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數字人(虛擬人不等于數字人,亦非元宇宙主角)
隨著去年 Facebook 宣布更名為 meta,“元宇宙”概念的熱度也隨之達到了巔峰,一時間數不清的公司都紛紛宣布進軍元宇宙,唯恐落后行業半步。
而在2022年開始,全新的“虛擬人”概念又冒了出來,不過與元宇宙不同的是,“虛擬人”是在有了實際應用后衍生出的概念,但是相同的是“虛擬人”的概念自推出后也瞬間爆火,引來無數玩家入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爆火的虛擬人設。
01
2022,虛擬人爆火
虛擬人之所以能夠在開年伊始便爆火,都要歸功于它與大眾娛樂的深度結合。江蘇衛視在2022跨年演唱會中采用數字技術打造了虛擬“鄧麗君”,實現了與流行歌手周深的跨時空合唱,社交媒體中刷屏無數;央視新聞 AI 手語虛擬主播自上任之后,憑借準確、清晰的手語翻譯也受到了一眾媒體的表揚;短視頻平臺中靠出演短劇,在短短兩個月內吸粉800萬的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展現出了極其驚人的商業潛力。
正因為普羅大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虛擬人,并與之互動,因此就通過口口相傳將虛擬人概念很快“帶火”,讓它成為近年來少有的被大眾認識、接觸到的互聯網前沿技術概念,也讓虛擬人借此在商業市場中展現出了不俗的吸金表現,勾勒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想象空間的商業發展前景。
在“虛擬人”概念迅速破圈的背后,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科技公司也加速了在虛擬人領域的布局。國內方面,騰訊音樂投資了 WaveVR,致力于打造虛擬偶像舞臺;阿里巴巴聯手字節跳動與樂華娛樂,共同打造虛擬偶像;海外方面,微軟、谷歌以及 Mate 也均已可以為有虛擬人制作需求的公司提供全棧式服務,總的來說,目前科技巨頭們在虛擬人領域的布局是相比元宇宙更加全面,也更為實際。
除了巨頭們之外,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從2021年初至今,也有不少虛擬人領域的創業公司成立,目前累計已經獲得了25筆融資,由 SIG海納亞洲基金、藍馳創投、順為資本、險峰K2VC、金沙江創投等老牌投資機構牽頭,融資金額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不等,資本資源注入的態勢非常明確。
02
虛擬人爆火的背后
而虛擬人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兩三年期間受到 To C、To B 市場的喜愛,背后離不開硬件技術的進步、政策的導向和資本的推動。
從技術層面來講,由于近幾年顯示設備領域的進步,虛擬人除了能夠通過傳統2D平面設備與用戶產生互動之外,還能夠通過 VR、AR 設備,以及全息投影的方式與用戶接觸,在獲得了更廣的與用戶接觸的渠道同時,也帶給了用戶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此外,在打造虛擬人形象最為核心的動作捕捉、建模技術方面,虛擬人產業也在積極研發、迭代技術水準,如今已經研發出了可用的光學動作捕捉方案,可以實現高精度、高保真度、高專業度的動作捕捉效果;其次,高視覺保真度的動態光場三維重建技術也在研發當中,不僅能夠完美重建人物的幾何模型,還能一次性掃描捕獲完整整個人物的模型數據。
政策層面,2021年10月廣電總局發布的《廣播電視和電影 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中指出:“要推動虛擬主播、動畫手語廣泛應用于新聞播報、天氣預報、綜藝科教等節目生產,創新節目形態,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從中能看出國家對虛擬人產業發展的鼓勵與認可,也是讓行業參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能夠將全部精力用于虛擬人技術領域的研發,不必擔心行業會突然受到政策的限制。
對于資本方來說,由于近年來娛樂圈丑聞頻發,傳統明星代言模式的風險性陡增,相比之下可控性更強、更具噱頭的虛擬人是更好的產品代言人選擇,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會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虛擬人產業當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03
虛擬人不等于數字人,亦非元宇宙主角
元宇宙,數字人,虛擬人,虛擬數字人,這些近年來不斷涌現的新概念讓人們開始有些混亂,搞不清楚他們究竟誰是誰,他們之間是否有關系。
因為從虛擬世界中看的話,數字人,虛擬人,虛擬數字人這些概念似乎沒什么差別,所以相當多的人認為虛擬人就是數字人,不過這其實是一個較為普遍的誤解,雖然他們都在虛擬世界中有著各自的形象,但他們在本質上有著不小的差別。
具體來說,虛擬人在物理世界中并無實體,純粹是虛擬世界中的虛擬產物,身份、外貌與行為舉止都是虛構出來的,可以是一個虛擬 IP,也可以是一個特定場景中的虛擬角色;而數字人則在物理世界中有著對應的形象,數字人可以看做是真人在虛擬世界中的孿生分身,身份、外貌均與真人相同;虛擬數字人則類似于虛擬人,屬于人們虛擬的產物,存在于虛擬世界中,只不過他們相比虛擬人來說,他們有著更多的人類特征,比如人類的外貌特征,表演能力,交互能力等。
關于數字人、虛擬人、虛擬數字人之間的區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天風證券的《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的主角破圈而來》報告。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虛擬人和虛擬數字人在個人形象、情感、社交等方面離具有現實實體的數字人還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數字人的前代產品,形象遠沒有數字人立體,只能算是稍微高級一點的 NPC,仍然不具備與數字人一樣的現實意義。
所以虛擬人并不會是元宇宙的主角,只能算是元宇宙“大戲”中的“前戲”,想要真正實現形象的立體化、擬人化、情感化,虛擬人仍然有著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至于虛擬人最終能否破繭成蝶,成為元宇宙真正的“主角”,這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