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詐騙套路(50多種網絡詐騙你知道多少種?“鏈上天眼”區塊鏈技術已落地多城助力反詐)
目前網絡詐騙形式已超過50種,你知道或者遇到過的有幾種?區塊鏈很多人并不熟悉,可它在網絡反詐中已經成為日益重要的技術手段……在“6·29全國反欺詐宣傳日”到來之際,中國警察網、百度百家號、歐科云鏈等機構聯手共同發起反詐公益主題征文活動。面對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詐騙行為,我們該如何防范?公共安全研究專家又做了哪些努力?記者就此書面采訪了南京金盾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
網絡詐騙形式超過50種,詐騙再隱蔽也“憷”高科技
反詐防騙一直是重點話題,據歐科云鏈研究院統計,目前網絡詐騙形式已超過50種,同時,犯罪分子還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更迭犯罪手法,特別是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虛擬幣犯罪案件的不斷增多,加大了相關案件的偵破難度,廣大民眾也渴望提升對新型詐騙形式的認知。
作為一家公共安全領域的專業研究院,有哪些有效措施幫助有關部門應對新型網絡詐騙?南京金盾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高科技犯罪層出不窮,網絡電信詐騙、黃賭毒賬資系統、黑產博彩平臺等都會利用加密資產的隱匿性,將其作為一種賬資工具進行黑產應用。因此,反詐不僅要從源頭增強民眾防范意識,更需要有科技利器助力警方破獲案件。2021年,南京金盾院與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開展合作,成立“犯罪情報區塊鏈技術分析中心”,首批學員已完成犯罪情報區塊鏈技術分析基本培養,可為警方打擊加密貨幣犯罪提供鏈上追蹤分析服務。同時,南京金盾院還攜手歐科云鏈共同成立了“歐盾鏈上天眼安全實驗室”,將區塊鏈技術與警務實戰融合,打造“鏈上天眼”實戰產品,為公安機關研究破解新型網絡犯罪,尤其是打擊虛擬貨幣犯罪提供支持。
資料圖 來源:視覺中國
網詐愛披“技術”外衣,“鏈上天眼”可快速核查溯源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很多網絡詐騙都會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技術手段或技術裝備。比如很多打著區塊鏈、元宇宙等旗號的騙局,看似科技含量很高,可能實際上就是傳統的傳銷或者殺豬盤。
南京金盾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面對這些騙局,我們可以借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來應對,做好事前預警和事后追查。比如在應對虛擬貨幣類詐騙時,借助歐盾實驗室的“鏈上天眼”,用戶能快速核查該地址的健康度情況,并對其過往交易記錄及交易信息進行溯源,從而降低受騙風險;如果察覺到詐騙情況,還可以通過其提供的“舉報咨詢平臺”快速投訴舉報,得到專業援助;在案件立案后,鏈上天眼產品也將能協助司法機構快速溯源定位,有效解決“調查難、取證難、溯源難”等問題。
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用戶不斷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防范風險也很重要,不要輕信陌生人,更不要隨便轉錢,要多渠道、多維度地去查實有效信息。
區塊鏈技術助力維護公共安全,“鏈上天眼”為警鑄劍
南京金盾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歐盾鏈上天眼安全實驗室”成立以來,也已經開展了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城市、智慧社區治理、新型網絡犯罪等領域的落地應用,其中,“鏈上天眼”鏈上數據監測工具是以鏈上數據為基礎,以大數據治理為技術支撐,綜合運用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整合上百億條鏈上地址、交易記錄,并結合傳統經濟類案件的技戰術方案,可以協助警方更快偵破涉虛擬貨幣類詐騙案件。實驗室已面向全國各地警方舉辦了十余場培訓,參與人員達數千人,培訓重點講解了加密貨幣犯罪國內外現狀、偵破案件的痛點、鏈上天眼溯源工具的實戰應用及案例等內容,受到一致好評。實驗室還密切配合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廣西等多省警方開展案件偵破和加密貨幣查控服務,比如向警方提供加密貨幣犯罪查證平臺測試賬號,協助警方開展案件偵破,提供有效的思路及技術分析手段等。同時,實驗室還制定了綜合解決方案,比如與數字資產服務商建立調證平臺、對涉案數字資產按規范進行托管、處置、變現、成立可出具數字資產案件司法報告的鑒定中心等措施,來為公安民警建立完善的區塊鏈犯罪偵查、資金追溯、案件評估的基礎設施。
資料圖 來源:視覺中國
也正是因為“區塊鏈+公共安全”領域的融合,“歐盾鏈上天眼安全實驗室”參與發起制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數據服務團體標準,通過技術指導實踐,實踐反哺技術,為區塊鏈產業生態構建、安全應急產業發展、社會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升、城市數字化轉型等做出更大貢獻。
未來,南京金盾院將繼續加強與歐科云鏈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實驗室各項工作,將區塊鏈技術更好地融入到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領域,堅決打擊各類利用區塊鏈名義的作惡行為,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網絡安全治理能力。
沁湉 曉風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