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前景分析(我國區塊鏈相關產業發展狀況分析(1)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全球和中國的區塊鏈產業規模在2018年均出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進入穩定增長狀態
· 全球區塊鏈產業規模
· IDC2019年 8月發布: 全球2018年區塊鏈的支出15億美元。2019年區塊鏈的支出將接近27億美元,同比增長80%。從2018年到2023年,區塊鏈的支出將以60.2%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
· 中國區塊鏈產業規模
· 2018 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10億元,2019年上半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4.95億元,同比2018年上半年產業規模約4.5億元,增長10%,且 2019年上半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已基本達到2017年全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表明我國區塊鏈產業仍處于增長階段。但在經歷了 2018 年區塊鏈產業爆發式增長后,2019 年上半年,我國區塊鏈產業增速處于一個較為緩慢增長階段。(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整理)
(2)在投融資方面,2018年,中國區塊鏈相關行業共計發生397起企業投資事件,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2019年投融資輪次明顯后移。在投融資行業分布方面,行業覆蓋規模逐步擴大
· 中國區塊鏈產業投資現狀
· 賽迪智庫《 2019年中國區塊鏈發展形勢展望》數據:2018年,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投融資次數及額度劇增。2018年,我國區塊鏈相關行業共計發生397起企業投資事件,其中種子輪投資30起、天使輪投資186起、A輪投資(包括Pre-A、A輪、A+輪)共計69起,即B輪以前的投資事件合計超過70%,從初級融資占比較大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區塊鏈行業仍處于發展階段。
· 2019 年上半年初創期投資輪次明顯減少,種子輪僅占比 7%,天使輪占比 29%,A 輪及 A+輪占比 6%,B 輪及 B+輪占比 10%,初創期投資輪次(B 輪以前)占比接近 60%,戰略投資占比 41%,明顯增加。我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輪次明顯后移反映出我國區塊鏈行業正在一步步壯大,走向長遠發展的道路。
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 投融資行業分布方面,行業覆蓋規模逐步擴大。2018 年區塊鏈企業投融資行業主要涉及于企業服務,文娛傳媒等領域,
· 2019 年上半年新注冊成立的區塊鏈企業相比于 2018 年及以前擴展涉及至新能源、廣告營銷等領域。主要歸因于,國家近兩年來積極提倡新舊動能轉換的國內需求以及大力發展營商環境的國際需求。
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3)在中國區塊鏈企業各地區分布數量上,依次是:北京(228)、上海(164)、廣東(152)、浙江(57)、四川(20)、江蘇(17)。另外,中國區塊鏈產業園區不斷壯大,區塊鏈產業園數量已達 22個
· 中國區塊鏈企業各地區分布數量及比例
(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根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對區塊鏈企業注冊情況整理):
· 截至到 2019 年上半年,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區塊鏈相關企業共27000余家。
· 除去加密數字貨幣相關企業、大型企業在各地注冊的分、子公司,不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以及注冊后尚未有投入產出的公司。中國從事提供區塊鏈產業底層技術平臺服務、應用產品、行業技術解決方案服務等業務,具有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共 704 家。
· 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江蘇等地。
· 北京最多,區塊鏈企業數量為 228 家,約占全國 32.39%;
· 上海排名第二,共有區塊鏈企業 164 家,約占全國 23.30%;
· 廣東排名第三,共有區塊鏈企業 152 家企業,約占全國 21.59%;
· 北京、上海、廣東、浙江(57)、四川(20)、江蘇(17)等地共有區塊鏈企業 638 家,約占全國區塊鏈企業總數的九成。
· 截止到 2019 年上半年,區塊鏈企業主要分布于四大聚集區:以北京、山東為主的環渤海聚集區、以上海、浙江為主長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廣東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及以重慶、四川為主的湘黔渝聚集區。
· 環渤海聚集區以企業分布占比36%和企業估值占比55.8%居于四大地區之首,該聚集以科研實力雄厚、人才豐富,其中北京的區塊鏈企業分布占比達 93%,企業估值占比為 96.87%。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等地區,帶動區塊鏈正向發展。
· 長江三角洲聚集區的企業分布占比35%、企業估值占比40.57%。該聚集區以經濟基礎好,產業基礎雄厚,其中上海區塊鏈企業占比為69%,超過江浙滬三大地區一半,企業估值占比 46.67%,略低于浙江企業估值占比 53.04%。形成了以上海、浙江為中心,輻射江蘇及周邊省市與國際接軌的區塊鏈技術發展。
· 珠江三角洲區塊鏈企業分布占比24%、企業估值占比4.58%。該聚集區區塊鏈產業基礎好、創新創業較為活躍。在廣東、海南、福建三個省市中,廣東企業分布占比93%,企業估值占比 96.85%。形成了以廣東廣州、深圳為中心,輻射東莞、海口、廈門的區塊鏈創新發展。
· 湘黔渝聚集區區塊鏈企業占比5%,企業估值占比0.04%。相比于其他三個聚集區,該聚集區企業較少。該聚集區中企業分布方面,四川占比 56%, 重慶、貴州區塊鏈企業數量占比相差不大。企業估值方面,該聚集區僅重慶相關區塊鏈企業有估值占比。該地區區塊鏈企業分布和企業估值雖相對較少,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但2018年區塊鏈產業發展良好,政府驅動產業發展,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4)中國區塊鏈產業園區不斷壯大,區塊鏈產業園數量已達22個。截至2019年3月,全國已有七個城市出臺了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包含了人才、場地租金、研發、標準以及活動等多項補貼。
· 中國區塊鏈產業園區發展情況
· 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整理,截至到 2019 年上半年,全國已經成立或者在建的區塊鏈產業園區已經覆蓋上海、杭州、寧波、廣州、青島、重慶、武漢、長沙、南昌、海口、贛州、婁底、遼寧、南寧、唐山、新疆等全國五大地區,區塊鏈產業園數量已達 22個。
· 其中杭州的3家區塊鏈產業園是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數量最多地區,占全國區塊鏈產業園的 14%。上海、長沙、廣州均有 2 家區塊鏈產業園,均占全國區塊鏈產業園的 9%。
· 其余地區均有 1 家區塊鏈產業園,均占全國區塊鏈產業園的 5%。從區塊鏈產業園分布來看,這些地區同樣集中于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湘黔渝四大聚集區。
· 在這 22 家區塊鏈產業園中,有13家產業園為政府與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區塊鏈發展,占比為 59%;由政府主導的區塊鏈產業園 7 家,占比 32%;由企業主導的區塊鏈產業園僅有 2 家,占比 9%。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
· 截至2019年3月,全國已有七個城市出臺了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包含了人才、場地租金、研發、標準以及活動等多項補貼。
數據來源: 互鏈脈搏、賽迪區塊鏈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5)從綜合評價上看,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廣州蟻米區塊鏈創客空間、上海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文化基地發展水平領先
整體來看,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
· 第一梯隊各個園區綜合競爭力得分均在95分以上,其中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廣州蟻米區塊鏈創客空間和上海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基地總得分超過100分。
· 第二梯隊各園區綜合競爭力得分處于87—95分區間,仍以上海、杭州、蘇州、廣州、青島等沿海城市的產業園區為主;
· 第三梯隊綜合競爭力得分為87分以下,該梯隊的區塊鏈產業園區多集中在長沙、武漢、贛州等內陸城市,也有少數規模較小的產業園區集中在沿海城市。
數據來源: 互鏈脈搏、賽迪區塊鏈 中商產業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6)在區塊鏈研究機構方面,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貴陽等地區
· 中國區塊鏈研究機構分布情況
· 2016 年以來,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和創新成果顯著,研究機構數量也逐漸增長。2019 年,我國區塊鏈研究機構增加 14 家,我國區塊鏈研究機構主要主體以高校和企業為主,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貴陽等地區。
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7)區塊鏈產業鏈條分布可按三個層面劃分:基礎層和平臺層;接口層、外部交互層、呈現層;用戶層
· 區塊鏈產業鏈條分布
· 由于 2017 年比特幣的爆炸式增長,區塊鏈行業開始為大眾所周知。2018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期間,區塊鏈行業迅速展開,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塊鏈產業鏈條。目前,區塊鏈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層次。
· 上游包括基礎層和平臺層,基礎層是以去中心化交易、數據服務為主要工作的數據存儲、數據預處理、數據對等傳輸等,平臺層是以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為主要工作的共識建立,狀態檢測、加密隱私等。
· 中游包括接口層、外部交互層、呈現層,接口層主要負責外部接口、用戶 API、管理 API,外部交互層主要負責預言機、非原生應用和鏈外數據,呈現層主要負責用戶應用和管理應用。
· 下游主要以區塊鏈應用為主,對接用戶層,下游涉及的用戶范圍包括個人、企業、政府,涉及的應用領域包括農業、工業、金融、醫療、政務、知識產權、慈善、物流等。
· 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通過建設創新平臺,提升技術能力和推動應用示范落地。
· 區塊鏈相關服務為產業鏈各個環節提供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產融結合服務,包括交易所、區塊鏈媒體、社區、行情資訊、錢包提供商等企業組織,其服務貫穿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政府監管機構主導政策法規出臺、標準規范制定、人才隊伍建設、測評認證實施和國際合作交流則是整個生態體系運行的保障要素。
(8)區塊鏈產業鏈分布方面,解決方案、金融應用居多,分別為19%、10%
· 區塊鏈產業鏈條分布比例
· 我國區塊鏈產業鏈中現階段主要以 解決方案、金融應用、BaaS 平臺(后端即服務:Backend as a Service)居多,占比分別為 19%、10%、9%。其次是數據服務、供應鏈應用、媒體社區,分別占比 8%、6%、5%,信息安全、智能合約、能源應用方面較少,均占比 2%。
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9)大型IT互聯網企業更是紛紛布局區塊鏈,進行商品(包括農副產品與金融產品)從網上銷售到生產制造源頭的可信追溯和業務的全流程再造
· 基于區塊鏈的電商企業案例
· 區塊鏈的非中心化、智能合約、不可篡改等特性恰好能夠應對電子商務信息不安全、交易不公信等瓶頸,為我國電子商務多元化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 阿里云將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相結合,通過全球商家和貨品標準化檔案、商品身份識別體系,實現了電子商務交易中商品的可信追溯。同時,阿里云推出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基于區塊鏈技術刻畫貿易背景、智能合約保證資金閉環。
· 京東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費者、監管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之間的信任共享,全面提升品牌、效率、體驗、監管和供應鏈整體收益。將商品原材料過程、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營銷過程的信息進行整合并寫入區塊鏈,實現精細到一物一碼的全流程正品追溯。
· 以太橙項目將區塊鏈技術與農副產品銷售相結合建設電商網絡環境,利用用戶流量入口和DAPP之間形成完整循環生態系統。
(10)阿里巴巴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公開了七點研究方向
· 區塊鏈實驗室有七點研究方向,四個應用領域
· 2018年9月份,阿里達摩院官網正式上線,區塊鏈實驗室有七點研究方向,四個應用領域,張輝出任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
· 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的產品及應用頁面展示的商品溯源,互助保險,慈善公益,房屋租賃四個應用,與阿里以往經常分享的四個落地案例有對應重合。在房屋租賃領域,區塊鏈實驗室與雄安新區政府共同打造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區房屋租賃積分系統已完成項目一期建設,該案例也被列為區塊鏈實驗室的學術成果之一。2018年5月,"基于區塊鏈的智慧租房租賃管理系統"入圍河北省科技廳民生領域雄安新區建設技術榜單。
· 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共列明七個研究方向,包括:共識協議,密碼學安全與隱私保護,區塊鏈技術結合可信執行環境,跨鏈協議,智能合約語言與整體安全性分析,區塊鏈技術與IoT結合,區塊鏈技術與安全多方計算結合。這七個方向均為當下區塊鏈行業討論的熱點話題,可以看出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其中的重要研究議題。
(11)世界范圍,各類公司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鏈各領域 (區塊鏈產業鏈各環節主要企業統計情況)
· 從各環節企業上看,上游環節的礦機生產、礦池生產以及芯片廠商競爭格局基本形成,由于行業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市場需求將不斷向能提供優質產品的企業集中,頭部效應愈發凸顯,由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礦機廠商設計架構、交由代工企業生產,對小規模、議價能力低的礦機廠商造成一定壓力,整個行業出現優者更優的現象。
· 中游區塊鏈底層平臺競爭較為激烈,目前至少已有數十個基礎鏈平臺項目,該領域已經極度擁擠,目前該領域頭部效應已經開始出現,預計短期之內競爭還會加劇,市場占有率靠前的有以太坊、EOS、卡爾達諾等老牌企業。
· 作為區塊鏈3.0技術應用的初始階段,目前區塊鏈垂直應用環節才剛剛開始,各領域龍頭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將傳統模式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創造出適用于本行業的新型模式,如京東的物流區塊鏈、美國Overstock區塊鏈平臺的證券資產化等。
數據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
(12)中國,各類上市公司也積極布局區塊鏈領域,從外圍服務、基礎設施平臺、實體應用到金融應用,整條產業鏈都有涉及(中國部分數據)
講稿參考與借鑒了很多下述報告的內容,特此說明與致謝
· 賽迪區塊鏈研究院:《2019 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與展望》,2019年8月。
· 易觀:《中國區塊鏈應用專題分析2018》,2018年6月。
· 《區塊鏈應用情況分析報告》
· 《 2018-2019全產業鏈布局區塊鏈分析報告》
· 中商情報網:2019年中國區塊鏈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應用廣泛落地加速數字中國建設
· 東方財富網:年度盤點2018區塊鏈行業十大新聞熱點
· 比特幣家園:比特幣歷史價格走勢圖
(本文根據樊重俊教授2019年12月15日在上海管理論壇上的講稿整理,未完待續。
樊重俊:數字經濟專家,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