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的關系(以安全促可信 歐科云鏈持續賦能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發展)
11月20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四川省區塊鏈行業協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可信區塊鏈安全攻防大賽圓滿閉幕。
本屆大賽圍繞“安全”與“可信”兩大主題展開角逐,共有118支隊伍報名參賽,經過層層選拔和激烈比拼,最終47支隊伍殺入決賽。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參賽團隊構成覆蓋面更廣泛,參賽作品更多元,比賽項目也更前沿、更創新、更落地。
可信區塊鏈安全攻防大賽旨在推動區塊鏈安全防護能力、安全生態服務建設,挖掘一批先進的區塊鏈安全防護方案,推廣一批優秀的區塊鏈原創自主平臺建設成果,培養一批頂尖的區塊鏈安全技術人才,預防區塊鏈重點領域安全風險。
區塊鏈安全事件頻發,安全能力建設成政策鼓勵方向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作為新基建的關鍵性技術之一,區塊鏈憑借分布式、可擴展、強信任等先天優勢,其技術創新不斷迭代,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不僅廣泛應用于支付結算、證券保險、供應鏈金融等金融領域,還逐步滲透至能源、政務民生、醫療等非金融領域,成為當前最熱門的信息技術之一。
風口之下,盡管區塊鏈本身的安全性能高于傳統網絡,但在技術迭代和場景拓展中仍面臨一系列風險問題。3月22日,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發布的研究報告《區塊鏈:新興技術為某些應用帶來好處但也面臨挑戰》(Blockchain:Emerging Technology Offers Benefits for Some Applications but Faces Challenges)稱,區塊鏈技術雖然可以為企業、公共部門和消費者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和更大包容性,但也帶來了顯著挑戰,并衍生諸多不同以往的風險與挑戰。
這些安全風險與挑戰可能由技術本身的缺陷所引發,也有可能因應用場景的管理缺陷所引發。目前常見的區塊鏈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底層代碼安全、黑客入侵、釣魚攻擊、路由攻擊、51%攻擊、私鑰被盜以及內容安全、數據安全等。歐科云鏈鏈上天眼數據顯示,2021年區塊鏈生態被公開的區塊鏈安全事件共231起,損失超98億美元。
在談及目前區塊鏈安全態勢時,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郭兵認為,區塊鏈技術極具潛力,其應用已從最初的數字貨幣延伸至政務民生、公益慈善、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但在展現自身蓬勃生命力的同時,區塊鏈安全問題也日益顯露,尤其是數字貨幣相關的安全威脅呈現高發態勢。針對歐科云鏈此次參賽的“鏈上天眼”,郭兵也分享了他的看法:“鏈上天眼基于領先的區塊鏈大數據技術,能有效緩解利用區塊鏈進行新型犯罪案件的偵查難題,急市場之所急,為區塊鏈行業與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助力,能帶來經濟與社會領域的雙重價值。”
區塊鏈安全能力建設已經勢在必行。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在2021年6月發布的《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加強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服務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區塊鏈技術對重點領域安全風險的評估分析。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和技術防范措施,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2021年12月,《“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也提出,“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與配套支撐體系。強化新技術應用安全風險動態評估,逐步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治理原則和標準。”
安全治理構筑區塊鏈行業發展根基
憑借特有的安全性特征,區塊鏈技術在身份認證、數據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網絡空間安全保障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在面對新的復雜的應用場景時安全問題會不斷暴露出來。同時,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逆的特點,出現網絡漏洞后面臨的風險比常規互聯網應用風險更大。
此外,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特征在有效保護隱私的同時,也為網絡犯罪提供了“保護傘”。區塊鏈開始成為網絡黑產的新風口,加密貨幣盜竊事件、欺詐事件時有發生。并且隨著元宇宙、數字藏品(NFT)等概念受到熱捧,區塊鏈相關的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很多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旗號發行所謂的虛擬資產,實施金融詐騙。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的數據,2021年涉詐款項的支付方式中,利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僅次于銀行轉賬,排名第二位,高達 7.5 億美元。
與此同時,隨著web3、元宇宙等概念加速發展,區塊鏈生態安全問題更是處在變化之中。區塊鏈被視為構建元宇宙經濟系統的核心基礎性技術,能夠為元宇宙提供確權和交易體系。在元宇宙浪潮下,區塊鏈安全生態體系建設變得愈加重要。
在此背景下,第二屆中國可信區塊鏈安全攻防大賽的召開是進一步深化區塊鏈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安全生態服務的重要成果。本屆大賽還在上一屆賽事基礎上特別設置了賽道一(區塊鏈系統攻防比賽)、賽道二(區塊鏈安全解決方案設計比賽)、賽道三(原創自主區塊鏈平臺應用案例評選比賽)3個賽道分別進行評審,更有助于展示區塊鏈安全團隊檢測能力,挖掘優秀的區塊鏈安全服務企業和區塊鏈安全防護方案,篩選優秀的國產區塊鏈底層平臺和基礎設施在各個垂直行業的優秀應用案例。
以本次的獲獎企業之一歐科云鏈為例,歐科云鏈一直致力于區塊鏈安全生態建設,依托分布式集群存儲技術、地址標簽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等核心技術優勢,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區塊鏈地址標簽數據庫,目前已收錄包括制裁、詐騙、黑客、暗網等13個維度、近5億條實體標簽和超7億條地址標簽,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鏈上天眼、鏈上衛士等一系列區塊鏈安全產品和服務。
其中,“鏈上天眼”利用區塊鏈與大數據技術,通過建立上億地址標簽庫,支持對主流跨國區塊鏈上的交易記錄進行一站式查詢與分析,有效幫助辦案人員對涉案加密資產地址、資金流向、交易關系脈絡等交易行為特征進行快速了解和掌握,方便取證調證,并挖掘潛在的涉案地址,輸出結論性報告。
截至目前,歐科云鏈憑借“鏈上天眼”系列產品,在全國范圍內已協助30多個省市的公安民警,為打擊利用區塊鏈犯罪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思路及方法,受到了公安機關的一致好評。
憑借在區塊鏈安全領域的持續深耕,歐科云鏈的兩支參賽隊伍在此次大賽中雙雙殺入決賽,并分別奪得全國一等獎和二等獎。對此,歐科云鏈參賽領隊史若洋表示,“此次能與眾多優秀的區塊鏈安全企業同臺競技并斬獲大獎,不僅是業內權威行業賽事機構對歐科云鏈在區塊鏈安全領域技術實力的認可,也是歐科云鏈多年來深耕區塊鏈安全賽道的實力體現。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區塊鏈大數據相關技術,為區塊鏈生態安全賦能,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王琳)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