5%,Facebook改名Meta了……)

    facebook為何將轉型為元宇宙公司(元宇宙又火了,概念股板塊漲超5%,Facebook改名Meta了……)

    本報記者 李文 見習記者 余俊毅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8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Connect大會上宣布,Facebook將更名為“Meta”。同時,公司還將其股票代碼從“FB”改為“MVRS”,12月1日開始生效。隨后,“元宇宙”一詞,再次受到強烈關注。

    今年以來,元宇宙已經不只是游戲玩家喜歡提及的概念了,它已經陡然升溫,變成了數字化時代的未來進化方向之一。甚至可以說,沒聽說過元宇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用戶。

    但這個與現實世界平行存在的虛擬空間究竟會成為另一個獨立的新世界,還是只存在于我們的美好幻想之中呢?

    元宇宙概念持續火熱

    其實,元宇宙并非近年才有的概念。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首次提及了元宇宙的概念:“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隨著網絡技術的升級和社會生態的轉變,我們已不不知不覺邁入了數字經濟時代,關于未來世界的種種幻想也開始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和期待里,比如說,元宇宙世界。

    2021年無疑是元宇宙概念最火的一年,但也正因為太火,對它的定義也多到數不過來。不過,在這里,我們或許可以把它理解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一個新的時代,而新時代無疑是數字化形式的。

    那元宇宙究竟有什么特征呢?國盛證券的研報用縮略詞BAND來概括了元宇宙的特征,即Blockchain、Game、Network、Display成為構建元宇宙的四大技術支柱,涉及到了區塊鏈、游戲,VR顯示等。

    隨著近期元宇宙的概念大火,加之日前Facebook的高調宣布開展元宇宙業務。元宇宙概念股也隨之活躍。截至10月29日收盤,A股元宇宙概念股板塊大幅走強,整體板塊漲超5%以上。包括領漲龍頭中青寶在內的湯姆貓、天下秀、凱撒文化等多支個股近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對于Facebook的做法,安信證券最新研報認為,從社交媒體轉型元宇宙,Facebook發展方向明確,或許是以最終的社交為目的。Facebook創始人對元宇宙的理解是“元宇宙就是更具象的互聯網”“在那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而是身在其中。你感覺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獲得不同的體驗。這是你在2D平面應用程序或網頁上無法體驗到的”。解讀“身在其中”,Facebook元宇宙非常強調沉浸感,這也能夠解釋Facebook在VR設備上的大力投入;解讀“2D平面應用程序或網頁上無法體驗到的”,元宇宙絕不僅僅是游戲體驗,而是融合2D元素或3D元素的娛樂。Facebook元宇宙的綜合性體現在,是將原本人類世界所使用的2D平面數字體驗,轉化成了3D數字。

    國泰君安近期的研報分析稱,元宇宙是基于下一代網絡技術搭建的全新生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但隨著移動端流量見頂、用戶時長爭奪加劇,智能手機作為5G終端難以再誕生殺手級應用,在此背景下巨頭急需開辟新時代,元宇宙的到來具有必然性。

    元宇宙是泡沫嗎?

    那么,我們該從什么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元宇宙的發展呢?元宇宙究竟是不是一種泡沫呢?

    中國互聯網協會青年專家韓海庭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元宇宙代表了人們對日漸增長和功能逐漸豐富的數字空間的終極追求,所以達到終極構想,還有很長的時間需要等待。目前元宇宙概念有炒作成分是必然的,而且是過度的。

    韓海庭認為,元宇宙的命題太過宏達,也過于虛幻。之所以從游戲和VR主題異軍突起,是因為可想象的元宇宙是具備“個人沉浸式,交互”的數字體驗,尤其是VR游戲最容易被聽眾所接受和理解。但實際上平行世界,賽博空間等概念早就有,更強調可規制的虛擬空間,而且關于數字權利,數字資源、資產和痕跡等研究也更深入,只不過傳統學者沒有強調中心還是去中心。目前來看,元宇宙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定義模糊,場景模糊,以目前的技術來實現其宏愿還差太多火候。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證券日報》記者談道,“首先,我們要從整個市場發展,特別是科技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元宇宙發展的問題,從去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的自由流動,實際上被徹底打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云上班、云蹦迪、云干活、云上學等等方式,來試圖延續自己的生活,這種以互聯網為核心來延續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元宇宙。”

    江瀚表示,目前元宇宙實際上已經有了不少典型的案例,很多人認為元宇宙就是游戲世界,但實際上游戲世界只是元宇宙的一個入口。比如,我們看到線上開辦演唱會讓所有人都沉浸在其中,來舉辦一個完全虛擬的演唱會,都已經能夠在疫情期間做到元宇宙,實際上已經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以單純的游戲為入口的一個世界發展體系了,元宇宙的概念已經開始在市場上逐漸被大多數人所認同,這才是當前元宇宙整體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當前整個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江瀚認為,元宇宙雖然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其僅僅是一個方向,對于當前的技術來說,無論是虛擬現實技術還是互聯網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都還不足以支撐一個徹底替代大家日常線下生活的體系,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元宇宙的很多東西都停留在概念層面,所以如果市場在爆炒元宇宙的概念的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和泡沫,所以我們在看待元宇宙發展的時候也要深刻理解這種泡沫的存在。

    “我們可以說元宇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一定不是當前的技術能夠真正解決的一個發展方向,所以如果有什么公司敢于聲稱說自己已經完全實現了元宇宙,這無疑就是在純粹的炒作概念,在混淆視聽。”江瀚說道。

    元宇宙未來會走向哪里?

    在剛剛結束的萬向區塊鏈峰會上,元宇宙是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之一,嘉賓們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從硬件到操作系統再到軟件,元宇宙將使得互聯網產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終將從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全方位向元宇宙遷徙。

    云中子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陳軍宏在會上分享了在他看來元宇宙的5個不同發展階段。他表示,元宇宙1.0時代,是初級代碼社會,用戶與代碼社會保持連接,形成新社交網絡;在2.0時代,虛擬經濟開始發達,能提供社會生存方案,虛擬經濟學大行其道;到了3.0時代,政治生活高度融入代碼社會,人類社會發生劇變;而4.0時代,神經元網絡初步建成,人類生存狀態發生質變;最后我們將進入5.0時代,新人類紀。

    “我們可能需要10年時間來從1.0走向2.0,需要30-50年時間實現元宇宙4.0時代。”陳軍宏說。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NFT或許是目前元宇宙概念里探索發展較有價值的元素之一。NFT和元宇宙的關系十分緊密,成為了最契合元宇宙的資產類別。每一個NFT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可以實現權屬清晰、數量透明、轉讓留痕,讓數字內容“資產化”,數字新世界的價值載體,連接現實世界資產和數字世界資產的橋梁,有望成為賦能萬物的“價值機器”。如果未來誰可以更加全面的擁抱元宇宙,探索新的NFT種類和應用,例如探索“資產上鏈”,讓物理世界的資產映射為NFT,在元宇宙中實現應用和流轉,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會有望獲得更大的“先發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元宇宙概念熱潮的掀起,在資本市場上已經有投資者開始對其中包括NFT、虛擬貨幣等相關元素進行過熱的炒作。這無疑會對尚在模糊概念的相關產品帶來不符其價值的定位,也會給目前的市場秩序和監管帶來重大風險隱患,這是需引起高度警惕的。

    對于這些擔擾,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是這么認為的。他說,快速膨脹的元宇宙熱潮,包括其中NFT、虛擬貨幣等相關元素的極度炒作,已經呈現出脫離現實世界和有效監管野蠻發展的重大風險隱患,亟需引起高度警惕。特別是作為一個致力于創造新的虛擬世界、可能對人類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新概念,更不能僅僅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看問題,還需要從社會管理、世界治理、人類發展的高度深入分析、準確把握,并切實加強世界合作,加強相關的法律建設和有效的聯合監管,防范化解其可能對現實世界和人類發展帶來的巨大危害!

    (編輯 白寶玉)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