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是如何“強強聯手”的?)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是如何“強強聯手”的?)

    區塊鏈技術就本質上而言,是基于數學和密碼學為基礎,以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為支撐,以分布式共享賬本為存在形式的去中心化數據庫。由于其所具有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征,實現了各種應用場景下的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術包括P2P對等互聯網絡技術、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和非對稱加密算法等,有效保障了數據安全。

    數字貨幣又被稱為電子貨幣,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為實現形式,擺脫傳統物理介質載體,實現貨幣發行和應用電子化的重要形式。數字貨幣的產生和發展,既是技術發展推動的必然結果,又在法定貨幣發行、商業銀行支付、企業財務、數字金融體系形成和數據資產交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當前世界各國央行都已經強化對數字貨幣發展的重視程度,推動數字貨幣在社會經濟中的應用,為經濟運行模式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那么,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是如何融合的呢?

    (一)共識機制

    共識機制是確保數字貨幣系統運行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基礎,如何利用特定規則實現在權力分散化的去中心網絡中,達到各個節點高效而安全的一致性共識,是共識機制存在和運行的主要目標。

    當前多數數字貨幣研究體系中,多是基于中本聰于2008年所提出的PoW機制和2011年署名為“QuantumMechanic”所提出的PoS機制實現。因此,要實現共識機制的優化,需要從這2個機制方面入手,基于某1種機制的單獨優化或2種機制的有機結合,都能夠實現計算量控制、系統抵御安全風險能力提升等方面優化。

    (二)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被認為是數字貨幣系統運行的核心,機制運行主要是在既定規則框架下,通過經濟利益的合理分配,在挖礦的同時進行交易驗證,以實現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當前研究體系中,激勵機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挖礦獎勵機制和交易定價機制2個層面。

    當前挖礦獎勵機制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主要是以按比例分配、PPS和PPLNS這3種機制最為常用,但是每種機制都有自身技術層面的缺陷,因此在研究方向上,更多的是側重于不同激勵機制的相容性而構建新型分配機制。交易定價機制在本質上而言,是通過用戶與礦工共同參與群體性而實現的交易費競價機制,但是受制于技術研究層面限制,當前還沒有形成在實踐中被廣泛接受的統一性交易定價機制。

    (三)幣值機制

    法定數字貨幣是當前數字貨幣發展的基本方向,基于央行背書代替現金使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支付效率,是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和實施的主要目標。當前多數央行在法定數字貨幣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都持有較為穩健的態度,在確保幣值與現鈔貨幣相等同的情形下,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因此,幣值機制主要是應用于私營主體發行的,缺乏國家公信力背書的數字貨幣,在合理評估并基于特定機制條件下,確保數字貨幣幣值保持一定的穩定性。當前這方面的機制研究主要有鏈下抵押機制、鏈上抵押機制和算法式穩定機制3種類型。

    (四)發行機制

    受到法定數字貨幣多元效能影響,當前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完全的去中心化發行機制無法與效能實現要求相適應,尤其是在發行量控制、管理方式和發行成本控制方面,需要完善的發行機制作為支撐。在當前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中,需要解決貨幣層次和發行數量、發行方式和發行主體、流通和回籠機制3個基本方面的問題。

    (五)技術支撐

    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的融合,必須是以創新性的技術體系為基本支撐,當前這方面的技術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礎支撐技術和隱私保護技術2個層面。當前技術體系中,無論是私營數字貨幣還是法定數字貨幣,基本都是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但是由于法定數字貨幣本身是建立在國家主權背書基礎上的,因此,在可授權中心化、金融大數據的收集與管控、二元支付清算體系建設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實現技術革新。

    同時,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交易體系中,還會由于匿名性要求給安全運營和合法監管工作帶來影響,因此還應當采用點對點混合協議、分布式混合網絡及比特幣擴展等技術應用,實現交易信息的安全防護。

    本文由蠟筆聊最炫科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