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口罩熔噴布多少錢一噸(瘋狂的熔噴布:價格一度漲超20倍,有企業愿拿口罩換)

    口罩熔噴布多少錢一噸(瘋狂的熔噴布:價格一度漲超20倍,有企業愿拿口罩換)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多個行業發展速度放緩,但疫情期間防疫用品需求猛增,與之相關的行業也陷入“瘋狂”,熔噴布便是其中之一。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2月起,截至3月27日,至少有30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布了80多份與熔噴布相關的公告。

    這些上市公司中,有些本身經營范圍中就包含熔噴布,也有些是新增此業務,還有一些上市公司正積極尋找熔噴布公司,想要與之合作。熔噴布的火爆也帶動相關公司股價大漲,部分上市公司則在與之“撇清”關系。

    市場瘋狂,熔噴布價格一度被炒漲20多倍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作為防疫用品需求猛增,其原材料之一的熔噴布也變得緊俏。

    “自從疫情暴發,很多企業紛紛上了口罩生產設備,于是出現了上游缺熔噴布,下游口罩生產設備激增的局面。”一位業內分析師表示。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印證。

    3月11日,順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出現了口罩和熔噴布緊缺的情況。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賽特受疫情的影響,生產線開機率不足。”

    于是,順威股份決定改造部分原有生產線用于生產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改造生產線。“截至3月11日,第一條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生產線已經投產,設計最大產能為8噸/天,第二條生產線計劃在近期投產,其他三條生產線的改造安排將根據訂單量來決定。如果五條生產線全部改造完成的最大產能為40噸/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為了長期保障公司員工新冠肺炎防疫口罩需求,耐普礦機決定購買中小型口罩機,產品除部分滿足公司防疫物資需求,剩余部分銷售可以緩解社會口罩產品供應不足的狀態。

    然而,有了口罩機,熔噴布卻成為掣肘。耐普礦機3月3日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由于核心原料熔噴布購買難度較大,價格較高,導致口罩的實際產量與產能相差較大。”

    也有公司由于熔噴布過于緊俏,建完口罩生產線又投建熔噴布項目。

    3月16日,甘咨詢宣告擬參股蘭州寶石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醫用口罩及熔噴無紡布生產項目。

    甘咨詢稱:“蘭州寶石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依托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進行口罩及醫用紡織品生產線建設,口罩生產線已順利投產。因原材料緊張,本次擬增加資本金新建熔噴無紡布生產項目,預計建設周期較短,短期內即可實現規模化生產,項目達產后,將有利于疫情防控物資的補給及滿足后續市場對于醫用口罩及熔噴無紡織材料的需求,具有很強的戰略布局和現實的社會意義。”

    新京報記者從國內多家口罩生產企業了解到,在2月底3月初的時候,每噸價格在1萬-3萬之間的熔噴布,已漲價至少10倍,有些中間商甚至要價超過40萬元/噸。

    “我記得那時候,熔噴布每噸價格在40多萬,還有人賣到了50萬。”海南某口罩廠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同濟大學化學在讀博士向雙飛告訴新京報記者,“熔噴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疫情期間,由于短期緊張的供需關系,導致熔噴布的價格一度從2萬元一噸被炒作到50萬元一噸。”

    對于熔噴布價格上漲的原因,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分析稱:“近期大量涌現的口罩廠,由于沒有穩定的供貨商,在口罩豐厚的利潤刺激下,不惜高價買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口罩生產商的囤積原料和中間商的倒賣行為,助推了原料供應緊張形勢。此外,與口罩生產線相比,熔噴非織造布設備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生產工藝相對復雜。且疫情一旦結束,口罩需求將大幅回落,產能過剩的預期也使熔噴非織造布生產企業不敢加大投資,致使目前的供需關系緊張的情況長時間難以調和,導致熔噴布價格進一步上漲。”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熔噴布,

    美聯新材自掏腰包1.2億投建相關項目

    市場對于熔噴布需求的激增,也引來了資本和企業重金布局。

    2月14日,搜于特宣告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投資設立東莞市搜于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后者的經營范圍包括研發、生產、銷售、網上銷售醫用口罩、防護服、熔噴布等。

    3月10日,美聯新材宣告擬使用自有資金1.2億元投資建設高檔熔噴材料及熔噴無紡布技術改造項目。

    “當前,熔噴布在國內市場逐漸成為新興產業,在該細分領域,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對口罩核心材料熔噴布需求井噴的情形,國務院國資委指導推動相關企業加快生產線建設、盡快投產達產,擴大熔噴布市場供給,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美聯新材稱,“公司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積極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促進公司的產品鏈條的完整性,滿足市場需求以搶占潛在的增量業務機會。”

    “目前熔噴布市場平均價格在20萬-30萬元/噸,我公司按照4.5萬元/噸進行保守測算,預計項目達產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約4億元人民幣,實現凈利潤約1億元人民幣。”美聯新材表示。

    3月11日,首航高科宣告擬以自有資金人民幣 2000 萬元在天津市寶坻區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首航高科納米材料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用于生產熔噴布相關產品。

    追逐者絡繹不絕。3月17日和25日,金明精機和星源材質先后發布公告稱,擬增加公司的經營范圍,前者新增內容為“開展口罩及其設備、熔噴布/無紡布及其設備的生產、銷售業務”,后者新增內容為醫用熔噴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股價大漲后有公司澄清不產熔噴布,

    多公司收關注函提示疫情后風險

    另一方面,熔噴布市場的火熱也帶動了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漲,不過面對股價波動,也有上市公司積極澄清。

    2月10日,岳陽興長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長進公司主要生產單S無紡布,可用于口罩等防護用品,但目前醫療防護品市場主要采用SS、SSS、熔噴布、SMS、SMMS等無紡布產品,較少采用單S紡粘無紡布。

    3月10日,諾邦股份和三房巷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 20%后,分別發布公告稱,諾邦股份“不生產口罩,也不生產熔噴無紡布”;三房巷重組標的公司江蘇海倫石化有限公司不涉及口罩熔噴布上游原材料的生產,也不具備口罩熔噴布上游原材料的生產條件。

    上市公司紛紛涌入后,交易所的關注函隨之而來。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交易所主要關注上市公司投建熔噴布及其相關項目的原因,各類產品的生產線建設周期、預計投產時間、是否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是否具備開展生產和銷售活動所必需的各類專業資質,項目的產能和在手訂單情況,項目的風險等。

    根據對關注函的回復可知,多家上市公司提到疫情過后可能存在熔噴布需求減小、市場價格回落、產能過剩等風險,也提醒投資者對此予以注意。

    不久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也代表行業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出4點建議:1.出臺口罩和熔噴非織造布的價格管理辦法或指導價格,調控產業鏈利益關系,解除生產企業的擔憂,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進一步推進;2.加大對熔噴非織造布和口罩的質量監督抽查,對達標企業實行“白名單”管理,確保優質優價;3.建立熔噴非織造布重點生產企業與口罩骨干生產企業的對接機制,減少流通環節;4.加大對熔噴非織造布和口罩中間商、貿易商等的市場炒作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合理規范的市場秩序。

    市場監管總局關注熔噴布價格,

    熔噴布漲價現象是否好轉?

    對于熔噴布價格上漲的現象,市場監管總局也關注到了。

    針對口罩原材料熔噴布漲價現象,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陳志江3月12日表示,對查實存在價格違法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市場監管部門將從重從快從嚴予以查處和打擊,構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警示震懾不法經營者,維護疫情防控期間的價格秩序。

    3月17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公安廳召開全省熔噴布生產企業行政約談會,25家江蘇省省內熔噴布生產企業負責人參加了約談。會議還通報了近期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的張家港駿馬無紡布有限公司、江蘇麗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起熔噴布生產企業哄抬價格案件。

    那么,目前,熔噴布市場漲價現象是否有所好轉?

    新京報記者自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熔噴布的價格已經有所回落,但依然處于需求大于供給的狀態。

    同濟大學化學在讀博士向雙飛告訴新京報記者,“據我了解,目前熔噴布的價格已經逐步回落至15萬一噸左右。”

    海南良行新型醫用材料有限公司起初建口罩生產線是為了解決自用的問題,滿足公司員工及家屬的防疫需求,隨著疫情的持續,公司也開始提高產能,面向社會銷售,并且主動為海南省萬寧市捐贈了10萬只口罩。

    不久前,該公司在某公共平臺發布了口罩換熔噴布的需求,3月27日,新京報記者與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林雪(化名)取得了聯系。

    “我們現在不換了,之前預訂的熔噴布明天就到貨。”林雪表示,當初發出那個需求實屬無奈,“現在國內熔噴布的價格已經降下來了,我記得2月底3月初的時候,每噸價格在40多萬,還有人賣到了50萬,現在大約在34萬到38萬/噸,還是很貴。”

    “原計劃,1噸醫用BFE99級熔噴布換25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但是現在已經漲到1噸換30萬個口罩了。”林雪說,“用口罩換熔噴布,這種置換方式從2月份開始就有廠家在這么做,算是各取所需吧,資源互換。”

    林雪預計,“之后熔噴布的價格應該還會降,但是要回到疫情前的兩三萬一噸,應該是不可能了,至少,會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福建的李先生疫情之后開始做熔噴布采購生意,“我買到熔噴布普遍在30多萬元一噸,近期已經開始降價了,以后還可能會漲,但是漲幅肯定沒有之前那么大了。”

    3月27日,投資民用口罩生產業務,目前日產能約50萬只的上市公司玉禾田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熔噴布由岳西縣政府協調中石化供應,其他的PP無紡布、耳繩、鼻梁條等原材料市場貨源充足,其波動不大、品質優良、價格合理。”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項玲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