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數字虛擬人?一文讀懂“虛擬人”)
在過去的兩年里,元宇宙概念大火,越來越多的虛擬人也進大眾的視野。
抖音達人柳夜熙、穿梭于各大明星陣營和跨年晚會的洛天依、網紅虛擬偶像AYAYI、高保真數字人Siren,萬科虛擬員工崔筱盼等。
在元宇宙的節奏下,數字虛擬人繼續流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數字人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人人都知道虛擬人,但卻不知道虛擬人的真實面目。絕大多數旁觀者只是停留在字面上。
1.什么是虛擬人?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發布的《2020年虛擬數字人發展白皮書》指出,數字虛擬人意指具有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除了擁有人的外觀、人的行為之外,還擁有人的思想,具有識別外界環境、并能與人交流互動的能力。
但到目前為止,虛擬人在業內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已經形成了一些共識:它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由計算機圖形、圖形渲染、動作捕獲、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計算機手段創造和使用,具有多種人類特征。
2.虛擬人的分類
從應用角度來看,分為:服務型虛擬人、身份型虛擬人。
服務型虛擬人員具有功能性,可以取代真人進行服務,完成內容生產和一些簡單的工作,降低現有服務型行業的成本。代表應用場景是虛擬主播、虛擬老師。
身份型虛擬人具有身份性,主要是虛擬的IP或者偶像呈現,可以為未來的虛擬化世界提供核心交互中介。代表應用場景是虛擬偶像。
3.虛擬人的應用
虛擬人的應用領域廣泛多樣,主要在娛樂和服務行業,多場景應用無疑在元宇宙時代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尤其是5G、AI、算力等技術能力提高的背景下,其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如今不再局限于傳統文化娛樂,如影視、人物建模的動畫、CG在虛擬形象塑造等方面,虛擬形象塑造的應用還在社交、游戲、辦公等場景中實現了真實人類虛擬化身的身份功能,并逐漸在直播電商、虛擬偶像、陪伴服務等方面實現AI實現數字虛擬人領域的商業實現。
身份型虛擬人
身份型虛擬人強調“創造”虛擬身份,分為虛擬IP與虛擬分身,具有身份性,用于娛樂或社交。
虛擬IP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人設定的,現實世界中沒有對應的真人。虛擬分身是為真實的個體創造的“第二分身”參與虛擬世界。虛擬形象能反映個體的外貌、語言、神態等,比平面形象更完整、立體,給個體帶來更強的參與感。
虛擬偶像AYAYI雖然是虛擬形象,但在皮膚質感上,AYAYI它實現了真人的高強度還原,可以根據不同的光影條件進行相應的模擬和渲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迅速走出圈子,然后與之合作LV這樣的奢侈品牌已經達成合作,甚至被邀請參加迪士尼、環球影城的線下活動。
服務型虛擬人
服務型數字人強調“替代”真人。在AI算力的支持下,它不斷豐富其在更多場景中的應用能力,實現對真人服務的數字化替代。目前流行的服務型虛擬人群應用主要集中在媒體、電商、汽車、智能家居等行業,主要以虛擬主播、智能客服等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