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幣最新消息(回顧2021:虛擬幣跌宕起伏,元宇宙登上時代舞臺。展望2022)
2021「加密熱」
2021年可能是加密市場最激動人心、最動蕩的一年。我們見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和創新。
2021年7月,NFT市場的總成交額大約為3.64億美元。2021年第二季度,NFT市場交易總額超過7億美元,與2021年第一季度5億美元的交易總額相比增長了40%。活躍玩家數量的增速為38%,與賣家25%的增速相比增幅更大,這說明越來越多的買家開始對NFT感興趣。
從Decentraland中的數字土地、Axie Infinity中的精靈、加密朋克頭像、迷戀貓和FEWOCiOUS創作的數字藝術品,到可口可樂和漫威等大公司發行的IP周邊產品,都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發行的NFT。無論是最近興起的新型IP,還是那些經典IP,NFT將逐漸成為數字文化的主流載體,并拓展數字文化產業邊界;Facebook更名為Meta并計劃在多個方面探索加密數字化,Facebook元宇宙的構成,遠比其他互聯網巨頭的元宇宙更為復雜,Facebook的野心,是構筑一個涵蓋社交、生活、娛樂,甚至是經濟系統和通貨的新世界;Metaverse元宇宙概念突破加密圈進入了更廣泛的互聯網世界,元宇宙的雛形已經慢慢的進入我們生活當中,元宇宙的應用已經貫穿醫學、教育、歷史、娛樂等領域,體現與實現了各自領域所捕獲的價值。
2022「重點賽道」
加密行業專家們認為,2022年可能是加密領域過渡性的一年,具有相關性、實用性和良好基本面的加密資產和區塊鏈產品將最吸引投資市場和用戶。隨著2022年的開始,我很期待看到這種主流趨勢引導加密領域創新的方向和發展速度。
以太坊將再次超越比特幣
長期以來一直在加密資產排行榜中處于第二位的以太坊,在2021年的表現遠遠超過比特幣,上漲了418%,而比特幣上漲了66%。
以太坊是一項平臺型的技術,其設計目標就是要支持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s),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核心是智能合約,這是一種模仿商業協議邏輯的軟件。以太坊已經成為初始代幣發行活動(ICO)的主要平臺,在其中一個項目可以從全球的投資者和支持者社區中直接融資數百萬美元,以太坊具有現實世界的實用性,這是一個空間廣闊而參與者稀缺的市場,人們預期它們或許會吸引更多的關注。
印度區塊鏈聯盟創始人Raj A Kapoor表示,以太坊可能會在2022年的某個時候超過比特幣,成為最有價值的加密貨幣。
加密收藏品
NFT無疑是2021年最熱門的Crypto流行趨勢之一。OpenSea平臺上的數字資產交易量,從10億美元上升到了100多億美元,充分證明了NFT的火熱程度。其他項目,如NBA Top Shot和Bored Ape Yacht Club,為NFT提供了一個在流行文化中的卓越平臺,以至于NFT成為今年Google的熱門搜索查詢之一。
隨著藝術品及其他形式的表達作品走向數字化,虛擬藝術品、收藏品及其他獨特資產的價值可能在2022年會迎來大爆發。展望未來,虛擬藝術品是一個正在增長的市場,而現有的藝術品市場規模也很巨大。當創意產業繁榮發展,創意家們能夠謀生時,我們都會受益。
DAO
DAO也是2021年加密領域的熱門趨勢之一,因其在建成公平且去中心化集體組織方面的成就而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不僅出現了專注于數字文化身份的DAO、眾籌和資本分配領域的DAO,甚至還出現了關注于社會事業的DAO。鑒于它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也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希望能在2022年看到DAO成為在線組織和集體行動的主流工具,幫助全球各地的個人切實參與他們關心的事業。隨著DAO操作變得越來越復雜,仍然面臨著許多現實障礙,有待進一步探索與解決,預計2022年會看到更多的項目構建DAO工具和基礎設施,DAO會成為加密領域的重點關注對象。
DeFi
在經歷了今年NFT、GameFi等的沖擊之后,DeFi依然是當前區塊鏈上應用最廣的方向。2021年,DeFi也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這一年里主要穩定幣的市值增長了471%,今年11月DEX交易量同比增長613%,借貸領域出現了更多滿足無抵押借貸、固定利率借貸的項目,協議控制價值逐漸興起,多鏈的擴張使DeFi在將近60條鏈上得到應用。
到了2022年,DeFi仍將是一件大事,DeFi領域還有許多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新產品推出。Phantom Wallet的首席產品官Chris Kalani更期待DeFi能解釋游戲和支付的新案例。
VR/AR
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VR/AR能夠帶來人機交互新方式,被視為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硬件接口。在元宇宙的助推下,VR/AR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根據IDC預測,2021年全球VR產品同比增長約為46.2%,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8%,2025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將達到2440萬部。
2022年,蘋果有望發布首款MR產品,Oculus或將發布Quest Pro,打造下一個VR旗艦款,索尼有望發布新一代PS VR頭顯。
Web3.0
Web3.0區塊鏈技術是市場上的最新熱點,研究報告將Web3.0區塊鏈市場預測細分為區塊鏈類型、應用、垂直領域和區域。2014年,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在自己的一篇博客《Insights into a Modern World》中首次明確提出了Web3.0這個概念,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互聯網運行模式:信息將由用戶自己發布、保管、不可追溯且永遠不會泄露,用戶的任何行為將不需要任何中間機構來幫助傳遞。
許多組織都在努力探索更多關于Web3.0區塊鏈的潛力。由于Web3.0可以解決其中一些隱私問題,并確定誰可以訪問數據并從中獲利,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探索采用該技術,企業利用用戶的大數據來推動他們的營銷和廣告,然而部分數據的濫用也帶來了消費者隱私問題。
一旦Web3.0成為現實,世界就可以虛擬地看到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的資源、應用程序和內容。隨著深入滲透,Web3.0區塊鏈市場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巨大的發展勢頭。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2021年Crypto領域不僅取得了大規模的增長,同時也涌現出來了數量驚人的新鮮產物,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過加密領域,而隨著加密科技日益成為主流,2022年的創新速度還將進一步地飛躍。
2021年區塊鏈回顧:虛擬貨幣繁華落盡,產業、元宇宙登上時代舞臺
2021年即將過去,區塊鏈行業在這一年迎來了巨大的變化。從數字人民幣的紅包雨到元宇宙概念占領每個人的社交圈,年末,新華社宣布發行NFT,區塊鏈讓更多的人看到實際的應用。
年末之際,回顧這一年區塊鏈帶給我們的改變。
2021年春節期間,北京、深圳、蘇州、成都等地拉開了新一年數字人民幣拉新活動的大幕。
2月,北京推出“數字王府井·冰雪購物節”活動,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深圳龍華區面向商事主體中購買社保的春節留深人員,發放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
據統計,截至2021年11月末,2021年各地共計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3.78億元,共244.9萬人搶到。
在遍地開花的紅包雨之后,數字人民幣開始走入人們日常的生活當中。
據央視新聞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全國范圍內已經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交易金額已達620億元。
進入下半年,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的推廣更集中在應用場景的拓展上。目前,在各個試點城市,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場景有地鐵、醫院、共享單車、學校繳費、工資發放等。
11月3日,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透露,目前已有155萬商家接受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在公用事業、餐飲服務、交通、零售及政府服務等領域已有廣泛的使用。
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上介紹,在數字人民幣的體系中,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了統一的分布式賬本。央行作為可信機構將交易數據上鏈,保障數據真實可靠,運營機構可進行跨機構對賬、賬本集體維護、多點備份等。
2.產業區塊鏈政策落地
2021年3月,區塊鏈被正式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當中。
6月,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兩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區塊鏈的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作出要求,“明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
據《鏈新》統計,截至發稿前,全國34個省市已發布區塊鏈相關的專項政策37項。其中,2021年新增的政策為10條。
在各地政策中,區塊鏈與政務、金融、司法存證、版權等領域的結合被提及的次數最多,幾乎出現在每一份政策文件中。
2021年12月22日,中央網信辦、中央宣傳部、國務院辦公廳等17部門發布了《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入選名單》。結果分布在政務、能源、股權、跨境金融等17個“區塊鏈+”領域,共有179個區塊鏈項目入選。
2022年,北京、廣州、成都、蘇州等12個城市將集中迎來規劃的第一個交卷年。
3.比特幣時代在中國終結
2021年上半年,虛擬貨幣市場迎來爆發,在資本的助推下市值不斷突破。以狗狗幣為代表的“動物幣”系列,在埃隆·馬斯克等名人的喊單后頻頻上演暴漲暴跌的戲碼。國內外層出不窮的虛擬貨幣炒作,引發大量投資者進場。
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公告提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會員單位不得承保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虛擬貨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服務。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提出:堅決防控金融風險,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5月25日,內蒙古出臺打擊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掀開了對虛擬貨幣礦廠整治的大幕。隨后,四川、云南、貴州、青海等多地紛紛出臺政策清退轄區內的虛擬貨幣礦場。
6月21日,央行發布聲明,就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問題約談工商銀行、、、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各單位不開展、不參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當日,多家銀行同步發聲,開始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炒作的賬戶,一經發現將立即采取暫停賬戶交易等措施。
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特別指出: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隨后火幣、OKEX、MEXC、Biki等30余家虛擬貨幣交易所宣布將在12月31日前清退中國大陸用戶。
10月浙江、江蘇開始全面排查各單位被入侵利用開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隨后北京、福建、貴陽、四川、云南等監管部門再次強調,持續整頓“挖礦”,堅決實現“清零”目標。
目前,各個交易所也正按照此前公告日程,紛紛關閉在中國大陸的業務。
4.聯盟鏈生態崛起
隨著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的公鏈徹底退出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長安鏈、星火·鏈網、螞蟻鏈等聯盟鏈生態體系迎來新的發展機遇。6月10日,長安鏈重大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辦。國家電網、建設銀行、中糧集團、華電集團等50家央企及世界500強企業宣布加入長安鏈生態聯盟。
7月24日,在“2021世界區塊鏈大會·杭州”論壇中,華為、螞蟻、百度等互聯網大廠紛紛提出要構建區塊鏈聯盟生態。
8月30日,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多地發起國家級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星火·鏈網”。
目前,國內區塊鏈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三分天下的態勢。第一是以長安鏈、“星火·鏈網”為代表的政府或央企背景的產業區塊鏈生態聯盟;第二是以螞蟻、騰訊、華為、百度、等互聯網大廠為代表,服務于各自生態體系的互聯網大廠性聯盟鏈體系;第三是以數秦科技、浪潮、眾享比特、萬向等區塊鏈創業企業為代表的生態體系。
但這樣的格局仍未形成定數,隨著元宇宙的熱度高漲,網易、等其他互聯網巨頭和傳統企業也正在大步向區塊鏈行業邁進。
5.從NFT到元宇宙
在2021,不少人了解區塊鏈都離不開兩個詞,NFT和元宇宙。NFT和元宇宙的火熱,為區塊鏈走向普羅大眾提供了最具影響力的素材。
今年 3 月 11 日,由數字藝術家 Beeple 創作的《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每一天:最初的五千天)》在佳士得以6900萬美元拍出,創造了數字藝術收藏品的拍賣最高記錄。從此,NFT作為新的藝術品載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真正將NFT推向更廣泛人群的事件發生在8月。
8月29日,NBA球星史蒂芬·庫里花18萬美元購買無聊猿NFT頭像后,迅速引爆等抖音等社交媒體。獵奇心理使人們開始嘗試了解這種新藝術品背后的區塊鏈技術。
就在同一周,另一種名為Loot的NFT徹底打破人們的認知。這種黑底白字JPG圖片形式的NFT,由隨機形成的八行字構成。最高價在一周內被炒至94.5萬美元。
NFT的火熱也蔓延至國內,9月24日,支付寶發售的“2022年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在阿里拍賣上最高拍到314萬元。
事實上,相比數字藝術收藏品頻頻制造的炒作新聞,NFT的最大應用市場在區塊鏈游戲(下稱“鏈游”)當中。
8月底,鏈游頭號產品Axie infinity的總成交額突破15億美元,7月的總收入高達3.56億美元,吸金能力超過同期的手游“王者榮耀”。
至今,在NFT的成交排行榜上,區塊鏈游戲類NFT仍占據主導地位。
12月22日,根據區塊鏈游戲聯盟(BGA)發布的報告顯示,區塊鏈游戲在2021年第三季度所有NFT交易量中的份額約為22%。7月至9月期間,NFT游戲累計收入23.2億美元。
12月24日,新華社宣布將通過區塊鏈NFT技術,發行限量藏品。首批“新聞數字藏品”預發行11張,每張限量10000份。還將推出僅發行1份的特別版本,所有藏品均免費上線。
6.未來,屬于元宇宙嗎?
事實上,元宇宙一詞雖然早在1992年誕生。但其在2021年被廣泛接受要歸功于Facebook(現已更名為“Meta”)這家公司。
6月,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財務會議上提出,要在5年內將Facebook打造成一家元宇宙公司。此后,元宇宙一詞便頻頻出現在各個媒體報道中。
10月28日,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完成向元宇宙進軍的第一步。也成功的在全球引起“元宇宙熱”。
11月,多家A股上市公司因炒作元宇宙概念收到問詢函。于此同時,網易、B站、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宣布進軍元宇宙。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中國共有“元宇宙”商標申請4368件。其中4366件,占比99.9%的“元宇宙”商標于2021年注冊。
12月8日,香港地產大亨鄭志剛宣布投資500萬美元,在元宇宙內買下一塊虛擬土地,創造了目前為止虛擬土地的最高價。
12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于發文《元宇宙如何改寫人類社會生活》,提到“理性看待元宇宙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對社會的影響,不低估5-10年的機會,也不高估1-2年的演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