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教育(前沿丨承元宇宙大勢 迎教育新紀元!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正式成立)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XR等新技術日臻成熟,下一代互聯網產品以及基于新一代互聯網應用需求的創新模式呼之欲出。作為IT領域多種技術融合發展而來的未來數字空間——元宇宙,正在快速地由學術界的理論探討破圈進入應用領域,并引發全球范圍的探究熱潮。2021年為「元宇宙元年」,一個全新的時代似乎近在眼前。面對可能馬上到來的元宇宙時代,教育的未來在哪里?教育與元宇宙的融合如何實現?教育行業應怎樣迎接元宇宙帶來的新機遇?
12月14日,在“承元宇宙大勢 迎教育新紀元暨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成立儀式”上,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媒體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元宇宙時代的教育未來,見證“元宇宙+教育”理念探索起步的創新時刻。
本次活動由北京中關村智慧互聯網教育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籌備組執行副組長于進勇主持,得到了中國教育電視臺、科技日報、環球時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現代教育報、中國科學報、光明網教育頻道、中國網教育頻道、新浪教育、搜狐教育、鳳凰教育、海淀融媒、經濟參考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的關注報道。
前沿探索,發掘教育創新發展新空間
活動中,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中譯出版社和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聯合發起的「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正式成立,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喬衛兵,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楊丹共同為「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揭牌。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數字虛擬空間,元宇宙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需要各界不斷提供創新條件,滿足其發展和落地應用需求。第一,推動元宇宙相關技術持續創新以確保其在應用場景中提供良好體驗;第二,需要不斷創造符合實體經濟、生產生活需要的應用場景,推動生產力發展;第三,要在生產關系領域做出改革創新,以提高制度供給來滿足元宇宙發展的相關需要。此外,元宇宙的發展不僅要進行縝密地探索研究,更要擴散普及和創新實踐,期待「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在未來元宇宙的健康發展中起到牽引作用,真正為社會有序發展作出貢獻。
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楊丹代表發起單位介紹「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基本情況。她指出,元宇宙作為全新信息載體,其研發應用會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中關村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和眾多高技術企業。探索及應用元宇宙科技,相關企業預計將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原始創新,元宇宙科技場景與創新應用將不斷涌現,有效促進元宇宙科技創新要素在中關村匯聚,或將形成國內外領先的元宇宙科技創新生態圈。
同時,海淀區科研氛圍濃厚,區域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度集中。并且海淀區互聯網教育企業的數量不僅居于全國區縣之首,教育項目品類與服務內容也最為齊全,已構建起成熟的互聯網教育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利用教育資源和技術人才集中的領先條件,海淀未來非常有機會在元宇宙時代繼續引領教育前沿發展,將探索“元宇宙”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實踐做深做實,不斷開拓創新。基于中關村和海淀區在探索元宇宙教育方面應用的有利條件,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與中譯出版社、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聯合發起成立的「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旨在探索元宇宙與教育創新的結合,推動元宇宙教育應用落地發展,為教育資源普惠及推動教育公平尋找科技解決方案,與教育行業的各方力量一道,加強共性技術攻關,促進資源聚合共享,推動元宇宙教育在更多教育場域落地實踐,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根植中關村,服務全中國,影響全世界。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的定位是:
一是探索元宇宙背景下教育創新應用場景;
二是傳播元宇宙教育思想、技術與創新范例;
三是組織元宇宙教育推廣活動和創新創業服務;
四是推動元宇宙與教育創新的融合發展。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的主要工作有:
· 進行元宇宙及元宇宙教育行業研究,總結行業發展規律,為行業及創業提供戰略指引;
· 積極傳播元宇宙教育理念、思想和先進技術,加速行業發展,加強行業信息融通;
· 加強行業交流,助力元宇宙教育創業企業發展壯大;
· 為元宇宙教育創業企業提供創業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
· 募集元宇宙教育創投基金,助力推動元宇宙教育行業發展。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指出,影響教育的因素一共有三個,分別是人,制度和技術。除了人與制度,技術對于教育的改變不應被忽視。
他談到關于元宇宙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元宇宙是未來發展方向,另一種認為元宇宙是“泡沫”。在他看來,對待新生事物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盲目悲觀。幾乎所有新生事物都會產生泡沫,而一旦泡沫被擠出之后,那些真正實用的技術便會融入人們生活。鑒于此,他對元宇宙充滿了期待和希望,這也是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參與發起「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的初心,希望「元宇宙教育實驗室」能夠為中國教育開辟一條新的道路。讓技術改變世界,讓教育引領未來。
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喬衛兵認為,元宇宙是由技術、產業和產品共同支撐的一種新型的虛實相融的下一代互聯網形態。借助技術的發展,人們將會實現一個虛擬的共享空間——一個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的數字世界。未來元宇宙或將塑造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全新的社會形態。
在元宇宙對于教育模式的影響上,他談到四點:首先,元宇宙將對教育場景產生重大的改變,通過OMO模式,以及基于AR、VR、XR技術的教學平臺,增強學生的教學體驗,為師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場景;其次,在元宇宙形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將會發生變化;第三,元宇宙技術將引發學習方式的變革;第四,元宇宙形態下,教學的效率也將得到提升。
但與此同時,元宇宙也面臨一些挑戰,在元宇宙世界里,需要關注價值體系、社會倫理以及治理規則的構建。中譯出版社希望通過發起「元宇宙教育實驗室」,進一步深化對元宇宙的認識和探討,為元宇宙教育提供持續的動力。
前瞻思想,元宇宙如何與教育深度融合?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端從三個層面分享了對元宇宙教育發展的一些思考。第一,“元宇宙+教育”通過理念與技術的支撐,為傳統教育提供虛實結合的新場景、師生交互的新模式,提高學習的獲得感、沉浸感、互動感。第二,元宇宙教育觸發新的工作需求,原有的人才結構可以通過階段性的培訓遷移到更多元宇宙的新興崗位中。第三,社會整體未來將形成對于元宇宙的價值共識,具備元宇宙素養,同時每個人所需要的元宇宙素養也具有差異化,需要與自身職業崗位進行融合。元宇宙教育既要立足教育的本質,同時又需要把握教育不同角色、使命、功能,進行超越教育的開放式思考。
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認為,元宇宙與教育的結合是元宇宙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他指出,營造虛擬現實場景和與真實產業相結合是元宇宙發展的兩個方向。在元宇宙與真實產業的結合中,前途最為寬廣的是與教育的結合。元宇宙在諸如職業教育、科學教育、兒童教育等領域存在廣泛的應用場景,為跨學科、跨區域、即時共享的教育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可以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元宇宙教育將帶來未來教育場景、工具,以及教育資源分配的革命。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基于對元宇宙的發展研究作主題演講,他表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他將元宇宙的存在分成五種類型,分別是偽元宇宙,準元宇宙,低配版元宇宙,高配版元宇宙,終極版元宇宙。此外,他還提出了“虛實補償論”,即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存在一種補償和平衡的關系,在虛擬世界沉浸時,我們需要去反思如何去反哺現實世界。
深刻洞見,暢想元宇宙教育未來
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主持下,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喬衛兵,清華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李駿翼,德仁微課研究院院長、華圖教育聯合創始人于洪澤,新界教育及室聯網理論創始人王濤,朝陽潤豐學校校長、教育部全國中小學骨干校長張義寶共同圍繞如何認識元宇宙,元宇宙教育應用的突破點等話題暢想元宇宙教育未來發展。
喬衛兵認為,元宇宙教育是元宇宙與教育融合的一種嘗試,與傳統教育存在幾點差異,第一,克服了時空的局限性,使得教育的場景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二,元宇宙形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份發生變化,交互從相對固定變得更加靈活;第三,元宇宙教育有助于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促進教育平等。然而,元宇宙教育形態下,同時也面臨倫理規則等問題挑戰。他認為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或將成為元宇宙的突破點。
李駿翼表示,元宇宙對教育的變革,不僅僅停留在教育手段和工具上,也可能會改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他認為元宇宙可能超越不了2000年前軸心時代的先知們給教育所帶來的變革,但卻有可能超越200年前工業時代帶給教育的變革。在談到元宇宙的突破點時,他認為,目前25-30歲人群為了將來更高的就業訴求,可能會成為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實踐者,是元宇宙整個生態里面的技術能力擔當。
于洪澤指出,元宇宙可能會形成下一代的新社會,其發展過程遵循著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規律,會極大推動和促進現有社會的進步。在這樣一個新的社會到來之前,人類必須構建秩序、文明以及人與人的關系,警惕人的異化。對于基于元宇宙的教育來說,應該承擔起的最關鍵的責任在于發現人的潛力,發展人的能力,豐富人的感知,完善人性,推動人格的成長。他認為元宇宙“先于游戲、成于教育、終于醫療”,在職業教育上將率先取得突破。
王濤認為,元宇宙在商業層面一定會成功,但是會對我們現在的人體造成傷害。腦機接口可以作為一種技術應用存在,但是從自身多年的行業經驗來看,如果長期強加一個設備在人的頭部是不可能成功的。VR的智能場景是場和屏的概念,除了這個大屏之外還需要添加一個顯示技術,這個顯示技術一定是和人的腦袋無關的,是獨立的。他認為把場景擴大化,讓虛擬的人在場景中穿越,這可能是元宇宙可能成功實現的一種解決方案。
張義寶表示,用元宇宙推動教育最終要回到教育。元宇宙建立的是一種虛擬相融的、基于技術創造的空間,但僅有空間概念,可能未必足以支撐起教育的新世界。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教育不只是賦予,更要激發出人與生俱來的美好天性。除此之外,元宇宙教育需要具備古今中外的廣闊視野,增加時空維度,更好地服務于終身發展教育。
基于元宇宙開展教育創新活動,無疑是教育創新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即便前行的道路上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但是透過元宇宙及元宇宙教育,人們能夠看到更為寬廣、更高效率、更好體驗、更加公平的未來教育新范式,為整個教育行業積累寶貴的探索經驗和實踐范例。未來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將與所有關心、支持教育創新的伙伴們一起努力,共同開啟未來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