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將會是全球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將會是全球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11月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通信學會承辦的第三屆世界數字經濟論壇在成都開幕。來自全球數字技術、經濟、產業等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和與會嘉賓研討交流,探討數字科技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合作。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刻影響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不斷塑造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新格局。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期待全球通過充分交流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凝聚更多共識,推動更多實質性合作。

    事實上,在推動數字經濟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核心業態,才能有力支撐數字轉型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以自己從事的空天目標監測領域的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體驗,對數字產業化發展前景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通過對空天大數據數聯合挖掘、深度協同融合處理,通過算力、算網,可以有效助推將數字化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真正的新動能,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深化、融合的作用。

    毋容置疑,作為世界經濟的未來,數字經濟將會是全球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鮮榮生用一組數據給出了數字經濟成都成績單,2021年,成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超25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的13.0%,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之一。 他表示,數字經濟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對于全球數字經濟合作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秘書長文繼旭表示隨著保護主義抬頭、單邊主義盛行,競爭日趨白熱化,許多經濟強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和產品上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卡、壓、打,謀求價值鏈和產業鏈的霸權控制,這就更加擴大了各國間“數字鴻溝”。數字鴻溝的存在和持續擴大,會使得基于數字經濟的利益分配趨向不均等化,進而產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使得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

    為此,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在內的各大國際組織均在開展數字經濟治理相關工作,以制定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促進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消除數字鴻溝和數字壁壘為主要目標。

    近年來中國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這些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等領域建設蓬勃發展,有力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復蘇與發展。

    對于今后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秘書長文繼旭認為,各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全球數字化合作共識,秉持更加“開放包容、共同發展”的全球發展觀,營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全球開放環境,不斷提升產業鏈韌性,維護好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事實證明只有凝聚合力、形成共識,才能推動數字時代互聯互通,引領數字科技向上向善,讓數字經濟發展成果造福各國人民。

    責編:張妍頔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