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視覺中國(虛實共生 數字新未來 中國新媒體發展年會元宇宙論壇成功舉辦)
8月22日下午,由中國新媒體發展年會組委會主辦、清博智能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新媒體發展年會之元宇宙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清博智能山東分公司李航君與虛擬人小月聯合主持。
論壇邀請了業內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對“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展開了分享和探討。
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郎清平開場致辭并發表講話。
他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共享融合的交流平臺,邀請對元宇宙有深入研究與實踐的嘉賓一起探討元宇宙的創新發展,論壇匯聚了元宇宙產業研究的知名學者、行業先行者以及領軍企業的負責人,將分別從實現元宇宙所需要的基礎技術、元宇宙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元宇宙的應用場景,以及元宇宙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等方面分別展開主題分享和交流。
本次論壇采用“主題分享+圓桌論壇”的活動形式。各位嘉賓妙語連珠、各抒己見,給參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題分享妙語連珠 由淺至深剖析“宇宙”
元宇宙十大技術之“土壤”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聯席秘書長葉毓睿以“元宇宙十大技術之‘土壤’”為主題作現場分享。
葉毓睿認為,元宇宙分為十大技術,分別是元宇宙五大地基性技術(計算、存儲、網絡、安全、AI)和五大支柱性技術(交互與展示的技術、數字孿生與數字原生的技術、創建身份系統與經濟系統的技術、內容創作的技術、治理技術)。
葉毓睿表示,元宇宙將會是新媒體的春天,是內容創作者和傳播者的樂土。談及麥克盧漢: 媒介即訊息這一影響廣泛的媒介觀后,葉毓睿提出“觀念即商品(創意、思想生成就是商品生產)、傳播即分銷、互動即迭代”的新觀點。
葉毓睿認為,元宇宙給新媒體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目前元宇宙新媒體交互形式如何從在線旁觀變為在場互動?傳播方式如何將第三人稱(聽眾)變為第二或第一人稱(目擊者、主角)?生產者/消費者/傳播者如何共同分利?
互聯網未來:從在線到在場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劉興亮以“互聯網未來:從在線到在場”為主題作了現場分享。
劉興亮認為,互聯網的過去是從離線到在線,而互聯網的未來是從在線到在場。元宇宙是融宇宙,融合現實與虛擬;是超宇宙,超越現實宇宙;是互聯網應用,更是社會形態。
劉興亮表示,目前在眾多傳統行業中,能與元宇宙結合得最恰當的是文旅行業,并列舉了元宇宙文旅落地探索案例,如故宮+騰訊、皇城相府+方天圣華等。
劉興亮強調,元宇宙中“在場”具有重大意義,“在場”消除了過去在線的陌生感,構建起了信任的烏托邦,并且使財富的生產和分配得以同時進行。
創建、模擬和交互“注入AI、物理準確”的數字世界
NVIDIA英偉達中國Omniverse業務負責人何展以“創建、模擬和交互‘注入AI、物理準確’的數字世界”為主題作了現場分享。
何展表示,NVIDIA元宇宙有三大應用場景:一是數字形象和數字虛擬人將“穿越”各個行業和應用平臺。二是通過“數字蟲洞”連接藝術家、設計師和工程師,達到多人協同辦公。三是打造工業數字孿生,并將數字孿生推動到各個未來的科技探索領域。
何展通過分享了NVIDIA在元宇宙領域的最新技術,如以AI賦能的數字人制作工具Audio2Face、全新VR眼鏡設計等。詮釋了目前NVIDIA在元宇宙產業上的創新。
元宇宙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欣以“元宇宙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為主題作了現場分享。
呂欣認為,元宇宙產品設計有三大底層邏輯:一是時空伴隨,元宇宙產品解決了智能媒體對物理時空擠壓下的集體忙碌;二是數字具身,在VR游戲等元宇宙產品中,人們可以通過數字具身體驗第二人生;三是體驗復制,元宇宙時代最大價值是體驗的大規模復制與經驗的大規模復制,如虛擬演唱會、AR在線教育、虛擬文旅等。
呂欣認為,以虛擬偶像為代表的數字虛擬人正在成為賽博空間中的文化圖騰和精神教主。
呂欣表示,在發展過程中,元宇宙將會帶來新時空秩序和文化幻象,但同時需要警惕“虛擬奴役”與“虛擬沉迷”,行業應該多做向善的元宇宙產品設計。
元宇宙時代的媒體生態展望
北京清博智能創新院副院長吳一荻以“元宇宙時代的媒體生態展望”為主題作了現場分享。
吳一荻認為,元宇宙對于媒體行業具有重大意義,具體來說,元宇宙能夠落實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新技術和新內容以增強媒體生產力,讓媒體內容成為資產,加速媒介更迭和內容更迭,促使媒體從單向平面傳播到多向呈現式傳播。
吳一荻表示,元宇宙可以極大地為媒體賦能,如虛擬人可以釋放主播生產力,IP活態化能夠發揮IP的最大價值,增強現實可以提供超現實的視覺震撼,元宇宙場景可以創設新型媒體模式。
吳一荻認為,媒體同樣可以賦能元宇宙,因為媒體是基于web3.0的內容制作平臺和web3.0的技術驅動主體,是各行業連接元宇宙的入口,也會是元宇宙傳播內容的監督管理中心。
圓桌論壇各抒己見 以己為例暢想“宇宙”
主題分享環節結束后,以“元宇宙產業的基礎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開啟,四位嘉賓就其在各自領域對元宇宙產業的探索各抒己見。
清大文產數字院院長任鵬展示了自己在元宇宙市場的各種實踐,他在實踐中發現,數字IP已經裝備了具有交互技術的芯片,成為了人們開啟元宇宙入口的數字鑰匙,而一個城市未來的數字消費場景也可以通過元宇宙進行賦能和落地。
上海清蕓機器人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磊展示了清蕓機器人在影視劇、展覽、醫療等各個場景的應用,指出機器人是虛擬人在現實世界的承載,并且可以替代人工提供講解、導航、陪伴等各類服務工作,還能夠與殘疾人智能義肢相結合。而在不遠的未來,機器人在家庭端的應用也將實現。
境騰科技大中華區總監王偉闡述了VR/AR目前的發展狀況及挑戰,并指出有了VR/AR這類解決方案的出現,行業專家的經驗和技能可以進行跨時空的傳遞。并且元宇宙的解決方案可以為企業帶來三大價值,一是直接為企業帶來收益,二是為企業減少開支,三是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展示和引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研究人員何靜解釋了元宇宙里的新概念——三元一體。在元宇宙里,自然人、虛擬人、機器人將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夠共享一套知識體系、一個智能大腦、一個操作系統,實現視覺、聽覺、動作、情感等各方面的交互。她還指出,在文旅、零售、教育、醫療、游戲等行業,元宇宙都在逐步落地。
活動最后,圓桌會議主持人北京清博智能山東分公司總經理郭蕊菡表示,元宇宙整個行業的發展其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各行各業一起努力的結果。有報告稱元宇宙未來的十年,對全球GDP所帶來的貢獻可以達到30000億美元,那么在看到未來巨大市場的同時,我們也要聚焦在核心的技術研發,包括在聚焦元宇宙爆款應用的同時,可能也要去泡沫化,針對于元宇宙治理方面來去做更加詳細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