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宇宙追緝令票房(全球票房超7800萬美元 這部“元宇宙電影”能帶來新風口嗎?)

    宇宙追緝令票房(全球票房超7800萬美元 這部“元宇宙電影”能帶來新風口嗎?)

    每經記者:朱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

    若要票選近兩月最具熱度的電影,《瞬息全宇宙》一定榜上有名。

    由獨立電影公司A24制作、楊紫瓊主演的《瞬息全宇宙》自3月底上映后便迅速沖至電影圈頭排位置,票房口碑雙豐收。據Box Office數據,截至6月5日,制作成本僅2500萬美元的《瞬息全宇宙》全球票房已超7800萬美元,位列2022年全球電影票房榜第19位。

    《瞬息全宇宙》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在關于這部電影的討論中,多元宇宙的設定無疑是被津津樂道的一點。同時,被冠以“元宇宙電影”的標簽,電影似乎也擁有了更多的討論空間。

    但多元宇宙并非該片的開創性構思,漫威電影等就常用這一設定。《蜘蛛俠:平行宇宙》和《奇異博士2:瘋狂多元宇宙》等作品均以此為核心展開敘事。即使是元宇宙概念,《頭號玩家》《失控玩家》等也已率先試水。

    當下,元宇宙概念風頭不減,電影產業能從中汲取什么?6月5日,北京文化產業投融資協會電影專委會秘書長朱玉卿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技術理念創新很好,但只是一方面,就像《阿凡達》曾帶火3D,后來的3D電影少有超過它的。對電影而言,技術只能改變局部,改變不了電影講故事的根本屬性。”

    “元宇宙”標簽只是一個吸引點

    在楊紫瓊身上,始終離不開她的“打星”標簽格外亮眼。

    作為華裔女星中闖蕩好萊塢的代表,楊紫瓊受到過好萊塢的認可,也有過榮譽時刻。但在《瞬息全宇宙》之前,她一直沒能在一部好萊塢電影中擔綱絕對主演。這和其身上矚目的“打星”標簽不無關系。在現實世界中,楊紫瓊30多年來享受著這一身份的光環,也時刻承受著其所帶來的局限性。

    該片原定的主角并非她,而是成龍,但“因緣際會”之下,導演轉變思路,重新將劇本為楊紫瓊進行了量身打造。

    《瞬息全宇宙》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片中,楊紫瓊飾演的主人公是位美國華裔移民,中年時家庭事業雙雙陷入危機,她卻意外獲得了在多個平行宇宙間來回穿梭的能力,影片敘事也隨著她的旅程穿插交互。她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似乎擁有無限可能,甚至可以拯救世界。

    討巧的結構設定只是吸引觀眾進入電影的一把鑰匙,如何讓觀眾在跟隨主角穿越不同宇宙時保持沉浸感和內容體驗的連貫性,劇本的扎實度和演員表演的豐富性才是“宮殿”。

    朱玉卿認為,形式只是表面的,要想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電影方首先得向觀眾表達一種誠意。“這個誠意就是內容端的創新。要讓觀眾能對內容產生共鳴,這是核心。單純想指望技術和形式創新吸引觀眾,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就《瞬息全宇宙》而言,觀眾的好評也驗證了這一點。社交媒體上對于該片的贊譽大多集中于劇情內容和演員表演。

    雖然該片被冠以“元宇宙”標簽,但在朱玉卿看來,元宇宙對于觀眾而言只是一個吸引點。“概念性的東西都是輔助,屬于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電影產業的雪中送炭還得靠創作端和制作端。”

    或許楊紫瓊本人愿意出演這樣一部設定復雜、概念性強的小成本電影,正是因為她看到了《瞬息全宇宙》在創作端的“雪中送炭”。

    在接受雜志媒體采訪時,60歲的楊紫瓊動情地說:“當我讀劇本的時候,我想這就是我等了太久的角色。我終于有機會向我的觀眾和家人展示我的能力,那就是我也可以搞笑、真實、悲傷。終于有人明白我也可以做到這一切。”

    楊紫瓊接受《GQ》采訪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阿凡達》的成功不只是3D,元宇宙不是電影救世主

    元宇宙火爆之下,營造虛擬內容產品的電影,也被視作發揮元宇宙想象力的一大領域。

    《頭號玩家》的全民熱議,《瞬息全宇宙》的黑馬式成功,似乎都驗證了元宇宙與電影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和市場。

    朱玉卿并不否認概念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我覺得非常好,就像當年3D創新引起了電影的一場革命,元宇宙概念也很有吸引力。”

    提及3D電影在國內的興起,便繞不開《阿凡達》。2009年,耗資近五億美元的3D電影《阿凡達》橫空出世,隨后便被引入國內市場,奇幻的設定和精妙的內容點燃了觀眾的熱情,也刺激了一眾院線負責人,隨后國內的3D銀幕數量迅速增加。

    《阿凡達》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隨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地心引力》延續了3D電影的火熱。在這之后,3D似乎成為大制作電影的技術標配。但除非物超所值,觀眾并不會心甘情愿購買更貴的3D電影票。例如,去年一些影院只提供3D版《沙丘》就曾引起眾多觀眾不滿。

    在朱玉卿看來,電影創作團隊的內容制作如果不達標,把粗制濫造的電影投放進市場,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在“得罪”觀眾。“觀眾一看電影都這么差,可能就不愿意進影院了。”

    元宇宙之于電影的價值之所以被廣泛討論,或許離不開當前電影市場面臨的困境。

    自3月中旬起,全國多地影院出現休市。多部國產電影撤檔,票房收入銳減。隨著疫情防控態勢走向平穩,復工的院線卻面臨著“缺片”的尷尬。

    以剛剛結束的端午檔為例,全國3天累計票房約1.79億元,僅有《暗戀·橘生淮南》《奪寶聯盟》《遇見你之后》三部新片上映,降低了觀眾進影院的期待值。

    “從票房走勢來看,說明觀眾對觀影還是有需求的,但內容沒那么有吸引力,所以后續就不去了。電影業當前的核心問題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電影市場缺乏有吸引力的優質內容。”朱玉卿稱。

    回到由《瞬息全宇宙》引起的元宇宙電影討論的話題,朱玉卿認為,技術一定是錦上添花。“就像《阿凡達》之后雖然出現了很多3D電影,但基本沒有超過它的。所以我認為元宇宙也一樣,它只是技術創新,最終電影想要吸引人,還得要靠故事、人物和情感。”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