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牛市會暴漲的幣(小心被割!“狗狗幣”“屎幣”暴漲出圈 奇怪概念的小眾幣風險幾何?)
因“狗狗幣”“柴犬幣”等加密貨幣價格暴漲,不同概念的小眾幣也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5月9日,一名初入幣圈的用戶王言(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狗走了來二狗,狗狗們輪番登場,我也沒忍住投資了”。
據王言介紹,其此前對于炒幣流程并不清楚,但近期關于加密貨幣暴漲的消息頻出,最終也讓他動了心。而其身邊,也有不少同樣被此類消息吸引而來的幣圈新人,熱門小眾幣種成為了他們的目標。“沒趕上‘狗狗幣’前期漲幅,好歹搭上了‘屎幣’的車。”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2021年3月以來,一個名為Shiba Inu的代幣項目成為部分幣圈人士的“新寵”,據官方介紹,Shiba Inu是一個去中心化自發社區建設的實驗,其發行的代幣SHIB俗稱“柴犬幣”,而更多人則將該幣種稱為“屎幣”。
全球幣價網站Coingecko數據顯示,2020年8月上線以來,“屎幣”幣價長期處于0.0000001美元之下,自2021年4月開始,“屎幣”價格開始出現明顯波動,于5月7日突然大幅攀升,5月8日一度漲超251%。過去30天內,“屎幣”價格漲幅為26967.0%。這也使得不少人將“屎幣”稱為“狗狗幣第二”。
“屎幣”的暴漲之下,王言賺到了其在幣圈的第一桶金。王言稱,由于是第一次試水炒幣,其投入的本金并不多,很快就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收益。“狗狗幣暴漲在前,這類小眾幣難免讓人存在僥幸心理。短短幾個小時便獲得這一收益令人震驚,但交易過程毫無規律可循,完全是憑運氣,感覺很容易讓人迷失自己,還是更應該謹慎。”
在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看來,比特幣等幣種價格上漲,點燃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火熱行情,多個消息面驅使下,引發了市場對于狗狗幣這類概念幣種的炒作行為,吸引交易用戶大量入場后,在短期內導致某一類幣種供需失衡、價格抬升。對于入場的用戶來說,實際上是一種不理智的投機行為。
對于“屎幣”交易價格突然上漲,業內普遍認為與其本名“柴犬幣”有所關聯,也離不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我正在尋找一只柴犬”的喊單之舉。部分交易所也緊急上線“屎幣”交易,進一步推動了其價格。
狗狗幣的價格異動也被認為是“屎幣”本次大幅上漲的原因之一。5月8日,狗狗幣一度漲超251%、交易價格最高觸及0.74美元,再度引發了狗狗概念幣板塊的大幅波動,價格波動在其他小眾幣種上也得以體現。
根據Coingecko數據,截至5月9日18時,“屎幣”報0.00001512美元,24小時漲幅為124.1%,過去1小時下跌6.5%。此外,秋田犬幣(即“AKITA”)日內漲幅為39.14%,貴賓犬幣(即“POODL”)上漲73.15%。狗狗幣交易價格則迎來大幅跳水,報0.50美元,過去24小時大幅下跌30.8%。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屎幣”“皮卡丘幣”“烏龜幣”等幣種近年來層出不窮,部分小眾幣種偶爾因特定事件產生巨幅波動而出圈,在成為焦點的同時也引發了業內對于這類小眾幣價值的探討。
王鵬認為,“屎幣”等加密貨幣本質上不具備貨幣交易功能,更多的是定義為一類商品。而加密貨幣的價格大幅攀升,主要是市場炒作引發的投機行為。“這也意味著用戶購買這一幣種并非看中其本身價值及功能,更多的是為了在短期內獲利。熱度過后,這類特殊商品的價格便會因無法得到支撐而引發暴跌。”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則補充道,小眾加密貨幣的流通盤較小,更多數量的加密貨幣被莊家鎖定。莊家可以輕易控盤交易,并控制交易價格,最終通過大量的買賣和炒作促使相關加密貨幣價格暴漲暴跌,收割普通投資人。“這類加密貨幣泡沫必然存在,各國政府如果進一步加強監管,泡沫可能會被刺破。多重因素考慮下,普通用戶應避免配置這些加密貨幣。”
對于普通用戶如何規避這一風險方面,王鵬強調,加密貨幣暴漲的消息吸引了大量用戶入場,其中不乏大量新人。但加密貨幣交易不同于傳統資本市場,其交易過程本質上處于不公開、不透明的狀態,沒有漲跌幅上限的設定也放大了風險,尤其一些小眾幣,波動性與風險更甚。普通用戶要全方面了解這一交易類型存在的風險,不能僅因各類上漲的消息便盲目入場,高收益必然意味著高風險,用戶要避免僥幸心理。
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