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扎克伯格發行的數字貨幣(一文看明白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是什么?)

    扎克伯格發行的數字貨幣(一文看明白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是什么?)

    近日Facebook因為改名“Meta”和扎克伯格押注“元宇宙”上了熱搜,在這之前,Facebook近些年發展得不溫不火,雖說還是坐擁三十多億用戶的全球最大社交平臺,扎克伯格也面臨Facebook營收極度依賴廣告收入卻陷入隱私等輿論風口的窘境。

    困則思變,扎克伯格開始考慮將Facebook帶入新的賽道,前幾年試圖推出稱為“Libra”的虛擬貨幣,卻也雷聲大雨點小,如今扎克伯格調整了企業架構,押注“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估計大部分人也是一頭霧水,本文就此結合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理解,聊聊最近比較火的“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現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戴上類似于VR眼鏡的頭顯設備,就可以通過終端連接網絡進入一個虛擬的網絡世界。

    是不是有點明白了?舉個例子,劉慈欣的《三體》講得就是一個虛擬的多維世界,前些年的美國大片《阿凡達》、《頭號玩家》等,講得也是在虛擬世界里的競爭、戰斗和愛情故事,包括諸多的科幻電影里描述的平行世界,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就是在現實世界里,另外還有一個平行世界存在。

    這個平行世界和現實世界一樣,你可以在里面生活、工作和娛樂,當然這里面看似更加美好的事物都是虛擬的,在現實中不存在的,云宇宙被稱之為融合了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和5G、云計算等技術于一體的未來網絡世界。

    扎克伯格這次進入“元宇宙”,做的就是要超越現實空間的事情,其實,并不是facebook改名,而是成立了一個叫“Meta"的母公司控股facebook。臉書這個平臺以后就和其它社交媒體Instagram和WhatsApp并列了,這個舉措類似于六年前谷歌公司重組后改名為“傘形公司”(Alphabet),谷歌搜索則成為和YouTube一樣的子公司。

    而"Meta"的意思是”超越“,這個詞匯和另外一個”verse“(宇宙)組合在一起就是”超越宇宙“,也就是”元宇宙“的意思。

    說到這里其實還是有點玄乎,這個”元宇宙“是個平行世界,是一個虛擬的網絡世界,那么扎克伯格用來做什么呢?未來真的就是”元宇宙“嗎?

    臉書宣布改名后,外界有兩個猜測,一是說臉書此舉是為了從持續不斷的輿論危機中脫身而出,二是說扎克伯格繼創立了facebook社交帝國后,又將開啟一扇觸及未來的新的產業機遇。

    其實不管扎克伯格在兩年前做虛擬貨幣Libra(天秤),還是現在做元宇宙也好,都是為了讓臉書公司能開辟一條新的賽道,畢竟始終處于輿論風口的facebook還不足以承擔未來的發展重任。

    看看周圍,蘋果公司的利潤日益攀升,市值超過臉書1億多美元,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的云計算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高通英特爾和AMD公司也借助芯片獲得快速發展,而臉書的主要營收來源廣告收入也正在面臨考驗,社交紅利正在衰退,移動廣告推送也受限于各個移動平臺日益強化的隱私保護。

    不過,也有兩個利好因素,一是臉書的社交活躍度仍然非常活躍,二是六年前30億美元收購的虛擬現實公司Oculus在今年Q3財季帶來了好消息:營收同比劇增近200%,增加到了七億多美元。

    這也許為急于擺脫輿論危機和改變廣告單一業務營收現狀的扎克伯格看到了希望。而“元宇宙”就是扎克伯格寄托希望的下一個風口。

    元宇宙概念商業化并非扎克伯格獨創,之前就有一家叫做“Roblox”的公司上市當天漲幅達到45%,市值400億美元,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顯然扎克伯格從中看到了元宇宙與facebook的社交元素可以完美的進行融合。

    不過,目前元宇宙還處于概念階段,也主要停留在虛擬現實游戲的場景之中,這個場景也經常被藝術化地搬上熒幕,具體到商用則還遙遙無期。

    faceboo高管稱建成元宇宙可能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但最終會呈現什么形態?我們并不知曉,不過扎克伯格聲稱:

    我們今天被視為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而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領域,就像我們公司剛剛起步時,社交網絡被視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一樣。

    顯然,扎克伯格試圖再造一個元宇宙網絡平臺也對此充滿信心,那么,這個元宇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宇宙”呢?結合扎克伯格的描述我們試著猜想一下。

    第一、首先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會脫離原有的社交媒體網絡。

    facebook原本就是一個虛擬的社交世界,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可以在facebook上交流和傳輸信息,你可以通過平臺的工具建立自己的虛擬形象,這個社交形態和微信、QQ并無二樣,QQ秀這樣的虛擬社交形象稱得上是”元宇宙網絡”的二維模型,而在扎克伯格構想的網絡中,你的虛擬形象是以三維的形式出現:和你長得一模一樣,甚至微表情也相差無幾。

    在元宇宙中的你,是一個存在于等于和超越現實的平行空間中的你,你未必發現另外一個你,但另外一個你在時刻注視著你。

    所以扎克伯格不可能另外打造一個巨大的虛擬網絡,最省事的就是打造一個平行于Facebook本身的平行空間,每個facebook的用戶未來都在元宇宙中有一個身份ID,你戴上頭顯連接超速網絡就可以暢游于扎克伯格為你打造的夢幻世界,可以購物、娛樂、聚會、太空旅游等等實現你在現實中無法企及的一切。

    第二、元宇宙的實現無法只依賴Meta公司單獨完成,產業鏈生態極其復雜。

    這樣一個元宇宙靠Meta公司就能實現嗎?顯然不可能,涉及到太多太復雜的技術,甚至要引進量子計算這樣的算法才能保證用戶在元宇宙暢游無阻,而且還會有相當多的產業鏈企業投身其中,硬件的性能和系統的優化復雜到你無法想象。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元宇宙還只是個概念和暢想,不過也許未來真的是這樣的,那么扎克伯格就賭贏了。

    第三、元宇宙試圖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各個場景虛擬化也許只是個美好的夢想。

    谷歌曾經設想在地球的天空布滿熱氣球以達到充分傳輸網絡信號的目的,馬斯克的太空飛船實現了載人太空旅行,蘋果從MP3跨界開創全新的智能手機世界,改變世界是這些科技大佬成功之后追逐的終極目標,現在看來扎克伯格的夢想更大,他試圖在我們的二維空間之外再造一個三維、四維甚至多維空間。

    但這也許超出了眾多普通人的想象范圍,建立一個虛擬的融合現實空間從目前的技術看也不難,難就難在如果要完全復制和超越現實世界,就會涉及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網絡帶寬要高到什么程度?產業鏈生態如何建立?如何讓元宇宙的秩序按照倫理道德來進行?等等。

    這些問題不可回避,也就意味著“元宇宙”目前看上去這只是個美好的夢想,但對扎克伯格來說,這是再現實不過的商業運作,至于未來能否實現?什么時候能實現?誰都無法預言,重要的是Facebook已經開始在做改變。

    那么,此次重大的企業組織架構升級和戰略方向的調整是否能幫助扎克伯格擺脫困境,靜觀后效吧。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