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傳銷的區別(薦讀 正確看待區塊鏈與傳銷)
任何一個新的事物出來,往往會有人來借著這個新生事物進行詐騙活動,區塊鏈也不例外,作為一個被提及了很久卻讓普通民眾覺得“一頭霧水”的區塊鏈來說更是如此,于是就有人利用人們一知半解同時又想一夜暴富的心理來“空手套白狼”。
很多人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之實,之前傳銷組織在不掌握資本,也沒有技術的情況下,試圖通過拉人頭實現財富自由。如今,傳銷組織發現借區塊鏈既能實現之前拉人頭的行為,又能避開法律監管,所以才有了很多人借炒幣來達到傳銷的目的。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等方式,利用人們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來斂財,其實是以區塊鏈之名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后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那通過這些不法分子的行為,我們認為區塊鏈就是騙局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區塊鏈首先是一項復合技術,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本身并無正邪之分。所謂的區塊鏈騙局多指礦圈和幣圈中資金盤的騙局。
這些騙局都有哪些特征呢?
其一:濫發空氣幣。區塊鏈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為了激勵記賬,發行代幣獎懲機制是正確的。但有些騙子借機發空氣幣,沒有實際落地項目,拉攏不太懂行的投資人入坑,并承諾高額回報,以期讓投資人繼續發展下線,從而形成龐大的傳銷網絡。
其二:宣傳暴富神話。很多區塊鏈騙局會打著“炒幣月賺幾個億”、“一幣換一套別墅”“一幣換一個美女”等等口號,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真以為炒幣就一夜暴富。炒幣和炒股很相似,凡是高回報的東西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尤其這種暴富神話,普通投資者想要靠炒幣實現財富自由的機率微乎其微,稍有不慎,投資了空氣幣,極有可能血本無歸。
其三:夸大去中心化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帶有天然的去中心化特質不可否認。但不是說所有的應用場景都適合。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通過犧牲效率來實現的,性能自然也暫時無法與現有中心化系統匹敵。因此,去中心化并不是適用所有場景,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此,看到鼓吹去中心化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項目,需要提高警惕。
其四:盲目相信白皮書。發行區塊鏈白皮書的確是推動技術落地和投資參考的一個重要依據,但隨著區塊鏈的不斷變化,區塊鏈白皮書的發行也并不受監管,甚至有人花幾百幾千就能從不同的渠道購買一份白皮書,甚至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制白皮書內容。即便部分白皮書是真實的,那也要等項目真正落地應用,才是有價值的,否則都是紙上談兵。因此,不妨多方面考量白皮書的真實性和技術落地情況,再決定要不要進行投資。
其五:名人背書并不靠譜。任何行業的名人背書其實都是一種商業行為,項目方通過花錢聘請名人來獲得傳播是各取所取互利共贏。但不是所有的名人背書背后都是好項目,要有分辯能力,不能輕易相信名人效應。
其六:以政策之名騙取信任。有些項目利用區塊鏈等熱點概念進行炒作,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甚至免費組織被害人考察,放長線釣大魚,騙取公眾信任;以MFC、IFO等名目發行各類代幣,以“幣值只漲不跌,周期短、風險低、幾周內利潤翻番”等為宣傳口號,蠱惑公眾投資。
雖然區塊鏈因為很多不法他子鉆法律空子大行各種傳銷幣,讓人們對區塊鏈項目的認知覺得高深莫測,但有一點值得我們相信,區塊鏈技術本身沒有錯。即使有很多人在做傳銷類的事情,但不能抹殺區塊鏈技術本身帶來的發展前景。當然在研究和投資區塊鏈項目的時候,要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投資常伴風險,想要高收益必然要承受高風險。廣大消費者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能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要注意學習金融和投資相關知識,客觀評價自身風險承受度,選擇正規投資渠道,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
(文/江青山)
#頭條周刊##頭號周刊##我在頭條搞創作##頭條##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