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數字藏品(盤點:數字藏品/NFT的十大類別)
數字藏品/NFT的概念被越來越多人熟知的同時,其市場已初具規模。
據統計截止7月中旬,國內數藏平臺已達到700余個,藏品數量更是達到數百萬之多。據國信證券數據顯示,預計2026年,在開放交易后國內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將達298.3億元。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1至本年度NFT市場資產總市值相較2020年更是激增了百倍有余。
在眾多的數字藏品/NFT產品中,大眾最為熟知的是藝術品領域,其曾屢屢傳出天價交易。還有國內通過數字藏品賦予了館藏文物新的生命,讓更多人能夠重新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那么,當下的數字藏品/NFT產品都有哪些類別呢?
類別一:藝術品
通過NFT的形式將藝術品,比如畫作進行數字化上鏈,能夠為藝術創作者和愛好者帶來更便捷的交易流通體驗,在作品的確權、真偽鑒定上也極具優勢。
代表作品:數字藝術家Beeple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成交價6930萬美元(約4.5億人民幣)。
類別二:收藏品
從表情包到經典頭像,人們喜聞樂見的大多收藏品也可以通過數字藏品/NFT的形式更好的確定其所有權,保護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侵權問題。
代表作品:Bored Ape Yacht Club(無聊猿俱樂部,BAYC)。
類別三:館藏文物
國內數藏品讓館藏文物煥發了新的生命力,自2021年以來有大量博物館將館藏文物制作成數藏品進行發售,其具有極高的收藏審美價值,引來了市場的好評。
代表作品:越王勾踐劍、銅奔馬等。
類別四:品牌類
各大品牌商也在積極推出自家數字藏品/NFT,包括運動品牌、汽車品牌,甚至奢侈品牌、茶飲品牌等等爭相加入這一市場。
代表作品:美國奢侈手表品牌Jacob&Co發布全球限量一枚的“SF24陀飛輪”NFT,以1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類別五:IP類
追求自己喜愛的IP是用戶關注NFT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將經典IP通過數字藏品/NFT能有效迎合愛好者的關注。
代表作品:西游記、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類別六:游戲類
元宇宙游戲、區塊鏈游戲中,游戲道具,包括土地等通過NFT的形式能夠極好的利于確權和流通,這也成為了GameFi中重要的運營方式。
代表作品:歌手林俊杰花費約1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3萬)購買Decentraland平臺上的三塊虛擬土地NFT。
類別七:音樂
以數字藏品的形式生成音樂作品進行發售,也成為一種新的方式,該方式也能更好的避免侵權問題等。
代表作品:騰格爾聯手TME數字藏品平臺,推出限量《天堂》25周年數字黑膠唱片。
類別八:影視
電影、電視劇也在以數字藏品/NFT的形式推出作品,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也是一種有利探索。
代表作品:王家衛推出首個電影NFT《花樣年華一剎那》。
類別九:體育
在本年,NFT成為了體育界的新嘗試,從俱樂部到運動員紛紛推出數字產品,吸引了眾多體育愛好者的關注。
代表作品:NBA Top Shot球星視頻集錦NFT。
類別十:實體資產類
通過藏品與實物捆綁,持有者可以憑藏品兌換實物,或者通過該形式確定所有權,也可通過此形式進行產品的展示和交易。
代表作品:MATTEREUM 推出的RWANFT。
數字藏品/NFT產品數量龐大、類別繁雜,除以上十種外,還有域名、推文,各種武器裝備等等,可謂十分豐富,這都為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十分廣闊的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