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區塊鏈的風險(《“區塊鏈 + 教育”:耦合機理、風險挑戰及法律規制》論文筆記)

    區塊鏈的風險(《“區塊鏈 + 教育”:耦合機理、風險挑戰及法律規制》論文筆記)

    1 閱讀摘要

    閱讀文獻:劉光星. "區塊鏈+教育":耦合機理、風險挑戰及法律規制[J]. 電化教育研究,2021,42(3):27-33,41. DOI:10.13811/j.cnki.eer.2021.03.004.

    文獻內容概覽圖

    一、引言

    此文在分析區塊鏈與教育變革的耦合性的基礎上,剖析“區塊鏈+教育”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制建議。

    二、區塊鏈技術原理

    區塊鏈界定的三種視角:①將其當作分布式賬本技術的發展;②將其看成一系列技術的組合;③將其視為互聯網技術的創新。

    工信部在有關白皮書中將區塊鏈定義為一種按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依次相連而組合成的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多方共識、防篡改性、智能合約及可編程性等技術特性,也正是這些特性使其具備賦能教育的潛力。

    三、區塊鏈技術與教育變革的內在耦合

    (一)區塊鏈與學習環境再造

    區塊鏈可為學習者提供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支持,促進智慧學習環境生成。一方面,分布式記賬助推全民教育生態系統建構。另外,可編程性推動數字教育資源智能化流通。

    (二)區塊鏈與教學方式改進

    一則,對等傳輸促進教學內容個性化制定;二則,鏈式結構推進無邊界教育深化發展。

    (三)區塊鏈與教育管理優化

    ①防篡改性賦能教育記錄可信化管理;②多方共識促進教育評估精準化實現。

    四、區塊鏈技術至于教育的風險挑戰

    (一)技術本身的風險

    一是算法偏見容易引發數字利維坦,二是技術自主性覺醒可能引發不可控威脅。

    (二) 技術嵌入可能帶來的挑戰

    ①數據安全危機;②智能合約挑戰;③數字版權保護詰難。

    五、面向區塊鏈教育應用的法律規制

    (一)建立技術風險監管機制

    建立監管機制并引入監管科技。

    (二)完善個人數據保護機制

    ①明確權利主體識別規則;②完善“結核性”要件;③設置數據刪改規則。

    (三)構造智能合約制度

    ①制定智能合約參考模板;②建立動態實名制度;③引入默示條款制度。

    (四)優化數字版權制度

    ①明確數字版權保護的邊界;②根據獨創性確認作品權屬;③注重對作品創作的經濟激勵;④采取“接觸+實質性相似”的侵權認定公式。

    2 反思

    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一些痛點問題,例如教育資源難共享、學歷造假、學籍檔案管理難等亟待解決。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多方共識、防篡改性、智能合約及可編程性等技術特性,也正是這些特性使其具備賦能教育的潛力。

    目前,“區塊鏈+教育”的應用仍處在早期探索階段,從功能上來說更多偏向降低教育成本、解決學歷學位造假問題、保護資源版權等方面。如何進一步促進“區塊鏈+教育”產業轉型,仍需教育工作者和技術從業者的共同努力。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