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nft數字藏品(數字藏品微信號、小程序紛紛下架,NFT激情消費何時休?)

    nft數字藏品(數字藏品微信號、小程序紛紛下架,NFT激情消費何時休?)

    近日,微平臺上多家與數字藏品相關的公眾號接連被封禁,涉及的平臺超十個。包括 Art Meta 元藝數、一點數藏、歸藏元宇宙、畫生 Meta、元本空間、神達數藏、One Meta、零號地球等。

    南都記者檢索發現,數字藏品公眾號被封禁的提示大多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存在未取得法定許可證件或牌照,發布、傳播或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行為,賬號已被停止使用”。

    對此,騰訊微信回應稱,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為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日對炒作、二次售賣數字藏品的公眾號及小程序進行規范化整治。后續,平臺也將密切關注行業動向和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與調整規則。

    針對公眾號,微信指出,對于僅提供數字藏品展示和一級交易的公眾號,要求提供和國家網信辦已備案認可的區塊鏈公司的合作證明作為資質證明,不支持提供二級交易;小程序目前則只支持數字藏品展示和一級贈送,數字藏品交易和多級流轉屬于未開放范圍,如有發現繞過等對抗行為,會根據違規程度封禁能力或下架處理。

    3月初,微信小程序也曾下架部分數字藏品平臺。3月8日,花亭數字藏品小程序發布下架整改公告。公告稱,“近日騰訊針對花亭數字藏品平臺小程序進行了違規封禁,花亭平臺對此監管行為表示接受并努力整改。經溝通,了解到數字藏品是微信小程序以及微信支付未開放領域,花亭平臺將暫時下架官方小程序,待微信官方開放此類目后將重新上架。”

    無獨有偶,數字藏品平臺洞壹元典3月10日公告稱其官方小程序因違規暫停服務;數字藏品平臺“西湖一號”發布公告稱小程序暫停服務,“經與騰訊團隊溝通后,得知數字藏品目前屬于微信小程序未開放領域。”

    對于上述被封禁的數字藏品的公眾號和小程序還能否重新上架,以及何時會重新上架,微信方面暫無回復。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微信此舉是一種規避風險的行為,“當前數字資產確權還需要立法推進,尤其是部分數字資產實際上并非原創,在非原創的基礎上添加NFT來前行植入權利所有者,這很可能破壞當前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所以此時微信拒絕NFT數字藏品交易,是正確的做法。”

    NFT(非同質化代幣) 在國內的火熱始于去年,目前騰訊、阿里、京東、網易、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已經紛紛入局。其中螞蟻集團于去年8月成立了數字藏品平臺“鯨探”,騰訊也于同期推出了“幻核”平臺,京東在2021年底上線“靈稀”數字藏品交易平臺,今年1月,網易推出網易星球數字藏品平臺;3月,百度百科聯合百度超級鏈發行瀕危動物數字藏品。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各大平臺大多使用“數字藏品”一詞代替NFT(非同質化代幣) ,并且不允許轉售交易行為。

    盤和林向南都記者表示,NFT的作用是給數字資產確權,比如數字藝術品,而國內NFT主要和數字藏品結合,主要是利用了NFT發行的稀缺性,這符合藏品的特征,比如有限發行,權屬明確,但一定程度上并沒有強調這些藏品的藝術價值,也沒有激發用戶參與內容創作,所以NFT下的數字藏品只是一個過渡模式,并非未來NFT長期發展的方向。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個玩家“鯨探”和“幻核”均發行了數字藏品,主打系列為與博物館合作的文物、非遺類藏品,都不允許數字藏品的轉售交易行為,且強調其不具備“虛擬貨幣”屬性。

    其中,“鯨探”平臺開放了“無償轉贈”功能,但反對任何形式的轉售,認為這種行為往往存在欺詐風險,容易引發不良炒作,與數字藏品的定位相違背。今年以來,該平臺也多次采取措施整治數字藏品場外交易和炒作行為。

    今年2月22日,“鯨探”官方發布了關于違規用戶的處罰公告,表示發現部分用戶在平臺外存在私下交易的違規行為,并對56名用戶進行了限制轉贈的功能。同時,鯨探官方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轉售,稱這種行為往往存在欺詐風險。3月8日,鯨探再次發布處罰公告稱在對鯨探平臺異常數據檢測中發現,部分用戶在鯨探購買數字藏品時存在使用外掛、腳本等第三方軟件的違規作弊行為。

    為“鯨探”提供技術支持的螞蟻鏈也曾公開表示,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藏品為名,實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商品價格惡意炒作,用技術手段確保商品價格反映市場合理需求;堅決抵制任何形式將數字藏品進行權益類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反對數字藏品金融產品化。

    盡管平臺明令禁止,數字藏品的炒作和交易仍然存在。如在一些數字藏品網站或論壇內,有大量標注“高價回收”數字藏品的帖子,在高額利潤驅動之下,有用戶每天都活躍在各大數字藏品官方群,緊盯平臺發售信息,以便搶購藏品,部分用戶甚至會購買數十部手機和賬號去搶購。

    對于數字藏品交易存在的風險,盤和林向南都記者表示,數字藏品轉售交易需要的并非資質,而是法律上對數字藏品的確認。

    “因為NFT對于數字資產有確權的功能,但確權的NFT數字藏品并不意味著就具備價值。在我國法律層面上,對于平臺發行的數字藏品是否屬于私人物品可交易這一點還沒有明確。數字藏品轉售交易的主要風險是,當前數字藏品轉售過度注重藏品的稀缺性,而忽視藏品的藝術性,或者長期價值,沒有價值的交易往往是一陣風,或者激情消費。”盤和林指出,“之前,關于平臺數字資產的確權還有爭議,比如游戲里面的裝備和貨幣是否屬于用戶資產?所以關鍵是對數字資產概念進行立法界定,對于NFT的數字資產產權進行界定。”

    2021年9月,科技部下屬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聯合多家機構成立專門工作組,共同開展《NFT平臺與產品評測》團體標準研制、起草工作,旨在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滿足國內NFT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需要的相關團體標準。2021年10月,NFT行業首個自律公約發布。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聯合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杭州互聯網公證處,以及國內頭部互聯網企業共同發布了《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

    采寫:南都記者 馬寧寧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