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人把元宇宙說清楚了(第一波元宇宙公司已經發不出工資了,元宇宙要涼涼了嗎?)
極目新聞記者 屈旌
8月23日,據財經媒體報道,一家號稱要成為“元宇宙時代的微軟”的元宇宙公司影創科技被曝欠薪200多人,時間最長達半年,人均被拖欠10萬元,社保公積金也斷交,眼看是要“不行了”的樣子,業界和網友驚呼:元宇宙是不是不行了?
但“黑天鵝”旁邊竟然飛的是“金鳳凰”,據統計,中國已有多個省/市在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元宇宙產業規劃和扶持政策中,提及元宇宙或出臺了元宇宙產業相關的發展扶持政策。其中,上海全國首次將元宇宙概念寫入“十四五”規劃,并預計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關于影創科技發不出工資的相關爆料 (圖片來源:三言財經)
想做微軟、安卓的元宇宙公司,連HR都在討薪了
據三言財經報道,曾經每年都進入“中國VR50強”榜單的影創科技,雖然搶占了元宇宙概念的先機,曾號稱技術和出貨量全球第二,還立志要成為元宇宙的“微軟”,卻從今年3月份開始大規模欠薪,有員工說,招他進來的HR比他先離職,現在也已加入討薪隊伍。
先普及一下概念,現在出于技術潮流風口的“R家族”,有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這三者加起來構成XR擴展現實,概念上來說,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產生的一個真實與虛擬組合的、可人機交互的環境,被視為未來虛擬現實交互的最終形態。而XR與元宇宙的關系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可以將XR技術,視為通往元宇宙的“飛船”。
據公開信息,雖然以縱橫元宇宙為目標,但影創科技目前的實際業務內容其實是做VR技術硬件和服務,營收主要來自銷售MR智能眼鏡硬件和軟件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操作系統的服務和授權費用,也就是說,真正緊靠元宇宙的那部分錢,其實還并沒有賺到。
2019年底,影創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孫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對團隊的表現非常滿意,公司已經超額數倍完成了2019年初銷售目標,與各級地方政府的合作也碩果累累,同時在教育市場也有相當不錯的收獲,當時他說:“幾年來公司愿景其實從未改變,那就是成為下一個計算時代的蘋果/微軟。”
而在今年4月一個專訪中,孫立表示,希望公司成為XR領域的“安卓”,賦能于廣大的XR軟硬件廠商,他將建立國產的XR操作系統作為自家企業的責任和使命。
但據其員工爆料,公司長期長期的研發投入AR眼鏡,但難以打開市場,入不敷出,2020年之后才趁著元宇宙熱潮轉型做VR,項目研發也并不順利。
影創科技的工作群變成討薪群 (圖片來源:三言財經)
元宇宙涼涼了嗎?各地規劃火熱得很
元宇宙產業炙手可熱,而影創科技的暴雷被視為元宇宙概念企業融資遭遇寒冬的先兆。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元宇宙企業的相關產品技術門檻沒提高,但價格門檻卻較高,難以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只能靠資本融資續命。而從影創科技的現狀來看,凜冬將至。
但從整個產業的發展態勢和各地的政策利好來看,元宇宙產業依然是大有可為。2022年全國兩會上,元宇宙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們的熱烈討論。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雖未提及”元宇宙”概念,但明確提出,要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關鍵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
2022年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發布會,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將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培育一批進軍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而地方的步子顯然邁得更大。據科技自媒體戰新產研統計,截至2022年8月15日,全國共有39個政府政策或工作報告中制定或提及重點發展元宇宙,涉及30個國家、省、市、區各級區域,而且部分政策文件雖然未直接提及“元宇宙”關鍵字,但內容實際上和元宇宙、虛擬現實產業高度相關。
其中,上海開創全國首次將元宇宙寫入地方產業“十四五”規劃。根據部署,上海將圍繞產業載體、產業人才、關鍵技術和產業生態、領軍企業等5個維度以及要素配置等層面對元宇宙產業進行深度布局。預計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2022年2月23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表示將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應用項目,支持一批元宇宙應用場景建設,依托通州產業引導基金,打造一支覆蓋元宇宙產業的基金,同時還將給予元宇宙企業房租財政補貼,拿出了真金白銀來建設元宇宙產業園區。
5月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樣將“元宇宙”寫入十四五規劃,并將2022年定位為VR產業發展質量突破年。
武漢則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加快壯大數字產業,推動元宇宙、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地理空間信息、量子科技等與實體經濟融合,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15日,全國元宇宙專項規劃共13個,提及“元宇宙”的政府工作報告共10個,提及“元宇宙”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共7個。從這種熱火朝天的發展態勢來看,元宇宙不但涼不了,還會大熱特熱,比今年這個炎夏還要熱。
2019年影創科技創始人接受采訪稱前景大好 (圖片來源:網絡新聞截圖)
不低估5-10年的機會,也不高估1-2年的演進變化
元宇宙自誕生以來,一直呈現出“冰與火之歌”的兩級態勢。一方面它所代表的科技發展新方向,人類未來新生活,讓人眼花繚亂,心向往之;另一方面與這一未成熟的概念想伴隨的,往往是爆雷、騙局和割韭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談“元宇宙”
2021年11月,歌手林俊杰宣布自己正式踏入元宇宙,在Decentraland平臺上購買了三塊虛擬地皮,總共花費7萬余美元(約50萬元人民幣)。而近日,據元宇宙分析平臺數據WeMeta數據顯示,“元宇宙房價”大幅度縮水,林俊杰所購地塊當前估值僅9.75萬元人民幣,暴跌超八成,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虛擬地產的暴跌,坑的多是那些走在潮流風口元宇宙“炒房團”,更多普通人所接觸的元宇宙,則與講座式詐騙,噱頭式營銷,虛擬貨幣騙局緊密相關。
不少心懷不軌的企業,拿元宇宙當個筐,什么騙局都敢往里裝,包裝成全新科技項目的樣子,引誘投資者和消費者跳入陷阱,很多人在追逐元宇宙之夢的過程中,抱著飛在風口,一夜財富自由的夢想,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上海布局“元宇宙”的相關報道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截圖)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于佳寧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元宇宙已經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創新方向,但也正如每一次新興產業的興起階段,往往會因為過于樂觀的期望和過熱的投資而產生泡沫和種種亂象。這些亂象會使得元宇宙偏離發展正軌,進而嚴重延緩元宇宙的發展建設進程,甚至影響我國在全球新一輪數字經濟競爭的優勢地位。
2022年2月18日,銀保監會專門針對元宇宙在金融領域的亂象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投資者,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游”等名目吸收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具有較大誘惑力、較強欺騙性,參與者易遭受財產損失。社會公眾需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謹防上當受騙,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可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
林俊杰購買虛擬地塊踏足元宇宙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整體而言,目前元宇宙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不但普通人對其知之甚少,就連很多所謂的“業內人士”也是一知半解,處處是機遇,也處處是風險。
那我們該如何與元宇宙相處呢?正如2021年1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元宇宙如何改寫人類社會生活》中所寫的那樣:“理性看待元宇宙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對社會的影響,不低估5-10年的機會,也不高估1-2年的演進變化。”
(資料來源:三言財經、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電科技網站、華映資本企鵝號、前瞻經濟學人,中國新聞網、北京市通州區金融辦官方公號、江西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青年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