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金融(金融百科詞條 第一期:比特幣)
比特幣是什么
比特幣是加密數字貨幣一種,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交易數據的傳輸和存儲。
與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只憑借算法產生;與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相比,比特幣運行時間最長,安全性相對較高,另外比特幣率先引入了工作量證明機制,也就是通常說的“挖礦”,使得比特幣的總數量被限制在2100萬個。
總的來說,比特幣有以下幾個特點:
01去中心化:使用比特幣時以個人的身份直接支付給他人,不需要經過銀行、清算中心、電子支付平臺等第三方機構。
02全球化:比特幣通過對等網絡進行交易,沒有國界、幣種、外匯管制的限制,不經過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團體。
03匿名化:比特幣錢包僅僅是一串互聯網代碼,背后使用比特幣錢包的人無需實名,也難以追蹤。
04透明化:關于比特幣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被存儲在區塊鏈中,任何個人都可以實時并查看這些信息。
05無隱藏成本:比特幣交易由于省去了常規支付的流程和手續,因此不需要任何額外成本便可完成交易。
另外,比特幣自身也存在部分難題需要解決:
波動性:目前比特幣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規模仍然較小,比特幣幣值尚不穩定,幣值波動受各種因素影響較大,比特幣前途難以預測。
交易平臺不穩定:比特幣交易平臺一直是黑客攻擊的重點,一旦交易平臺受到影響,用戶存儲在平臺的比特幣安全難以保障。
功能不完善:比特幣仍處于發展階段,許多功能和服務有待開發。
比特幣大事件
2008年,一位自稱中本聰的人在互聯網上提出了關于比特幣的基本構想。
2009年1月,中本聰發布了最早的比特幣運算軟件并運算出了首個區塊。
2009年,某位用戶通過paypal支付了5.02美元購買了5050個比特幣,這是比特幣首次與法幣交易。
2010年5月,有人用1萬個比特幣懸賞購買了兩個披薩,這是比特幣第一次用來購買實物。
2010年7月,全球首個比特幣交易所MT.Gox在東京創立,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
2011年2月,比特幣價格首次到達1美元,引起大規模關注。
2013年6月,德國議會做出決定,持有比特幣1年以上予以免稅,此舉被認為是變相承認比特幣合法性。
2013年12月,央行聯合五部委下發《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否認比特幣的貨幣屬性,國內支付機構開始不支持比特幣交易平臺的轉賬和提現。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由于黑客攻擊破產。
2016年12月,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
2017年9月,央行、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定性為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清理整頓ICO平臺并組織清退ICO代幣。
2021年2月,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50000美元。
2021年3月,特斯拉宣布支持比特幣交易,比特幣價格大幅拉升。
2021年6月,薩爾瓦多通過了《薩爾瓦多比特幣法案》,成為世界上首個賦予數字貨幣法定地位的國家。
2021年9月,古巴央行宣布決議承認加密貨幣成為該國的合法支付方式。
2021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通知指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2022年1月, 比特幣價格由最高的69000美元回落至40000美元左右。
比特幣影響
由比特幣帶動的區塊鏈技術,逐漸應用到各行各業,除金融領域外,物流、數字出版、保險、物聯網、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都已使用到區塊鏈技術,2022北京冬奧會就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食品安全溯源、電力保障等領域。
比特幣由于其完全匿名、不可追蹤、難以監管的特點,為許多不法交易提供了便利,2013年被查處的“絲綢之路”網站,正是利用比特幣進行大量非法交易,時至今日,以比特幣進行非法交易仍是各國大力打擊的目標。
#上半年基金投資總結##普通人想投資比特幣,怎么控制風險#
風險提示:本材料為投資者教育材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投資者投資時,應認真閱讀產品合同、招募說明書等相關法律文件,并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