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還會支持區塊鏈嗎(除比特幣外,區塊鏈應用離我們還有多遠?企業級應用有可能嗎?)
比特幣這一詞,大家并不陌生,甚至對一部分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耳熟能詳,因為他們已經有過比特幣的交易經歷。不管怎么樣,簡要說說比特幣是什么東東。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加密的數字貨幣,它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制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并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比特幣網絡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絡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絡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絡大約每10分鐘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后比特幣網絡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如此看來,比特幣的確是前沿且時新的新事物,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它就像“新聞”一樣聽聽而已,除此去炒幣之外,大家似乎也做不了啥,尤其像筆者對這種金融新事物不感冒的人來說,關心的僅僅是新聞報道層面而已。
圖1:比特幣
就像下面一則有關比特幣的最新新聞一樣,對于大眾的我們來說,感覺比特幣離我們好遠,既不跟工作相關,也不跟生活相關。
2022年6月14日消息,受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的影響,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雙雙暴跌。其中,以太坊價格跌幅超過20%,比特幣價格跌幅超過17%。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加密貨幣總市值已跌破1萬億美元,創下2021年2月以來新低。隨之而來的是虛擬幣全市場爆倉,合約帝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爆倉金額最大的為以太坊,爆倉金額達2.8億美元,比特幣次之,也達7164萬美元。
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雙雙暴跌,引發幣圈震蕩。公開數據顯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始人趙長鵬財富縮水近30%。據悉,趙長鵬是幣安CEO和比捷科技CEO,2022年4月,以650億美元名列《2022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位。虛擬幣之所以暴跌,原因眾多。美聯儲加息背景之下,美元和相關資產的升值對虛擬幣形成擠壓效應,美元升值對風險資產貶值壓力加大,虛擬幣成為被拋售的高風險資產。
不像股市漲跌對人民生活與工作的影響一樣,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暴跌似乎僅跟數字貨幣玩家息息相關,其他人基本上是吃瓜群眾,頂多算是湊個熱鬧。
比特幣是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的最典型應用,它僅僅是特殊玩家的特權,如此看來,區塊鏈技術應用真的離大眾的我們好遠呀?!打個比方,它好比網絡游戲一樣,只有喜歡玩游戲的玩家才有意義,但對于不玩游戲的人們來說就跟空氣一樣的存在,但沒有任何感覺。
這樣看來,區塊鏈應用感覺離我們很遠,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不是的話,具體又是什么情況,且看下文逐步拆解分析道來。
區塊鏈,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的技術?普通大眾僅知表層概念,并不知內在邏輯,甚至技術開發從業人員也未必知道它的核心原理。
區塊鏈是一種將數據區塊有序連接,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其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技術。通俗地說,區塊鏈技術可以在無需第三方背書情況下實現系統中所有數據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可追溯。
圖2:區塊鏈
除了比特幣之外,區塊鏈技術還有其他的應用場景嗎?
作為一種底層協議或技術方案,區塊鏈可以有效地解決信任問題,實現價值的自由傳遞。在數字貨幣、金融資產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存證防偽、數據服務等領域,它具有廣闊的金融應用前景。
但是,諸如“數字貨幣”、“金融資產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存證防偽”等的重量級應用場景,只能是由政府部門來完成。在以5G、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為主要特征來驅動智能工業的第四次產業革命中,政府部門搭建數字化信息高速公路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前提,而“數字貨幣”、“金融資產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和“存證防偽”是數字化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地基,因此說,這個將會是未來三十年經濟周期的新基建,好比過去三十年的基建,即全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是一樣的重要。
一、數字貨幣
國家已經在研制與加快推進國家法定數字貨幣進程,相信數字貨幣很快應用起來,原因分析如下所述:
我國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制。我國的數字貨幣DC/EP采取雙層運營體系:央行不直接向社會公眾發放數字貨幣,而是由央行把數字貨幣兌付給各個商業銀行或其他合法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社會公眾供其使用。2019年8月初,央行召開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加快推進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
比特幣技術上實現了無需第三方中轉或仲裁,交易雙方可以直接相互轉賬的電子現金系統。相比實體貨幣,數字貨幣具有易攜帶存儲、低流通成本、使用便利、易于防偽和管理、打破地域限制,能更好整合等特點。
圖3:國家法定數字貨幣
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且流行起來,并不意味著要取代紙幣,也不意味著要取代其他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等。無需第三方中轉或仲裁的數字貨幣應用,必然會影響一些中介行業的更新換代,比如房屋中介的交易雙方資金擔保等。
二、金融資產交易結算
區塊鏈技術天然具有金融屬性,它正對金融業產生顛覆式變革,國家正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推動變革金融資產交易結算機制:
1. 支付結算方面,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體系下,市場多個參與者共同維護并實時同步一份“總賬”,短短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現在兩三天才能完成的支付、清算、結算任務,降低了跨行跨境交易的復雜性和成本。同時,區塊鏈的底層加密技術保證了參與者無法篡改賬本,確保交易記錄透明安全,監管部門方便地追蹤鏈上交易,快速定位高風險資金流向,可有效地防范更多潛在的金融風險發生。
2. 證券發行交易方面,傳統股票發行流程長、成本高、環節復雜,區塊鏈技術能夠弱化承銷機構作用,幫助各方建立快速準確的信息交互共享通道,發行人通過智能合約自行辦理發行,監管部門統一審查核對,投資者也可以繞過中介機構進行直接操作。二級市場中,用戶買賣股票不再需要中介機構協助,完全可以自助式完成。一級市場中,企業融資與上市對券商的依賴性也會相應地降低,甚至不需要券商都是有可能的。
3. 數字票據和供應鏈金融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前的供應鏈金融很難惠及產業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因為他們跟核心企業往往沒有直接貿易往來,金融機構難以評估其信用資質。
一旦政府完成了涉及到金融、證券、融資等領域的資產交易結算數字化平臺,這個意義是非常深遠的,過去的金融操作會更加高效,更加安全。企業從銀行機構貸款融資將會更加順暢、更加公正合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結算也會更加規范與安全。
圖4:金融資產交易結算
此外,企業與個人之間的交易結算,比如員工的工資發放與勞動合同入職服務期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與規范,個人與企業之間的勞動仲裁將會變得更加簡易且可靠,雙方都受益且都在陽光下受到監督與保證應得的責權利。
三、數字政務
區塊鏈可以讓政務各環節數據一條線跑起來,而無需各種的跑或等待數據在不同政務部門之間同步,大大精簡政務辦事流程,企業及個人都將從中受益,同時政府機構辦事效率自然得到大幅提升。
區塊鏈的分布式技術可以讓政府部門集中到一個鏈上,所有辦事流程交付智能合約,辦事人只要在一個部門通過身份認證以及電子簽章,智能合約就可以自動處理并流轉,順序完成后續所有審批和簽章。
區塊鏈發票是國內區塊鏈技術最早落地的應用。稅務部門推出區塊鏈電子發票“稅鏈”平臺,稅務部門、開票方、受票方通過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加入“稅鏈”網絡,真正實現“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秒級開票、分鐘級報銷入賬,大幅降低了稅收征管成本,有效解決數據篡改、一票多報、偷稅漏稅等問題。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常規的政務事務基本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跑起來,從而使得行政機構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字化管理。那時,數字政府對各行各業的數據的統計將更加精確,從而為國家做出下步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與保障,如此一來,也會帶動各行各業的企業或團體都數字化起來,從而真正讓政企之間緊密銜接與聯動起來。
圖5:數字政務
至此,數字政務、數字貨幣與金融資產交易結算三部分都用區塊鏈技術完全實現了之后,我國接下來的新數字基建地基真正立起來了,從而帶動下一輪的經濟高速發展周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四、存證防偽
在上面說完了新基建的三部分功能改造之后,區塊鏈技術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諸如司法取證、知識產權保護,產品防偽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正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和可追溯特性,它為司法數字取證、數字知識產權、產品防偽與溯源三方面實現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1. 區塊鏈可以通過哈希時間戳證明某個文件或者數字內容在特定時間的存在,加之其公開、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為司法鑒證、身份證明、產權保護、防偽溯源等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
2. 在知識產權領域,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簽名和鏈上存證可以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進行確權,通過智能合約執行交易,讓創作者重掌定價權,實時保全數據形成證據鏈,同時覆蓋確權、交易和維權三大場景。
3. 在防偽溯源領域,通過供應鏈跟蹤區塊鏈技術可以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農產品、酒類、奢侈品等各領域。
好,至此說完國家或政府機構層面上的區塊鏈技術對即將到來的新政府、新基建、新經濟等變化,這些的變化很快都會成為現實。故此,區塊鏈應用離我們不遠了,預計3~5年內將會影響到大家的生活、工作與事業。
圖6:新基建
上述的影響僅僅是我們享受國家層面帶來的福祉,但是,區塊鏈技術應用能否直接給中小企業帶來直接的影響或受益呢?
換言之,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級應用有可能興起且應用起來嗎?區塊鏈技術將大大優化現有的大數據應用,在數據流通和共享上發揮巨大作用:
一方面,萬物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物聯網都將產生海量數據,現有中心化數據存儲(計算模式)將面臨巨大挑戰或很難操作,所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邊緣存儲(計算)有望成為未來的解決方案。
另外一方面,萬物互聯網使得用戶的數據獲取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提升,直接達到了用戶的非常隱私信息級別,那么此時中心化收集與存儲方案顯然是不行的,甚至說是災難,此時更需區塊鏈技術把信息的權利從中心化平臺遷移到分布式的用戶之中,讓用戶的主權真正行使起來。
圖7:用戶主權
更進一步,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機制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高質量,這成為大數據、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一切數據應用的基礎與前提。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實現多方協作的數據計算,有望解決“數據壟斷”和“數據孤島”問題,實現數據流通價值,不再是用戶與中心化平臺之間數據流通,而升級為用戶與用戶之間直接數據流通。此時,原來的中心化平臺變成了數據流通的基礎服務承運商,以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形式服務主權用戶的數據流通及相關服務。
因此說,區塊鏈技術,不僅會給上層建筑帶來變革的機會,同時也會給普通的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生機。不論做什么業務的企業,都可以做好兩手準備:第一手是享受即將到來的國家新基建帶來的紅利,另外一手是享受自己的直接紅利,即利用區塊鏈技術率先升級自己企業現有的業務,從中心化平臺服務升級為分布式的用戶主權服務。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級應用不僅可能,而且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就看企業主的眼光與魄力啦。
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筆者曾看到有企業在巴基斯坦某些社區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管理社區,那里的社區中居民擁有最多的資產是山羊等牲口,這些牲口都區塊鏈數字化了,牲口自出生以來就有標價,牲口生長過程的點滴都被區塊鏈記錄下來,實時地分發相關人手中,等到牲口交易時候直接都在區塊鏈網絡上完成。如此一來,這個社區生活與營商環境都變得透明起來,不再因為你比別人力大而你的山羊就可以賣高價,而是真正高品質的山羊可被溯源保證它為什么可以高價,且交易也被透明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