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排名7個人(為什么互聯網大佬都在狂吹元宇宙,這是又一個騙局?)
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大佬們像是著了魔,一個個都在聊元宇宙,扎克伯格更是讓Facebook直接改名“Meta”(元)。
跟Facebook產生直接競爭的字節跳動也已經在元宇宙投資90多億元,收購了一家VR硬件廠商Pico。
在科技巨頭的帶動下,國內的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開始蹭元宇宙的概念,其中佳創視訊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需要注意的是,佳創視訊是一家創業板公司,一個漲停板是20%的漲幅,三天漲幅高達72.9%。
不過從A股的表現來看,人們認為的元宇宙都是跟一些視頻或者VR有關的東西。
那么問題來了,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東西呢?這玩意兒靠譜不?
1
元宇宙是啥?
元宇宙這個概念現在不可謂不火,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詞,那么你就out了。
可是問題來了,什么是元宇宙呢?
好像每個人說的又會不一樣,因為現在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來概括它的句子。
所以,我們也只能將大佬們的一些描述整合一下來呈現出來元宇宙是啥。
元宇宙這個概念的英語單詞是“Metaverse”,它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小說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每個人在元宇宙里都是數字的化身,人們通過競爭提高在元宇宙里的地位。
扎克伯格表示,在元宇宙里,你會感覺跟其他人在一起,就跟現實中的跳舞、健身一樣,這是2D做不到的事情。
說白了,元宇宙就是虛擬現實概念的增強版,只不過我們會在里邊多了很多真實的感受,也有了現實的意義。
比如說:某個大型集團要開一個很重要的會議,結果很多高管在危險的地方,如果從國外回來,不僅要坐很長時間的飛機,還需要隔離14天,核酸檢測通過以后才可以正式開會,這個會耽誤我們太多時間。如果遇到緊急會議,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可能有人會說,大家可以進行視頻會議啊?這不就可以立刻實現立馬開會的效果嗎?
沒錯,我們現在的科技已經解決了世界各地立刻開會的功能,但是通過視頻開會大家看到的都是2D的,也很難體會到領導盯著你的感覺。
如果元宇宙成熟的話,在公司需要開會的時候,我們立刻就可以穿越地球到任何一個地方開會,而且現場人們看到的都是3D的,領導可能會目光盯著你給你提出問題,你也能感受到領導目光的尖銳。
另外,元宇宙對于異地戀來說也是一個福音,你能跨越地理的限制奔赴到對象的面前,大家一起聽音樂、一起跳舞、一起消磨時光。
是不是感覺元宇宙還挺好的,甚至還有點期待?
2
元宇宙靠譜不?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干的。
盡管元宇宙的到來會讓這個世界效率更高、體驗更好,可是什么時候來還是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現實的世界,人們并不會因為它的美好就忽略價格以及體驗的因素。
曾幾何時,VR、AR的概念也是滿天飛,它能讓人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是到了現在也只是少數人的玩具而已。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VR、AR對于普通人來說,適用的場景很有限,大多公司會在產品營銷的時候加入這樣一個概念,用來滿足人們的新鮮感。
元宇宙是AR的最高級版本,它的要求很高,主要有身份、社交、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等8個因素組成。
這里邊的身份、社交、沉浸感、多元化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實現,不過低延遲就需要超高的網速了,否則你說了一句話,地球另一邊的人過了兩分鐘才能聽到,這就會降低體驗感。想要實現隨地,可能需要腦機接口才能實現。經濟系統和文明都是最難實現的事情,因為元宇宙里想要創造出一個獨特的經濟系統恐怕很難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意。文明就更難做到統一了,因為世界上的文明是多元化的。
人們最關注的點位之一就是怎么讓元宇宙實現去中心化?
如果Facebook推出一個元宇宙系統,字節跳動也推出一個,人們到底要進入哪一個元宇宙呢?
去中心化一定是最終的結局,可是怎么實現去中心化呢?這是一個問題!
元宇宙的未來是很美好的,值得期待,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只是概念而已,大家也不要過于沖動投資,否則自己就成了元宇宙的韭菜!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