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幣用什么挖(奇亞幣挖礦到底用多大的內存更為合適?)
近期掀起的奇亞幣挖礦熱潮成功代替顯卡成為硬件行業的熱門話題,多少人期待它和比特幣一樣,帶來又一波造富效應,所以一系列挖礦配置如大容量、高性能、穩定性好的存儲產品在最近幾乎是量價齊升的態勢,這其中包括高容量的內存條。
雖然市場過于火熱,但也有不少人對此抱有疑問,讓眾人狂熱的奇亞幣究竟是什么?和比特幣相比又有什么差別?在挖奇亞幣的時候,多大的內存條用來挖奇亞幣更合適呢?今天閃德資訊就和大家聊聊看。
奇亞幣是個什么玩意?
現在網上對于奇亞幣有了各種各樣的解釋,現在我們就把這些解釋做個簡單易懂的精華整理。
奇亞幣(Chia)是虛擬的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可交易、虛擬匿名,以及等換價值等貨幣特性,和比特幣是同種類型。但和比特幣這類傳統的挖礦要用顯卡提供算力進行挖掘,需消耗大量的電力不同,奇亞幣主要是通過空余的存儲空間來挖礦,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專業的挖礦團隊,都有機會進場。
奇亞幣制作plot的過程實際分為4步:
數據填充:將奇亞幣程序自動生成的表格數據填寫到高速磁盤內;
數據計算:通過CPU和內存,將上一步的數據進行特定的計算得出相關的數據參數;
文件壓縮:通過CPU和高速磁盤,將數據壓縮成一個個文件,打包備份;
文件存儲:通過硬盤空間,將前面的壓縮文件存儲到硬盤之中。
總體而言,Chia構造了這樣一種挖礦模式:用戶將數據快速寫入并存儲在硬盤上一段時間,數據存的越多,獲得奇亞幣的機會就越大。這個機制就跟中彩票類似,在你的硬盤內部寫上彩票號碼,系統不時隨機抽獎,寫入速度越快,寫的越多,在線時間越長,中獎的可能性越大,獲得奇亞幣的概率就越大。
挖礦需要多大的內存?
對奇亞幣的挖礦過程而言,硬盤和內存條都至關重要。不過我們今天不談硬盤,畢竟從市場價格來看,關于挖礦用的硬盤,大家了解得已經非常到位了。今天我們重點來談談內存條。
早在1.03以及更早的奇亞幣版本,數據計算這一步對內存和緩存盤的占用達到了頂峰,不過在1.04版本后,這一步對內存占用就有所下降了。
其次進入文件壓縮環節,大部分表會被合并起來。從這一步開始,對CPU的消耗降到了較低水平,但對內存的占用是一直都會維持在高位。
那挖奇亞幣的時候,用多大的內存效率會更高呢?按官方解釋是內存越多,速度會越快,不過這也要跟你挖奇亞幣的設置有很大的關系,不能一概而論,不然有些內存插上去也用不上。
舉個栗子
P一個32K的圖,最低標準是2線程以上的CPU,大于4.5G的內存,臨時盤大于332G。但假如你想多開5個數量,那么內存則變成了22.5G以上,當你開到7個的時候,內存容量至少要到42.6G。
也就說,當你想挖礦挖得快,那就需要多開幾個任務,一旦多開幾個任務,你的內存容量就要更大才能滿足挖礦需求。
據了解到的情況,拿來挖礦的電腦或者礦機,內存條基本上是插滿的,普遍是16GB起步。所以大容量、高性能的內存條在奇亞幣挖礦中是很吃香的。
當下內存的主流頻率是2666MHz,再往上就是3200MHz,所以一些高性能的電競內存也是可以用來挖奇亞幣的。
另外,穩定性和兼容性在挖礦中也不容忽視,因為數據一旦傳輸中斷或者電腦死機,隨之而來的就是重頭開始。
在挖礦的過程中,需要快速傳輸大量數據,機器也會保持24小時不停機,所以內存選用的顆粒和對市場常見平臺的兼容性、高速運作發熱處理情況就十分關鍵了。多個條件綜合下來看,挑戰不言而喻,畢竟只有穩定、散熱快、持久性能好的裝備,才能讓挖礦這件事情更有把握。
說了這么多關于內存方面的事情,相信大家對于挖奇亞幣的內存配置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首先想要挖得快,那內存容量肯定也是要大的,其次也要綜合一些其他硬件和軟件設置考慮,不然就容易造成內存容量過剩。而回到奇亞幣這個主題,我們也需要明確一個方向。
在當下的環境中,奇亞幣確實給不少人帶來了收益,但這個行情能延續多久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更要理智看待市場走勢,避免產生囤貨心態,尤其隨著后期的硬盤內存的供需逐漸保持平衡,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后,奇亞幣的市場也會進行調整,礦友們有空玩玩當然合適,但如果想長期大量投入,最好還是要根據市場發展趨勢理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