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互聯網的關系(一位古典互聯網人的湖邊思考:區塊鏈與互聯網的三大本質區別)
周永德/文
六月的流火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在區塊鏈的碎片思考和世界杯的全球新聞中,我也開始了橫跨整個大事件的休假和思考。
我從北京出發,首先到達接近中國最北邊的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丹頂鶴在頭頂列陣飛過,又落在河邊,人群中的我卻想著區塊鏈的種種,沒有驚呼。像一只受傷而借助飼養員也飛不起的獨鶴在水邊。我接著從松花江順流而下,到達中國最南端最發達的城市深圳,加入到一些古典互聯網同仁的區塊鏈思考。區塊鏈和世界杯的熱度在這里稍遜。我不過多強調自己當前的兩棲身份,轉向隴中稍作休憩后繼續向西出發,到達中國最美麗的長度可達400公里的青海湖。
青海盆地隆起似乎把炙烤的大地隔離,涼爽的天氣沁人心脾更像獨立的生態世界。這里離區塊鏈的中心更遠也更容易讓城市旅行者代入他們旅行的目的——空想。在六月,區塊鏈的第一胎——數字虛擬貨幣進入熊市——足球大師們繼續長傳沖調,奮力破門——世界杯暫時讓幣圈麻醉下來,放松盤整。我也便繼續在湖邊草地一邊咀嚼牦牛肉,一邊回味鏈圈。
區塊鏈的世界,點、線、面、體,樣樣俱全。要想一盤吸收諸多知識點,根本無法一蹴而就;區塊鏈的線——跨鏈世界還沒有完全打通。這讓我想起青年學者,北京郵電大學楊學成教授2013年區塊鏈還沒有全民化趨勢時候的提法——區塊流。我更喜歡這個詩意的名字。像水流一樣,無形,無規律,低調,滲透,到處都是。鏈環意象更像赤壁之戰中曹魏的艦隊,經不起火覆。
而在任何剖面上,區塊鏈給世界的認知,已經重刷或沖頂了絕對的思想高度。但是,去中心化或去中介化,都不是我的重點關注。它無疑是人類社會最大范圍共識的永恒的追求,我想,不著急,不是區塊鏈技術也會有其他技術繼續去背負去實現這些價值觀。不可篡改,我很好的做了理解。需要修改的信息和數據,當然需要更好的“篡改”機制。不需要修改的,自然加固防篡改的方法。族譜、你的身體,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在技術上實現不了不可篡改。在區塊鏈的哲思世界,一位群友曾有極度深刻的發言。他大意說,區塊鏈就像現實世界,生活天天連續向前并疊加,人生是沒有排練的戲,發生了就無法回溯、追悔、倒敘。我想,現實生活已經極度冷峻,需要我們時刻清醒精心對待,如果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必然無趣。但在經濟活動中,票據、交易等契約型的或特殊的數據信息,確實需要鐫刻式存儲,這是區塊鏈帶給微觀世界的福利,我們非常珍惜。
我在湖邊又想起遠在深圳的古典互聯網人們。我們的討論火星四濺,那是來自北方的羊肉串被烤熟的興奮,而不是我們的沒有主題卻能產生的結論。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一開始沒有產品和產品經理,后來有了,但沒有運營,后來也有了。運營的面因行業而不同,各家都在自然經驗中形成和傳遞效仿。區塊鏈的通證激勵,更像是一種運營策略,更像是對用戶粘性的激勵,當然,區塊鏈的用戶多了產消-銷投合一的身份屬性。為此,回味提煉那些碎片討論,有一個更貫穿全網全鏈的名字,網易曾經用過的通行證,我認為誰拿起來,更能誕生殺手級現象級的公鏈。
菜籽花、牧人、草地、無邊的湖水、開放的觀光環境,組成了青海湖永恒的生態體系。這令我想到區塊鏈體系對標互聯網體系。盡管兩者極其兼容,事實上也在很多方面開始相互補充融合互進。但也有很多本質的區別。我想最后在此收尾這篇冗余的思考。
作者周永德
正如中國信通院的何寶宏先生所言,區塊鏈是互聯網的價值補丁。不用回頭復盤,即使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傳統行業或者實體經濟的決策者,看不懂、看不起、看不見而質疑互聯網思維。80后的孩子在整個中學時代,都被父母教育不要上網,網上都是騙子。老板們都在反問下屬,互聯網怎么賺錢。
一個主攻個體,一個主攻組織。但是,區塊鏈來了,這些真正的古典人士無縫銜接,歡迎區塊鏈鮮有出現質疑的聲音。我想,這背后的本質區別是,互聯網的補丁,一開始改造的就是個體世界。歷時20年,互聯網給C端(個體)解放了無窮無盡的痛點。而去中介化、智能合約、多方共識......最大的用武之地就是各類運轉落后的組織之間。正如阿里巴巴首席戰略官曾鳴所言,信任不等于信用。技術是無法改造或代替人性的。在互聯網已經實現信息完全透明化的時代,多少老板還在醞釀著各種信息不對稱而鞏固管理?在未來的AI高度智能的世界,反正本人的打算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直接忽視它冷落它不用它而變廢鐵。
互聯網的價值觀是人之初,性本善;區塊鏈的精神內核是人之初,性本惡。說到烏托邦,在互聯網史前,誰不承認那是美好的(互聯網)思想精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正是因為互聯網一開始的開放開源精神,相信美好的事情不斷發生,因為相信而看見,所以直到全球普世以后才發現了一些負面的能量。而區塊鏈的基因是人人驗我,我驗人人,沒有共享盈余。區塊鏈的設計思想一開始假定人性本惡,所以有了不可篡改,所以有了智能合約,所以有了復雜和牢固的密碼體系。或許,八卦一點說,互聯網本就來自文化更開放包容的美國,區塊鏈是被一個來自日本的名字中本聰放大的。
區塊鏈的機會是創新而不是創業。如果說人人都想從零開始創造一番事業,是創業的正確印象,那么,這種需求更屬于第一次把全世界鏈在一起的互聯網而不是技術能量還不太高的區塊鏈。區塊鏈絕不是要創造一個平行的全新新世界。按照區塊鏈比互聯網更快的速度,將近10年過去了,區塊鏈創業浪潮并沒有在全世界發生,但這反而是區塊鏈更偉大的一個地方,當下的現實世界是最適合智人的生存環境,它的各種漏洞,各行各業的各種瓶頸,那些提早擁抱區塊鏈的人們,會馬上發現所在組織和行業的問題,進而從內部開始深刻的創新改造。它絕不需要互聯網羊毛出在豬身上狗埋單的曲線救國,它可以直接開始,因為自帶金融屬性的區塊鏈,不需要重構商業模式。
無緣參加俄羅斯世界杯的瑞典國腳伊布曾經說過,人們總是說人在死之前是成不了傳奇的,但是,我就是個活著的傳奇。謹以此篇獻給這個火熱的夏季和正在進行的傳奇——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