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nft平臺opensea(OpenSea: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

    nft平臺opensea(OpenSea: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

    導讀

    2021年,在元宇宙概念愈加火熱的背景下,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快速發展,多次創下“天價”的交易額和如火箭般飛速增長的交易量引人矚目。NFT是在區塊鏈上發行的唯一性數字令牌,與一般同質化虛擬貨幣不同的是,每一個NFT都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不可復制的。正由于其獨特屬性,NFT被應用到數字藏品、藝術品、游戲、體育等多個領域,在元宇宙與現實世界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進一步實現了虛擬物品的資產化。

    在眾多新興的NFT市場中,OpenSea是首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自2017年成立以來,OpenSea已發展成為該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被稱為“NFT界的eBay”。平臺上交易資產的廣度、便捷的發行流程和強大的篩選功能,使OpenSea在該領域占據約90%的市場份額。OpenSea從成立之初就受到資本的青睞,僅2021年就獲得了a16z、Coinbase在內的多家頭部基金的三輪投資。

    雖然NFT發展火爆、OpenSea勢頭正勁,但OpenSea也正面臨著監管的不確定性、網絡攻擊、“老鼠倉”、多類平臺競爭等諸多挑戰,未來發展仍需經歷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文:齊稚平 編輯:謝彬彬 】

    Part 1 公司概述

    1.1 公司簡介

    OpenSea成立于2017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它的誕生與CryptoKitties游戲的風靡密不可分。2017年,全世界見證了CryptoKitties風潮,這是全球第一款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出來的游戲,玩家們可以購買、喂養、繁育、出售貓咪。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保證了貓咪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哪怕開發它的公司Axiom Zen關閉了,CryptoKitties的貓咪依然不會丟失。雖然對許多人來說,CryptoKitties就是一個玩具,但它代表了數字世界中物品交互方式的巨大轉變。傳統的數字項目存在于公司服務器上,但區塊鏈原生項目存在于共享的公共區塊鏈上,不屬于任何一方。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被查看、公開交換,可以在數字世界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真正擁有。

    圖:2017年誕生的首個NFT項目CryptoKitties

    (來源:Google.com

    這款游戲一經推出交易量幾乎直線上升,甚至一度造成以太坊區塊鏈網絡擁堵的問題。正是出于對CryptoKitties投資級數字收藏品浪潮的著迷,OpenSea的兩位創始人Devin Finzer和Alex Atallah迅速進入該領域,并于2017年12月推出了OpenSea測試版,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第一個NFT開放市場就此誕生。發展至今,OpenSea平臺擁有200多萬種數字收藏品,8000多萬種NFT產品,用戶數量超過了60萬。

    雖然,OpenSea時常爆出宕機和卡頓的現象,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涌入NFT 領域,現代藝術家村上隆、煙花藝術家蔡國強、拳王泰森、阿根廷球星梅西、VISA、可口可樂、啤酒品牌百威等都宣布將參與NFT相關業務。同時,Axie Infinity 等“play to earn”NFT游戲以及Bored Ape Yacht Club、Pudgy Penguins等meme文化NFT的傳播也在推動著行業的發展。從價值上看,一些無厘頭甚至完全空白的圖片,也能被人以4以太幣的價格成交,這相當于8.5萬人民幣。在明星效應和財富效應的影響下,投資者在一級市場不惜代價瘋狂搶購,在二級市場進行拋售。

    狂熱的市場讓NFT龍頭平臺匯集了全球的流動性。自2017年12月推出以來,OpenSea已處理了價值超過227億美元的交易,位于各NFT交易平臺之首。2021年,其交易量就超過了Etsy(一家復古和創意品電商平臺)的收入,與eBay的收入相當。盡管如此,OpenSea和整個NFT領域的發展似乎才剛剛開始。2018-2020年是OpenSea和整個NFT行業的蟄伏階段,2021年進入真正爆發式增長,且快速增長的勢頭有望在2022年及未來延續。

    圖:NFT交易平臺累計交易量排名(前十)

    (資料來源:dappradar.com)

    1.2 創始人及創業故事

    OpenSea創始人的履歷就像典型的硅谷創業者。畢業于常春藤或斯坦福等著名大學,利用大學時間加入FAANG(美國五大最受歡迎和表現最佳的科技股的首字母縮寫,即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奈飛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實習,大學畢業之后經歷短暫的打工生涯即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圖:OpenSea創始人Devin Finzer和 Alex Atallah

    (來源:Forbes.com)

    OpenSe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evin Finzer,出生于1990年,其母親是一名醫生,父親是一名軟件工程師。Finzer在舊金山灣區長大,畢業于布朗大學,在2013年獲得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理學學士學位。大學期間,他曾在維基百科媒體基金會、谷歌云、Flipboard實習;畢業后他加入了當時硅谷最熱的瀑布流圖片展示平臺Pinterest,擔任軟件工程師。從Pinterest離開后,Devin Finzer開始創業之旅,OpenSea則是Devin Finzer 的第三次創業。第一次是在大學三年級時,他與他人合作創建了一個面向社會的大學課程注冊搜索引擎CourseKick;第二次是與他人共同創辦了一款理財應用程序Claimdog,后被Credit Karma所收購。

    另一名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Alex Atallah同樣是一名90后,出生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在校期間,Alex和Devin一樣選擇加入硅谷的大公司實習;隨后又在多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擔任技術負責人。根據其LinkedIn個人資料顯示,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期間他曾在Palantir工作,畢業后曾在硅谷初創公司Zugata和Whatsgoodly工作。

    出于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2017年Devin Finzer與Alex Atallah一同開發了一款“提供代幣以獲得WIFI共享訪問權限”的軟件WifiCoin,兩人以此向著名的美國科技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提出了融資申請并被接受。但受2017年火爆的CryptoKitties的啟發,兩人轉向NFT市場,于2017年12月創立了OpenSea。

    創立之初,OpenSea僅是一個5人的創業公司,在上線32個月后(即2020年8月),平臺也只有不到3,000名活躍用戶,每月交易額不到100萬美元,公司月收入不足2萬美元。據報道,一些創業顧問曾敦促他們專注于某一類NFT的開發領域,比如藝術、游戲或音樂。但他們仍然選擇建立一個與類別無關的平臺,因為他們謙遜地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先見之明來預測哪些NFT類型會流行起來。而隨著2021年NFT交易市場的火爆,OpenSea獲得了巨大流量和關注。據《福布斯》在2022年1月估計,Finzer 和Atallah在OpenSea中各持有18.5%的股份,所持股份的價值約為22億美元,使他們成為了第一批NFT領域億萬富翁。

    1.3 融資概況

    兩位創始人的第一桶金來源于Y Combinator的資助。在獲得Y Combinator青睞之前,Devin Finzer 原本計劃以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共享WiFi 寬帶項目申請Y Combinator的孵化。在進入Y Combinator之后,受到CryptoKitty影響二人轉而建立了OpenSea。

    Y Combinator在對項目進行孵化時,都采取“投資12萬美元換取7%股權”的形式。在創立之初,OpenSea 便獲得了Y Combinator 12萬美元的融資,彼時估值約180萬美元。在Y Combinator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幫助下,OpenSea天使輪融資獲得了210 萬美元,投資者包括 Foundation Capital、The Chernin Group、Founders Fund、Coinbase Ventures、Blockchain Capital、Blockstack、The Stable Fund、1confirmation 八家機構。完成天使輪融資的 OpenSea 在發展上并沒有一飛沖天,而是依舊默默等待風口的到來。

    2021年3月,在全球貨幣寬松的背景下,在元宇宙的故事熏陶中,在Z時代玩家進入主流的時代里,OpenSea的用戶數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從1.5萬漲至4.87萬,漲幅高達224%。同時,成交量也開始放大,單月成交量首次突破1億美元,達到了1.47億美元。

    看著陡然拉高的數據,素有“硅谷壞男孩”之稱的Andreessen Horowitz開始參與到OpenSea融資中來,正如他們8次深度參與Coinbase融資一樣,只不過這一次,Andreessen Horowitz更加果斷和大方。3月,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了 OpenSea 2300萬美元A輪融資。7 月,Andreessen Horowitz又繼續領投OpenSea B輪融資,金額高達1億美元。經過B輪融資,OpenSea 估值也達到了 15 億美元。

    OpenSea已是硅谷最受關注的區塊鏈初創企業之一,2022年1月,它又籌集了3億美元的新風險投資,由投資公司Paradigm和Coatue Management領投,新一輪融資使這家初創公司的估值在成立僅四年后就達到了驚人的133億美元。而Y Combinator最初投入12萬美元所換取的7%的股份,四年后的估值已超8.8億美元,帶來了超7388倍的回報。

    表:OpenSea融資概況

    數據來源:Crunchbase.com

    Part 2 商業模式

    2.1 市場定位:領先的NFT交易平臺

    OpenSea定位為行業領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簡稱DEX),提供點對點的NFT交易。平臺以以太坊等區塊鏈上的NFT為交易對象,用虛擬貨幣支持所有交易。賣家可以選擇固定價格或拍賣的形式,創作者可以在發行時設定每次NFT轉售時的版權費提成比例,而平臺會在每次成功交易后收取傭金。開發者或創作者可每兩周收到轉售收益,未來隨著此流程的自動執行,將有可能立即獲得收益。

    圖:NFT市場常用業務模式簡化圖

    (資料來源:普華永道,《非同質化代幣(NFT)發展報告》)

    目前,OpenSea平臺擁有200多萬種數字收藏品,8000多萬種NFT產品,包括藝術、收藏品、域名、音樂、攝影、運動、游戲交易卡牌等多種類別。資產的包容性使OpenSea匯集了廣泛的創作者,也為平臺用戶提供了各種類別可供“立即交易”的資產。OpenSea已成為許多早期NFT的首選發布市場,是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NFT生態系統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圖:OpenSea平臺NFT分類

    (資料來源:OpenSea官網)

    當前OpenSea支持三種區塊鏈上的NFT交易:以太坊、Polygon和Klatyn。其中絕大部分的NFT是基于以太坊網絡創建并運行的。以太坊是2015年推出的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源區塊鏈,具有智能合約功能;以太幣是以太坊網絡的原生貨幣,縮寫為ETH。以太坊和比特幣一樣,使用挖礦模型,新交易每15秒被添加到“塊”中。礦工是分散的計算機,運用其計算能力來處理和確認交易,并獲得ETH報酬。此外,ETH還用于支付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交易費用(稱為gas費用)。OpenSea在設置gas費用方面沒有發言權——它們由供需決定,并根據網絡使用情況而波動。

    Polygon(以前稱為Matic網絡)是一個單獨的區塊鏈,其代幣為MATIC,可提供與ETH、USDC和DAI等代幣可擴展、安全且即時的交易。作為以太坊的首批擴展解決方案之一,虛擬貨幣MATIC必須從以太坊的區塊鏈“橋接”到Polygon。從2021年7月開始,OpenSea用戶可以使用Polygon來創建、購買和出售NFT,而無需支付區塊鏈費用,實質上創建了一個免費創作的市場。

    Klaytn是一個開源公共區塊鏈項目,其代幣為KLAY,旨在成為元宇宙的基礎信任層,尊重并授權其社區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它高效的“混合”設計結合了公共區塊鏈(去中心化數據和控制、分布式治理)和私有區塊鏈(低延遲、高可擴展性)的特性,擁有短至“1秒”的區塊確定能力,并提供一個全面的開源工具包和支持性生態系統,使元宇宙的構建比以往更為容易。用戶可以使用Kaikas錢包在OpenSea上買賣Klaytn NFT。

    由于所有權證明和交易記錄永久存儲在區塊鏈上,用戶只需支付價格即可成為NFT的合法所有者,并且不會被盜或在其他地方被出售。以OpenSea上交易的基于創始人Alex Atallah頭像設計的NFT為例,平臺上除了注明價格和當前所有者,還會清楚地注明該NFT的創作者、所屬區塊鏈、獨有的合約地址、歷次交易記錄等信息。

    2.2 主要服務

    2.2.1 對于NFT創作者

    “讓任何人都可以成為NFT藝術家”是OpenSea的理念之一。為此,OpenSea為NFT創作者提供了便捷的創建并出售作品的功能。包括以下四個步驟:1)設置數字錢包并與OpenSea連接:正如有許多銀行和信用卡一樣,也有許多不同的加密錢包提供商可供選擇,而OpenSea支持15種數字錢包的使用,分別在便捷性、信用卡使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其中使用最多的數字錢包包括MetaMask、Coinbase Wallet等;2)創建個人收藏夾:添加社交鏈接、描述、個人資料和圖像,并設置二級銷售的費用;3)上傳NFT作品:可以是圖像、視頻、音頻或者3D藝術等,并添加有關該作品的信息,如標題和描述等自定義內容;4)列出出售信息:在拍賣、固定價格、降價列表之間選擇出售NFT的方式。

    OpenSea并未對NFT創作者設置任何前置審核,在OpenSea上啟動一個NFT項目相對簡單。盡管此后其他市場也紛紛效仿,簡化發布NFT產品的行為,但OpenSea顯然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這有助于為平臺帶來大量NFT資產。

    圖:OpenSea平臺發行NFT頁面

    (資料來源:OpenSea官網)

    2.2.1 對于NFT買家

    對于普通買家而言,OpenSea具有活躍的二級交易市場和便捷交易的功能設置。尤其是其篩選功能,可以使用戶較快地找到具有“最稀有”(理論上最有價值的)屬性的NFT。在同一個NFT系列中,各種形式和細節對單個產品價值的影響很大;而對一個系列至關重要的特征可能與另一個系列無關。OpenSea在捕捉、編輯和允許用戶搜索這些信息方面表現出色。例如,無聊猿(Bored Apes)系列中,有46只無聊猿擁有純金毛皮,而且溢價很高;有31只無聊猿在黃色背景下穿著夏威夷花襯衫。這樣的篩選功能大大提高了普通買家在不同NFT系列中尋找投資目標的效率。而因為每個NFT項目(如Meebits、Lost Poets)都需要按自身屬性自定義其搜索過濾器,這都必須由OpenSea在逐個項目的基礎上手動添加。這為OpenSea創造了一個其他平臺難以復制的巨大的用戶體驗護城河。

    另外,當一個新的NFT被創建并記錄在以太坊上時,該網站就會自動生成一個顯示它的網頁——這是一個很好的功能,因為NFT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征,人們可以分享他們的OpenSea頁面,并將他們的Twitter頭像改為其擁有的NFT。

    圖:OpenSea平臺篩選NFT頁面

    (資料來源:OpenSea官網)

    2.3 盈利來源

    OpenSea主要依靠交易手續費盈利,其收入與平臺交易量高度相關。回顧OpenSea平臺NFT交易歷史,有三次增長跨越較大的時間點:第一次是2021年3月,平臺月交易量突破1億美元,是2020年12月份交易量的40倍,用戶數達9.1萬,是2020年12月份的9倍;第二次是2021年8月,平臺月交易量突破30億美元,是7月份交易量的11倍,用戶數達77.3萬,是7月份用戶數的3倍;第三次是2022年1月,平臺交易量達44.9億美元,用戶數達145萬,均創下新高。根據Dune Analytics數據,OpenSea在2021年8月及2022年1月分別創造了新的收入記錄;截止2022年3月1日,平臺累計交易額達98.36億美金,累計賺取了約17.74億美元的手續費。

    圖:2018年1月-2022年2月OpenSea平臺交易情況

    (數據來源:dappradar.com)

    除了在一般NFT交易中向交易買方收取2.5%的交易手續費之外,OpenSea的營業收入還包括在游戲道具發行中向游戲項目方收取的傭金以及在藝術品收藏拍賣中向買賣雙方收取的傭金。與其他NFT平臺相比,目前OpenSea收取的傭金比率相對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OpenSea一直秉承“小而美”的公司架構,在2020年大部分的時間里,團隊成員僅只有7人;即使到了交易量激增的2021年,團隊成員也不過37 人。目前,團隊人數為70人,卻管理著市場92.5%的交易量。

    表:OpenSea營業收入構成

    (數據來源:OpenSea官網)

    Part 3 競爭與挑戰

    平臺上交易資產的廣度、便捷的發行流程和強大的篩選功能,使OpenSea在NFT交易領域具有絕對優勢,占據了約90%的市場份額。盡管目前,OpenSea較行業其他交易所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其根基并不穩固,強敵正在來襲,包含Coinbase、FTX.us等交易所近期均已宣布計劃推出NFT市場,并且隨著紅杉資本等機構加入戰局助威,后來者所帶來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大。與此同時,OpenSea 仍面臨著巨大且多樣性的風險,比如系統崩潰、“老鼠倉”問題、網絡欺詐、資產泡沫及監管壓力等。

    3.1 競爭分析

    雖然OpenSea的市場占有率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但NFT市場正處于一個初期且高度活躍的階段,為各類競爭者留下了空間,包括中心化市場、去中心化市場、垂直市場和加密貨幣交易所等。這些交易所雖然各有特點,但從總體上看,OpenSea在NFT發行門檻低和收費較低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1)中心化市場

    OpenSea掌握完整的平臺控制權,其他同類中心集權的交易所包括Nifty Gateway(現在由Gemini擁有)、Foundation、MakersPlace和Zora。但這些平臺在選擇和審美方面與OpenSea不同,一般限于某一領域的藝術品,發行NFT的門檻較高,參與方式選擇申請制或審核制。例如,Foundation是一個漂亮的極簡主義平臺,吸引了更多對設計敏感的創作者。

    事實上,2021年初喚醒NFT市場的并不是OpenSea,而是Nifty Gateway,這個平臺以精心策劃的高質量藝術品吸引了人們的注意。2021年3月,佳士得拍賣行在Nifty Gateway平臺上將數字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 the First 5000 Days》拍出了6,900萬美元的高價,這也是售價第三高的在世藝術家作品。

    (2)去中心化市場

    近兩年,NFT市場出現了一些去中心化的參與者,其中Rarible最為成熟。該項目起初是一個中心化的實體,在宣布成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簡稱DAO)之前,它籌集了160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2020年夏天Rarible發行了一種代幣RARI,可以通過使用該項目的平臺來賺取,也可以授予治理權。在發布之初,Rarible短暫地成為了交易量第一的NFT平臺,但沒有持續多久OpenSea就贏回了用戶。

    同樣由中心化市場轉為非中心化組織的還有SuperRare。2021年底,SuperRare實驗室通過向每個參與者——藝術家、收藏家和策展人——發行所謂的 "策展代幣RARE",將其藝術策展的NFT平臺的所有權結構轉變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收到RARE代幣的人是SuperRare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成員。截至目前,該代幣持有者共有7500人,包括那些在2021年7月21日之前活躍在SuperRare上的人以及開發者和原始投資者。SuperRare DAO將管理這個有四年歷史的平臺,有效地將SuperRare變成一個由社區管理的畫廊網絡。

    (3)垂直競爭的內部市場

    雖然不是直接競爭對手,但幾個最大的NFT項目組建了自己的交易所進行交易,在某種程度上,分流了部分OpenSea的交易量。例如,Axie Infinity這款游戲的NFT產品,就在自己組建的Axie的“內部市場”交易。當然,這種模式僅適用于用戶規模較大的游戲項目。

    (4)加密資產交易所

    隨著NFT交易的火爆,已有多家加密資產交易所對這一領域感興趣,將交易范圍從“同質化代幣”向“非同質化代幣”擴大。如中心化交易所FTX將自己定位為各種買賣方式的場所,其中包括NFT。2021年6 月 24 日,首個由交易所推出的中心化 NFT 平臺Binance NFT 正式啟動上線。2021年10月12日,Coinbase也宣布將推出NFT交易市場Coinbase NFT。Coinbase明確表示將建立一個促進“創作者、收藏者和粉絲聯系”的平臺。除了允許用戶鑄造、購買和展示NFT作品外,該平臺還將依照喜好推送個性化信息流,進一步促進同好聚集。

    表:OpenSea與同業平臺列比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作者整理)

    3.2 面臨挑戰

    (1)交易量激增導致的服務器崩潰問題

    OpenSea平臺交易增長十分迅速,月活躍用戶數從4000人到20萬人,半年50倍的增長速度讓OpenSea多次陷入危機。據統計,2021年OpenSea因NFT交易而引發的崩潰,大大小小次數超11次,還有無數次交易擁堵情況(甚至出現過在一段時間內所有 NFT 均無法掛單的事故)。事實上,由于市場太過火熱,用戶對OpenSea出現宕機、卡頓的不滿情緒已開始蔓延,社群、媒體上經常能看到讓OpenSea升級服務器的建議。

    (2)相關內部人士的“老鼠倉”事件

    OpenSea員工曾利用職務之便,進行了“老鼠倉”操作:利用多個小號賬號買入NFT,然后在頭版頭條對其大肆渲染使其價值飆升,隨后再將其轉入主賬號完成交易。2021年9月,Devin Finzer 勒令OpenSea產品主管辭職。因為有Twitter用戶發現,在一些NFT出現在OpenSea的主頁前,一個與該高管有關的加密錢包正在購買這些NFT,也就是說,內部人士在OpenSea上線相關產品前就獲得了這些NFT。“老鼠倉”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用戶的強烈抵觸,OpenSea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即禁止OpenSea員工在公司宣傳收藏家或藝術家的時候購買他們的NFT,禁止 OpenSea員工通過內幕信息在任何場所買賣NFT,以此平息輿論。

    (3)針對加密資產的網絡欺詐事件

    互聯網時代網絡欺詐事件愈加頻繁發生,而針對加密資產的網絡欺詐則更具有隱蔽性。OpenSea的開放市場策略加劇了仿冒的風險,詐騙者可以復制他人藝術作品的圖像并將其作為NFT在OpenSea上出售。OpenSea首席執行官Devin Finzer表示,OpenSea正在研究一種自動識別仿造品的方法,并且專門聘請了負責調查可疑產品的版主。自上線以來,OpenSea發生過多起用戶投訴NFT被盜的情況,圍繞 OpenSea 引發了短暫的爭議。OpenSea一般的解決方案是凍結被盜資產,禁止這些NFT在其網站上交易。但對用戶造成的損失難以追回。

    在2022年初OpenSea智能合約升級期間,平臺發生了較嚴重的釣魚郵件攻擊。2022年2月,Devin Finzer在一條推文表示:“截至目前,有32個用戶受到了攻擊者的入侵,他們的一些NFT被盜。”并暗示這可能是由一個欺詐網站造成的。“我們正在積極調查與OpenSea相關的智能合約漏洞傳聞,這似乎源于OpenSea網站之外的釣魚攻擊。”一些騙子通過在OpenSea官方Discord服務器上冒充客服代理人員,誘騙NFT持有者分享其個人信息,在掌握受害者的加密錢包詳情后賺取數百萬美元。為了打擊假冒客服人員的信息竊取和NFT欺詐行為,2022年2月,OpenSea 宣布與一家運營“令牌門控”(token gates)的通信平臺Metalink 達成一項新的合作關系,希望攜手減少這些網絡欺詐所帶來的危害。

    (4)財富效應下NFT資產泡沫

    與上述互聯網時代的常見風險相比,NFT這項新型資產自身的風險更值得深思。NFT領域可以說是如今加密圈子內最熱鬧的地方,從各路明星帶貨到各大品牌將 NFT 列為品牌宣發的新戰場,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到NFT蓬勃的生命力,并開始收藏自己的第一個 NFT。頻繁爆出的財富效應和致富神話成為了NFT 最大的廣告牌,吸引了無數逐利者。但財富效應帶來的水漲船高必然帶來資產泡沫化。以NFT鼻祖CryptoKitty項目為例,2017年,CryptoKitty的中位數價格飆升至每只25美元以上,但隨著熱度逐漸消散,更多NFT競品出現,目前每小貓咪的中位數價格已跌至2.71美元。

    另外,對于部分OpenSea平臺投資者而言,保持交易熱度除了為了獲得NFT升值的利潤以外,還有一個動機就是在該平臺發行代幣(token)時能站在代幣空投的致富風口。目前在中心化平臺向去中心化平臺轉變的過程中,平臺初始會員或大額訂單持有者均成為代幣空投用戶,看到了財富入口。因此,他們期待著OpenSea發行自己的原生代幣,并認為如果OpenSea發行代幣,一定會給用戶發放空投,所以有人不惜花費人力財力,用數百個賬號與OpenSea一一進行交互,希望能在發空投時大賺一筆。然而,OpenSea是否會走向非中心化治理這條道路,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以此為目的的頻繁交易具有更強烈的賭性。如果OpenSea無法實現空投,想必這部分以利益為驅動的核心用戶將大量離去,從而影響平臺估值。

    (5)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

    2021年NFT逐漸風靡全球的同時,也引起了各國監管機構的注意,各大監管機構對NFT這種資產類別的快速普及表示出了擔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一些加密資產項目采取了強硬的態度,數字資產行業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有關監管監督方面也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中一個關鍵性的法律問題為——包括 NFT 在內的數字資產是否屬于證券?假如NFT屬于證券,那么它將受到與股票一樣的規則約束。在這方面,瑞波幣(XRP)的運營公司Ripple Labs就曾被指控出售XRP代幣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最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再次表現出了對 NFT 創建者以及該市場是否違反監管規定的擔憂。據彭博社3月3日報道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開始著手調查NFT是否“像傳統證券一樣被用來進行融資”,而且還對某些NFT是否屬于證券并需要受到監管等問題展開分析。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向某些NFT創建者和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發出傳票,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其中一個調查重點是碎片化NFT,即將某個NFT拆分成許多獨立單元出售。

    Part 4 未來發展

    雖然目前OpenSea未公布IPO上市的計劃,但其已為IPO上市作出了準備。2021年12月,OpenSea聘請了美國頭部網約車平臺Lyft前首席財務官(CFO)Brian Roberts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2014 年,在Roberts擔任Lyft的首位CFO后,他帶領這家公司完成了數十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在加入Lyft之前,他曾在微軟和沃爾瑪擔任過重要的執行職務。

    Roberts暗示OpenSea將很快推進IPO,由于其快速增長和盈利能力,IPO將受到市場的積極歡迎。除了Roberts有明確提及上市計劃外,其創始人兼CEO Devin Finzer此前也曾委婉地表示,公司雖然當前并不缺錢,但是OpenSea籌集到的更多資金可以用來收購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建立合資企業,進一步將NFT的使用擴展到新行業。2022年1月,OpenSea宣布利用近期融資獲得的部分資金收購加密貨幣錢包創業公司Dharma Labs,從而OpenSea將擁有自己的以太坊錢包可支持用戶關聯自己的銀行賬戶,以購買和交換虛擬貨幣,并與DeFi生態內的其他元素互動。

    盡管IPO是任何一個獨角獸企業的資本運作之選,但對于NFT社區用戶來說,“OpenSea要IPO”卻是個禁忌。在他們眼中,這個依靠服務鏈上NFT交易而發展起來的平臺,能走到全球之最離不開用戶的大量貢獻。用戶們一直期待它能朝著“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方向發展,以發行治理代幣的方式,讓貢獻手續費的用戶享有它的發展紅利。因此,OpenSea的用戶們一直期待該平臺能發行自己的加密代幣,進入加密資產市場序列,而非股市。

    治理權的去中心化是近年來加密資產領域較為普遍的發展方向。自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后,越來越多企業與公司開始采取更為松散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一直以來該模式被認為是可以替代傳統公司制的新型組織架構,也引來了眾多頂級投資機構的關注。但該模式也面臨諸多管理難題。

    目前,OpenSea尚未明確表示不會發行代幣。一些分析人士預測,OpenSea可能會炮制一種混合模式,將傳統的IPO與某種類型的社區代幣相結合。但目前還沒有公司在IPO之后作出去中心化的轉變,這兩種組織架構仍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未來,OpenSea必然要在資本市場與社區治理之間尋求平衡之路。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