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交易所現狀(近5億美元ETH流出交易所,以太坊2.0時代,價值在增加還是減弱?)
以太坊2.0會推動ETH上漲嗎?
昨天,以太坊再次傳來重磅消息:近5億美元ETH流出交易所,創造歷史最大單日流出量,引發市場熱議:
據Into TheBlock數據,以太坊市場本周出現了2022年最大單日交易平臺流出量。數據顯示,有超過18萬枚ETH在單日內從主流交易平臺流出,如果以2,750美元平均價格計算,規模接近5億美元。
CryptoQuant數據顯示,以太坊面臨著交易所歷史上最大的流出,在大量流入質押合約的情況下,有近 200,000 ETH 離開市場 。
據IntoTheBlock數據還監測到,上周二有18萬個ETH從交易所撤出,這一數字是自10月以來交易所流出ETH的最高值。
這些ETH主要流向了以太坊的各類質押和鎖倉當中。
市場認為,ETH大量流出交易所是巨大利好,這是市場迎接ETH2.0到來的前期準備,以太坊即將迎來三大趨勢:
一、質押鎖倉經濟高度繁榮,新以太坊公鏈得到最大認可,并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經濟模型和投資收益價值,從而增加以太坊的吸引力。
二、作為行業大事件,以太坊2.0的到來,必然會引發行情震蕩,大概率會對現有橫盤狀態形成較大沖突,帶動行情實現新的突破性上漲。這是種情況,以太坊自誕生以來便一直存在,曾經多次成為重要的行情領漲者。
三、ETH的銷毀將超過發行,從而迎來通縮時代,ETH稀缺性供應將創造新的價格上漲潛力。
很明顯,三大趨勢均能為以太坊創造價值增長,從而為市場贏得信心。
目前,ETH的價格主要處于3000美元以下震蕩,而自4867美元的價格高點之后,ETH最低跌至2158美元低點。
據市場分析,如果比特幣沒有出現較大黑天鵝事件,將保持在3萬美元以上的底部震蕩,而ETH也能守住2000美元的底。
從目前的行情走勢來看,美聯儲的加息將促進美元市場的上漲,而加密貨幣與股市的關聯性則決定了其也將跟隨股票實現一波漲勢。
市場預計,加密貨幣在追隨股市上漲后,很可能再次出現突破行情,如果內外環境合適,有再創新高的幾率。
而以太坊2.0的推進,很可能成為行業內的突破性利好,支撐行情具備上漲突破條件。
如果這一預估有效,那么,ETH也必然會迎來一輪較大的上漲勢頭,此前分析師曾預估,ETH價格可能會突破8000美元。
ETH2.0時代的價值邏輯
前兩天,小白兔寫過兩篇關于以太坊即將迎來POS共識時代,ETH將全面進入2.0時代的文章,很多粉絲在留言或評論中對以太坊2.0有諸多疑問和質疑。
綜合起來,大家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以太坊轉為POS之后,將失去POW挖礦模式帶來的價值,從而導致成本無限下降,ETH也將失去現有價格優勢,從而無限下跌;
二是進入POS時代后,以太坊將失去原有的公鏈優勢,從而淪為眾多POS公鏈中的一員,并在公鏈之爭中失去優勢;
三是POS共識將導致以太坊去中心化程度減弱,被人為控制幾率大大增加,從而喪失公鏈價值。
針對這些問題,小白兔對以太坊的生態及價值等做了一個比較淺層次的整理,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第一,以太坊的生態價值
公鏈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應用價值的發展及生態的擴展,以太坊之所以坐穩“公鏈之王”的位置,也主要在其生態應用場景及生態力量。
一、以太坊依然占據去中心化金融Defi主導地位:
據DefiLlama數據顯示,目前DeFi協議總鎖倉量2127.5億美元,24小時上漲3.61%。鎖倉資產排名前五分的公鏈分別為ETH鏈上鎖倉量為1169.9億美元,24小時上漲3.09%;Terra鏈上鎖倉量為265.5億美元,24小時上漲5.95%;BSC鏈上鎖倉量為122.4億美元,24小時上漲32.70%;Avalanche鏈上鎖倉量為113.9億美元,24小時上漲2.32%;Solana鏈上鎖倉量為72.6億美元,24小時上漲5.54%。
二、以以太坊為基礎誕生的NFT,仍然以ETH為主要記價及交易貨幣:
最近炒作很熱的無聊猿便是如此,根據NFTGo數據顯示,無聊猿系列NFT地板價昨日觸及114ETH,創歷史新高。
從上面的數據及以太坊現有生態情況來看,盡管其他公鏈分走了不小蛋糕,但以太坊依然保持著明顯的領先優勢,其生態規模決定了市場價值。
ETH2.0到來后,公鏈性能提升、GAS費用下降,還將大大提高以太坊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加以太坊的價值支撐。
第二,以太坊在公鏈競爭中的優勢
在以太坊的基礎上誕生了DEFI和NTF兩大應用,并且間接推動了公鏈百花齊放的格局。
因此,除了生態上的優勢之外,目前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主要有三個:
Solana為代表的公鏈:
Solana可以說是目前以太坊面臨的最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在去年迎來爆發后便不斷搶占以太坊生態,并被視為目前以太坊最大的競爭對手。
目前關于Solana與以太坊之爭,也成為市場一個不小的看點: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seph Lubin質疑快速增長的Solana區塊鏈等競爭對手項目的可持續性。Lubin表示,與這些交易產生的收入相比,將自己定位為更快、更便宜的以太坊替代品的Solana正在向在網絡上驗證交易的用戶支付巨額獎勵。Solana需要“為網絡找出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針對Lubin的批評,開發Solana區塊鏈的公司Solana Labs 表示,僅僅查看協議收入并不能說明區塊鏈經濟模型的長期表現情況。
但也有部分人認為,目前的Solana與此前的EOS有很多相似之處,盡管EOS速度更快,轉賬成本更低,并一度被視為以太坊的直接對手,但EOS的沉寂似乎表明,目前的很多公鏈盡管看似擁有更好的性能,但并不擁有以太坊那樣穩定且長遠的發展規模和價值。
BNB Chain為代表的交易所公鏈:
交易所公鏈的異軍突起,為公鏈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不僅創造大量的效益,還在規模上不斷突破,成為不可小覷的力量。
Watcher.Guru發推稱,2月份BNB Chain上的總交易筆數比以太坊多1.2億。
但這類公鏈坐擁交易所的強大人流、資金背景,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快捷的流轉優勢,并不能抹喪失去中心化帶給用戶的信任危機,因此,目前這類公鏈大多作為公鏈整體應用水平還不高的補充,并沒有真正進入具有競爭力公鏈行列。
以波卡為代表的跨鏈:
跨鏈作為繼公鏈以后最強的敘事,曾一度掀起市場熱潮,波卡、Cosmos等跨鏈項目也一度成為市場最靚眼的風景,但直到目前跨鏈項目都沒有完全上線的,最具競爭力的波卡同樣還在只是路上。
第三,POS共識下的以太坊模式
以太坊此前采用的是POE共識機制,與比特幣一樣,需要通過礦機、芯片,并耗費大量電力還增加算力,因此,PoW 挖礦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大部分都被礦工直接出售以支付維護礦機所產生的電力與運營成本。
大量的能源消耗 ,也成為比特幣被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進入POS階段之后,以太坊是否就失去了原有挖礦成本消耗帶來的成本,從而降低ETH的價格支撐?去中心化程度又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
POW 階段,以太坊每天需要增發約 12,000 個 ETH,轉為 POS 后,以太坊的增發量將減少到每天 1,280 個 ETH,約為之前的 10%。
合并后 ETH 的增發與拋售壓力預計都將大大降低,其效果約等于比特幣同時發生三次減半。
另外,大量 ETH 被質押到信標鏈Beacon Chain 上以便賺取質押收益。
截止目前,共有超過 1000 萬個 ETH 被質押到信標鏈中。
而且,這些質押的ETH暫時無法解鎖,需等到解鎖 PoS 質押的功能性升級,將會在合并結束并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的下一步升級中,才會被添加到主網中。之后,ETH 才能解除質押,重新恢復流動性。
因此,從成本和經濟模型上POS與過去完全不同,計算方式也會發生變化,用POW的思路來考慮POS時代的以太坊,顯然是不合適的。
實際上這些擔憂都是多余的,節點的設置、新的質押模式,以及經濟模型等問題,都在以太坊的考慮之中,具體更加專業的介紹這里就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些資料查看,小白兔以前也寫過一些以太坊或者公鏈的相關文章,有興趣朋友也可以翻看。
而市場之所以相信以太坊將帶來一場具有顛覆性的利好,必然是考慮到了以太坊的長遠發展趨勢及價值的。
實際上,目前以太坊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2.0的升級過程是否會順利,每個重要的節點是否能夠按照此前的預期到來。
根據目前的消息,官方目前預計POS將今年6、7月份到來,而分片鏈升級將于 2023 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