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廣州南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國企嗎(走進國資國企 專訪廣州交易集團董事長羅俊茯:探索數據交易浩瀚藍海,貢獻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廣州方案”)

    廣州南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國企嗎(走進國資國企 專訪廣州交易集團董事長羅俊茯:探索數據交易浩瀚藍海,貢獻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廣州方案”)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翁榕濤 廣州報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對國資國企而言,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讓國企敢干”,既是鼓勵,也是鞭策。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也是檢驗國企改革創新發展成果的重要一年。

    作為廣州市管國有企業,廣州交易集團于2021年12月組建成立,今年2月就已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企業”,也是全國首個以公共資源交易為主業的“雙百企業”,為全國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了“廣州范本”。

    當今社會,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已經席卷全球,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被譽為“新黃金”、“新石油”。數據交易的時代風口已然到來,而數據交易所則是這個風口的核心,起到鏈接數據交易生態體系各方的中心樞紐作用。

    作為牽頭企業,廣州交易集團在省市政府領導下正緊鑼密鼓開展落戶廣州南沙的省級數據交易所籌建工作,包括數據交易規則制定、數據交易產品研發、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和數據服務商引入等各項工作,數據交易所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建成。

    廣州交易集團董事長羅俊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數字經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發展需要一個重要樞紐,就是數據交易平臺,因為數據需要在流通中體現它的價值,通過統一規范的進場交易才能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發揮作用,有利于真正發現價格,實現有序流通、有效配置。”

    羅俊茯曾擔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總經濟師,在推動國企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展,以及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均有著豐富經驗。在她的帶領下,廣州交易集團將有哪些創新探索?

    “雙百”改革的“三重任務”

    南方財經:請介紹一下廣州交易集團及廣交易平臺的發展歷程?

    羅俊茯:廣交易發軔于建設工程交易領域,至今已經走過25載的發展之路。根據國家關于建設有形建筑市場的頂層設計,廣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于1997年應運而生,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全市有形建筑市場的統一。2003年,廣東省撤銷省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并入廣州市,組建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開啟“省市共建”新格局。到2012年,隨著省管工程項目、全省電網項目、廣鐵建設項目、農村小額項目等先后進場,廣交易平臺實現國家、省、市、區(縣)、鎮(街)、村六級建設工程統一進場,成為跨行業、跨區域交易平臺。

    隨著2013年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立,廣交易業務范圍由建設工程交易擴展至政府采購、自然資源交易、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產權產易、碳排放權交易等公共資源交易全矩陣,并于2021年實現整體轉企,聯合廣州交易所集團組建市管企業廣州交易集團,為全國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了“廣州范本”。

    2020、2021年,廣交易公共資源交易規模連續兩年達1.2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破萬億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南方財經:廣州交易集團的組建成立備受關注,今年初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廣交易發展戰略是怎樣的?在落實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方面取得什么新進展、有何亮點?

    羅俊茯:廣交易的改革貫穿“事業單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三重任務,具有典型意義和示范作用,受到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關注和肯定。我們的“十四五”規劃是作為全要素、全流程、全國一流要素交易平臺,全力打造“廣交易”品牌和“丹心藍海”黨建品牌,樹立“要素交易、國企改革、區域聯動、廉潔建設”四個標桿,實施“一核四新”的業務布局,即堅持以公共資源要素交易為主責主業,在數據交易、綠色發展、區域協同、供應鏈金融四個方面培育新增長點。

    對于落實“雙百”任務,我們整合形成改革工作清單,涉及7大改革領域,推出76項具體改革舉措。

    今年以來,按照“戰略總部+專業平臺”的設計思路,我們順利完成了集團總部新構和組織再造,建立起權責清晰、精簡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集團總部以戰略管控和黨建引領為核心定位,含4個黨委工作部門在內共設9個職能管理部門;下設4個事業部、2個分公司和4個下屬企事業單位。其中,今年5月20日揭牌的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是國有企業舉辦登記設立事業單位,創新政府采購集采機構管理模式;成立區域發展分公司,統籌南沙、黃埔等重點區域業務發展,強化市區聯動、區域協同;成立數字化發展部、研發中心,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創新發展。

    發揮國企“公轉”作用

    南方財經:回顧廣交易25年發展歷程,從100億元到超過10000億元的交易規模,可以看到廣交易不斷在融合聚變,公共資源要素品種日趨齊全,交易業務版圖不斷擴大,請介紹一下主業發展情況?

    羅俊茯:是的,我們已經深耕公共資源要素交易領域25年,從傳統的建設工程交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到新近的碳排放權交易、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企業采購。回望這25年,我們的各交易平臺百舸爭流、奮楫爭先,很多板塊均已是行業的佼佼者,比如建設工程交易累計交易規模達5萬億元、近3年年交易規模均超5000億元,業務范圍已覆蓋華中、華南大部分地區;政府采購在全國首創采購文件編制、審核、交易“三分離”,透明度評價曾獲全國第一;旗下廣州產權交易所獲行業信用評價AAA級,交易規模長期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領先地位;旗下廣碳所作為全國首批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之一,碳配額現貨交易量排名已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在近兩年碳配額現貨二級市場,交易量超歐洲能源交易所和韓國交易所,居世界前列。作為跨行業、跨區域的交易平臺,廣交易積極發揮行業示范引領作用,數字見證、遠程異地評標、交易信用評價體系、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平臺應用、交易服務標準化體系等全國首創的創新舉措受到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高度認可,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成為“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招標投標、政府采購最佳實踐”“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交易平臺”“國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

    南方財經:作為市管國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作為廣州交易集團首任掌門人,你怎么看待國有企業“自轉”與“公轉”的關系,廣交易在落實主責主業過程中將如何更好服務大局、服務民生?

    羅俊茯:縱觀廣交易發展歷程,無論經歷多少變遷,“廣交易人”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民生。實際上,“公轉”意識一直傳承在廣交易的發展基因當中。

    作為國有企業負責人,深感重任在肩,始終把平臺的公信力視為生命線,突出交易平臺的功能屬性,彰顯社會責任。比如旗下廣州藥品和醫用耗材集采平臺(廣州GPO平臺)積極落實國家、省、市醫保政策,堅持服務民生,創新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管理模式,去年促使藥企在平臺主動降價的藥品達200個,最高降幅超90%,全年為廣大病患節省醫藥費用約40億元。今年主動向社會開通醫療機構藥價查詢功能,涉及2.1萬種掛網藥品,覆蓋近200家醫療機構。

    此外,還先后落實下調新冠病毒核酸檢測3款耗材價格,一次性病毒采樣管最低價降至1.11元,降幅超7成;下調胰島素價格,最高降幅達73%,預計節約采購資金超2億元,造福廣大病患。在廣交易的品牌效應下,廣州GPO平臺發展迅速,2018年成立至今累計采購金額已超1500億元,覆蓋省內地市已增長至17個,藥品交易規模居全省首位。

    從數字交易到數據交易

    南方財經:廣交易的“十四五”規劃,提出了“一核四新”的布局,可否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四新”?今年以來,廣交易在數據交易、碳排放權交易方面的業務拓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有何最新動向?

    羅俊茯:事實上,“四新”的核心仍在于做好國企“公轉”,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我們希望在新發展格局下,抓住每一個新發展機遇,做出“廣交易”的新貢獻。

    在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我們緊抓數字經濟機遇,拓展“數據交易”。在廣州交易集團成立后第一時間推動落實廣州市“十四五”規劃任務,成立“一把手”掛帥的工作專班,研究提出開展數據交易的工作思路。

    隨后,我們著手戰略布局,聯合廣州市另一家“雙百企業”無線電集團(廣電運通公司)合資成立廣州數據交易公司,緊抓大灣區建設和《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提供的創新機遇,與南沙區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立足南沙、面向灣區,開拓數據交易藍海。從“數字交易”到“數據交易”,我們憑借25年公共資源要素交易數字化發展豐富積淀和累計八萬億元交易規模的海量數據管理經驗,提出了發展我省數據交易事業的“廣州方案”。目前正作為牽頭企業,全力落實省、市政府部署,在省市政數局、國資委、金融局等部門的指導和南沙區以及各股東單位的支持下,正緊鑼密鼓開展省級數據交易所籌建工作,包括數據交易規則制定、數據交易產品研發、數據交易平臺建設、數據產品供需方對接和數據服務商引入等各項工作。最近,我們還對外發布了全球招聘數交所首席數據官和核心業務部門負責人的信息,希望為對標國際一流的數交所打造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專業化經營團隊。

    在綠色發展方面,廣交易旗下廣碳所作為代表廣東參加全國首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省級交易平臺,碳配額現貨累計交易量全國第一。廣碳所在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牽頭或參與綠色金融及低碳領域多項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涉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已達到28項。廣碳所也是廣交易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臺,今年3月我們與香港交易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碳市場機遇,深化區域碳市場發展。當前,我們正在積極推動廣碳所升級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在區域協同方面,我們今年以來加強了與省內外重要城市、重點平臺的聯動。先后與海南省以及省內19地市的交易平臺簽署合作協議,攜手構建遠程異地評標新模式,推動評標專家資源跨區域互聯共享,促進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打造企業陽光采購平臺,借助集中采購平臺輻射聯動作用和規模效應,為廣州市、區國有企業提供多品類要素服務,最新上線的直采商城提供6大類300多品類3萬種企業經營所需貨物,實現“一站式”采購。接下來,我們將推動廣交易區域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走深走實,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廣交易模式”。

    供應鏈金融方面,廣交易平臺活躍企業數量超10萬家,蘊藏著龐大的信息數據、豐富的交易場景和完整的交易鏈條。廣交易充分發揮要素交易平臺優勢,挖掘交易業務上下游鏈條,采用“科技+數據+金融”的模式,搭建“廣融通”綜合服務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電子保函、融資對接、財資服務、信用服務等綜合服務,滿足市場主體金融服務需求,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出品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南財智庫、21財經客戶端

    編委 |祝乃娟

    統籌 |洪曉文

    記者 |翁榕濤

    設計 |林軍明

    視頻拍攝|朱景輝 梁遠浩 韓雨霏(實習生)

    視頻剪輯 |章啟良 歐梓鋒(實習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