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國內元宇宙上市公司(3月最值得關注元宇宙公司TOP10 虛實之間)

    國內元宇宙上市公司(3月最值得關注元宇宙公司TOP10 虛實之間)

    通過與元宇宙領域公司的接觸和觀察,我們發現虛擬內容、VR&AR技術、云計算、引擎技術、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等方向,既有成立時間較長,持續更新迭代的企業,也有大量新入局者。對核心技術及內容的理解不同,也導致了各家打法的截然不同。

    作者|黃澤正

    在大熱的元宇宙浪潮下,各行業的從業者和投資人紛紛跑步入場。其中擁有核心技術及內容的實力玩家固然有之,也不乏企圖借元宇宙熱渾水摸魚者。從投資人、從業者、消費者三方來看,一種普遍的聲音認為,在元宇宙市場真正成熟之前,大量蹭熱度、炒概念的投機行為,將阻礙行業真正的發展,讓現在的元宇宙熱變成一場虛火。

    「新聲Pro」希望通過與元宇宙領域公司的接觸和觀察,為行業去偽存真略盡綿薄之力。我們每月將從虛擬內容、VR&AR技術、云計算、引擎技術、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等方向,在我們所接觸和交流的公司中,選擇十家我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并發布最值得關注公司榜(The Most Appreciable Player),供大家參考。

    但正如Epic 首席執行官蒂姆·斯威尼所說:「元宇宙并不會出現在某一家行業巨頭手中,而需要數以百萬計的人共同創作。」元宇宙所涉及范圍之廣、企業之多,都遠超過我們的能力范圍。因此,這個榜單難以避免的會存在遺漏和不足。因此,我們也衷心希望行業專家們能提供寶貴意見,給我們推薦優秀的公司,甚至參與共同發起,讓這個榜單在當下和未來,更具有參考價值。

    在本次的榜單評選中,我們得到了來自各方的大力支持,其中要特別感謝高樟資本的范衛鋒先生,峰瑞資本的陳哲先生,以及穆棉資本的魏士清先生。在未來我們也希望有更多行業伙伴參與進來,助力行業的繁榮。

    2022年3月元宇宙領域最值得關注的十家公司:(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 次世文化

    次世文化成立于2016年,2018年正式進入「虛擬人」賽道。次世文化目前主要有三類產品,第一類是為明星藝人打造的明星虛擬形象,如為迪麗熱巴打造的虛擬形象「迪麗冷巴」,為黃子韜打造的虛擬形象「韜斯曼」,與歐陽娜娜共同開發的虛擬樂隊「NAND」等。第二類是自主研發的「超寫實虛擬人」,如翎ling、南夢夏、Ask、AI Merror等。第三類則是「數字IP形象」,用于助力品牌開發,比如說IDo珠寶、花西子、伊利等品牌方。

    次世文化打造虛擬人IP整體思路可以概括為:從場景—產品—技術。即先有應用場景再有產品。比如在創造虛擬人「翎ling」時,次世文化首先觀察到國際上已被驗證的「時尚」應用場景,后發現國風、國潮趨勢興起,因此判斷國內時尚界需要一個本土化的、具有國潮屬性的虛擬人。之后次世文化在設計「翎ling」的形象(參考旦角的眼角)、制定推廣方案(登上《VOGUE ME》封面),選擇合作對象(與奈雪等品牌合作)時,都在不斷加強「翎ling」的傳統文化+時尚屬性。

    虛擬人賽道逐漸火熱后,次世文化作為業內頭部企業,在虛擬人的專業性、影響力、口碑等方面的都頗受好評,也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從2020年年底至今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數額達數千萬美元,最近的A3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獨家投資。

    次世文化創始人陳燕表示,次世文化希望從一家「做虛擬娛樂的公司」變成「虛擬人行業的生態公司」,并在未來作為一個支點,覆蓋虛擬人全行業。

    2. 粒界科技

    粒界科技成立于2015年,公司的核心產品是計算機圖形渲染引擎GritGene。粒界科技創始人吳小毛曾在全球知名游戲引擎公司Crytek任職,作為德國法蘭克福總部的項目總監和技術總監。粒界科技團隊擁有來自18個國家的170名員工,分布在中國上海、廣州和德國法蘭克福,研發人員占比超過60%。

    據了解,GritGene引擎可廣泛應用于影視動漫、智慧城市與數據可視化、商業地產、數字廣告、混合現實數字內容創作、數字娛樂等諸多領域。

    粒界科技創始人兼CEO吳小毛博士表示,傳統的圖形引擎以游戲開發為主,但隨著網絡基礎架構升級,內容的需求在快速迭代,第三代圖形引擎不能只停留在支持本地特定硬件的階段,而應該能實現跨設備和跨領域。

    在投融資方面,粒界科技在2021年11月獲得了千萬美金規模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及知名互聯網巨頭聯合領投,老股東保利資本和線性資本等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第三代圖形引擎的進一步標準化、商業化和生態布局。

    3. 小冰公司

    小冰公司是全球承載交互量最大的完備人工智能框架之一,技術覆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及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前身為微軟小冰團隊。2020年7月13日,微軟宣布將小冰分拆為獨立公司,并繼續保持投資權益。目前,小冰估值已超過獨角獸規模。

    最早小冰公司旗下的「小冰」只是一款人工智能語音助手。但目前,小冰的框架已經更新到第9代,還擁有了詩人、歌手、主持人、畫家、設計師、財務等多重身份。今年年初,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在朋友圈祝賀崔筱盼獲得集團優秀員工。崔筱盼正是小冰公司開發的虛擬人。

    小冰公司虛擬人華智冰

    目前,小冰公司旗下的虛擬人已經初具規模,既有華智冰、夏語冰等兼顧畫家和音樂家身份的虛擬學生、;也有N小黑、崔筱盼等更貼近企業需求的虛擬人。根據小冰公司COO徐元春透露,未來小冰公司會上線更多虛擬人,但同時小冰不是一家IP運營公司,而是一家算法技術公司。

    融資方面,2021年7月12日,「小冰公司」完成A輪融資,由高瓴領投,五源、Neumann、IDG、GGV紀源資本等跟投,投后估值超過10億美金。

    4. 慧夜科技

    慧夜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虛擬人AI驅動技術服務商。在今年1月慧夜科技獲得了順為資本獨家投資的 Pre-A 輪融資。融資將被用于完善技術、擴充團隊和探索商業化模式。

    根據慧夜科技官網的介紹,其打造的「集成式深度神經網絡框架」,可以讓虛擬角色在不通過真人動捕的前提下學習人類運動模式。比如慧夜科技打造的虛擬DJ Purple,在系統中輸入一段音樂,虛擬DJ Purple就會按照旋律起舞。

    虛擬DJ Purple

    慧夜科技創始人渠思源將虛擬數字人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圖片或視頻形式存在的虛擬人;第二階段是可以與觀眾實時交互和表演的虛擬人;第三階段是有自己特定的人格和個性化行為。目前慧夜科技正在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即通過 AI 引擎驅動,讓虛擬人進行實時交互與表演。未來,慧夜科技的目標是讓虛擬人有復雜的性格,進行自主決策和表現情緒。

    在商業模式上,慧夜科技可以向有創造虛擬人需求的企業提供 to B 服務。主要有本地私有化和云端原生數字人兩種模式。同時,慧夜科技還推出了自己的虛擬人產品,比如數字人 DJ、虛擬健身教練和虛擬品牌代言人等。

    5. 青瞳視覺

    上海青瞳視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光學動作捕捉系統生產商。系統可以服務于VR主題樂園,影視,游戲等泛娛樂文化產業,在醫療,運動,工程,生物等諸多領域也有應用。

    青瞳視覺董事長張海威在接受CCTV《中國品牌故事》專訪時表示,青瞳視覺的主要業務可以分為三個大方向:第一個是泛娛樂,即VR&AR影視動畫和虛擬拍攝;第二個是生命健康,主要用于運動分析,之后進行康復治療以及手術導航;第三是在工業領域為工業機器人、無人機械臂提供精準定位。

    青瞳視覺有諸多合作案例,其空間定位相機和動作捕捉系統,廣受B端客戶好評。據「新聲Pro」了解,青瞳視覺已經與華為、騰訊、聯絡互動等互聯網上市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產品在嬉戲谷,三亞信托等主題樂園板塊得到應用;影視部分與溫哥華電影學院、江蘇原力動畫、武漢兩點十分、北京天工藝彩、吾立方等知名影視動畫公司進行過合作。

    6. Nibiru睿悅

    Nibiru睿悅成立于2013年1月,團隊最初從事的業務是智能設備交互算法研發,到2014年底開始開展VR/AR業務。經過八年積淀,Nibiru睿悅旗下的主營業務可概括為「1+2」,即一個系統,兩款引擎工具。

    根據「新聲Pro」了解,Nibiru VR系統的裝機量已達到百萬臺,是當前國內裝機量最多的VR系統,服務的品牌已經超過500個。Nibiru Studio 和Nibiru Creator 兩大引擎工具服務了上千家公司,業務覆蓋教育、醫療、工業、零售、游戲等近百個行業。

    Nibiru團隊最早幾位創始人,都來自于電子通訊領域,如公司CEO賴俊菘來自于芯片領域,副總裁劉峰瑞有豐富的半導體市場運作,及軟件生態構建經驗,CTO 曹峻瑋曾在中電集團和愛立信任職。團隊注重研發的傳統一直保留至今,現在Nibiru上百人的團隊中,還有七成是研發人員。

    Nibiru睿悅創始人兼CEO賴俊菘曾表示,VR行業有硬件、工具、內容和場景4大賽道,每一家公司只能在其中一個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不可能都從頭干到尾。作為國內頭部AR/VR系統及行業工具產品服務商,Nibiru睿悅認為虛擬內容生產不僅需要創作者的腦洞和創意,同樣要有合適的系統,以及簡便、趁手的工具,才能保證創作效率。因此Nibiru堅持在工具引擎、系統方面鉆研,并希望在將來切入到更多、更細分的實際應用場景。

    7. 當紅齊天

    當紅齊天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頭部XR企業。據「新聲Pro」了解,當紅齊天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年北京冬奧會 XR體驗提供方。

    公司業務涉及XR樂園、XR科技秀、XR愛國主義教育、XR博物館、XR應急、XR電競、XR體育等,技術布局圍繞VR交互系統、VR大空間定位技術、5G+VR 、5G云渲染、AI+、先進傳感器技術、自動化建模生產方式等技術。

    在2022北京冬奧會上,當紅齊天推出了一系列XR智能體育體驗項目,比如「神舟」號VR飛船模擬器、「蛟龍」號載人深海模擬體驗器、VR電競、XR滑雪、VR影院、VR自助游樂屋、VR街機等。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體驗了當紅齊天為冬奧提供的VR產品后,做出了正面評價。

    圖說圖說圖說圖說圖說

    在融資方面,2022年2月12日,當紅齊天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拉卡拉以及藍色光標作為基石投資人發起設立的藍圖海興基金。據悉本輪融資將用于三方共同研發、推廣VR相關技術、產品和內容,開拓元宇宙時代的生產及消費場景,推動XR體驗在重點行業的應用拓展及商業化項目落地。

    8. Hoyoverse米哈游

    根據最新消息,米哈游在2月14日正式推出全新品牌「HoYoverse」,該名稱由「MiHoYo」(米哈游)與「Metaverse」(元宇宙)組成。按照清華大學第一版元宇宙報告的說法,米哈游是中國五大典型元宇宙企業之一。

    HoYoverse聯合創始人兼CEO、米哈游聯合創始人兼CEO蔡浩宇介紹:「成立 HoYoverse 的使命是打造一個由內容驅動的宏大虛擬世界,游戲、動畫和其它多種娛樂類型在這里融合,為玩家提供高自由度和沉浸感。」之前蔡浩宇也曾提過,米哈游希望在未來10年、20年、30年后,做出像《黑客帝國》、《頭號玩家》等電影所描繪的虛擬世界。

    隨「HoYoverse」公告一共發布的,還有《原神》、《崩壞3》、《未定事件簿》、《人工桌面》等米哈游其他產品的更新消息。由此推斷,HoYoverse可能并不單純是米哈游的元宇宙品牌,還可能承擔米哈游海外業務品牌的職能。

    米哈游發布的官方公告稱,HoYoverse是一支具有前瞻性的品牌,旨在通過各類娛樂服務為全球玩家創造和傳遞沉浸式虛擬世界體驗。當前HoYoverse 已經在蒙特利爾、洛杉磯、新加坡、東京和首爾開設辦公室,以拓展內容制作、技術研究和發行職能的工作。其中新加坡分部是HoYoverse主體所在地。

    9. 李未可科技

    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10 月 15 日,創始人為茹憶。據了解,茹憶在智能硬件方面有優秀的履歷。在創立李未可之前,茹憶曾任天貓精靈的產品總經理、小米電視合伙人,他參與打造了小米電視和阿里巴巴第一款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天貓精靈。目前公司的合伙人團隊都來自于國內第一梯隊的科技公司,且都曾擔任核心業務的負責人。

    茹憶表示,自己從 2016 年開始就對 VR、AR 的技術進展保持著關注,到2020年年初,他判斷VR、AR 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機器的顯示效果和重量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創業者有機會做出一個足夠輕薄的、沉浸感強、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產品。

    茹憶認為,XR 賽道最初的場景,應該是讓人與人通過機器產生情感連接。在 XR 機器普及之前,茹憶希望用戶能先通過XR技術認識虛擬人。因此公司開發了同名虛擬 IP「李未可」,這也是公司自主研發和第一個 CG 元宇宙虛擬數字人。

    在2022年年初,李未可科技獲得了由字節跳動獨家投資的首輪融資,融資完成后字節跳動持股比例為達到 20%。

    10. BUD

    BUD的定位是新一代UGC社交應用平臺,其最大的特點是:為用戶提供簡單易用的無代碼工具,讓用戶可以創建個性化的3D交互內容,并鼓勵分享傳播,豐富用戶的社交體驗。據了解BUD隸屬于深圳零點一娛樂科技公司,于2019年7月成立,創始團隊曾在Snapchat、Facebook等硅谷社交平臺公司供職。

    2020年底,BUD正式上線,最初定位為游戲社交平臺,集合了大量北美漫畫風格的2D社交休閑類游戲,該版本在低成本投放的情況下,實現了百萬下載量的自然增長。2020年12月,BUD獲GGV紀源資本Pre-A輪投資,投資金額達數百萬美元。

    2021年11月,BUD新版本重新上線,定位變化為元宇宙UGC社交平臺,主打內容轉變為3D交互內容創造和虛擬場景社交。新版本上線后一度躋身海外多個APP STORE社交應用免費榜前五,2021年12月單月下載量超120萬。

    根據最新消息,2022年2月,BUD獲得A+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源碼資本、GGV紀源資本、云九資本。融資額合計1500萬美元。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