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宇宙概念龍頭東方財富(字節跳動、萬興科技、Cocos:元宇宙概念龍頭有哪些新動向?)

    元宇宙概念龍頭東方財富(字節跳動、萬興科技、Cocos:元宇宙概念龍頭有哪些新動向?)

    進入“元宇宙紀元2年”,國內元宇宙探索如火如荼。僅2022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總額達228.4億元。學術界也在元宇宙領域向前邁進。10月17日,南開大學宣布推出中國首家元宇宙新聞與傳播學院,將聯合南開大學相關院系以及元宇宙領域先進的技術公司共建元宇宙聯合實驗室,通過制作虛擬教授數字人、在虛擬現實空間建設虛擬課堂、在元宇宙空間開設網絡前沿大師課等,逐步充實和加強元宇宙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色。

    海外方面,以Meta為首的一眾科技公司也在元宇宙相關技術領域持續深耕。10月12日,Meta召開了一年一度的Connect大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發布會上,扎克伯格的虛擬形象終于一改只有上半身的“幽靈”狀態,擁有了一雙能夠正常走路的“腿”。

    從海內外來看,元宇宙雖然依舊面臨不少質疑聲,但各領域似乎都并未放慢向元宇宙探索的步伐。

    事實上,元宇宙的建構并非一夕而成。根據Jon Radoff著名的元宇宙七層構成要素理論,元宇宙的實現,從底層技術到生態應用需要7個層面的共同發展才能實現落地。

    元宇宙七要素層中,包括了5G等基礎設施層及可穿戴設備等人機交互的建設;包含VR/AR/XR等空間計算,以及區塊鏈等去中心化的建設;也包括了創作者經濟層、發現層,以及體驗層等應用產品及運營生態的建設。

    從元宇宙七要素層來透視,中國元宇宙產業界近期都有何進展?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1.體驗層:落地到用戶體驗的使用場景

    根據全國科技名詞委的最新定義,元宇宙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人們在元宇宙中的體驗,既有虛擬世界特有的富有想象力的體驗,也包括相當一部分現實世界體驗的延伸,如社交、游覽等。

    開放式的社交平臺是人們進入元宇宙的重要入口之一。自去年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國內涌現了一批元宇宙社交平臺,然而在用戶體驗以及互動性上,大眾對此褒貶不一。目前來看,百度希壤元宇宙平臺似乎是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元宇宙社交平臺中,發展較好的一個。

    目前,希壤主要發力于B端合作,其合作伙伴,包含吉利、一汽、迪奧、英特爾等一眾大牌,分布在金融、汽車、快消、網絡安全等重點行業。

    在自建平臺之外,創意軟件A股龍頭萬興科技(300624.SZ)的嘗試則更偏向C端方向,旨在以更優質的創意和架構來豐富用戶的元宇宙體驗感。在年中的全球創作者頂級盛會2022VidCon上,萬興科技宣布在元宇宙平臺The Sandbox上線元宇宙創作者俱樂部(Wondershare Creator Club)。

    據介紹,萬興科技元宇宙創作者俱樂部目前已搭建上線四層空間,總占地面積突破11萬平方米,通過融合賽博朋克科幻感及融合東方美學的中國風,為用戶營造出獨一無二的游覽體驗。目前,萬興科技元宇宙創作者俱樂部是The Sandbox內高度最高、用地面積最大、體驗最豐富的數字建筑之一,其整體呈現和上線獲得The Sandbox官方高度認可。

    2. 發現層:內容消費成為元宇宙注意力經濟的重點

    發現層主要聚焦于如何把人們吸引到元宇宙。在元宇宙時代,相比起通過算法、廣告等被動途徑吸收信息,社區驅動的內容搜索可能成為新的主流方式——當人們真正關心他們參與的內容或活動時,他們會更有動力將其向周圍的人傳播。換句話說,當內容本身易于交換、交易、分享的時候,內容同樣會成為一種營銷資產。

    元宇宙時代,NFT恰是那個擁有交易性的內容承載技術,符合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激發更多的創作者參與進來,把內容置換為數字資產。

    去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中,明確了虛擬貨幣不應且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此舉意味著NFT的資產屬性被剝離。

    目前,中國市場仍然以傳統數字藏品的鑄造、發行、交易為主,并在不斷曲折探索適合中國特色的NFT發展路徑。在去年阿里、字節、京東、騰訊等國內大廠們紛紛入局NFT平臺之后,今年8月,騰訊卻突然宣布其旗下的數字收藏平臺幻核停止數字藏品的發行,業界唏噓。總體看來,中國NFT行業仍任重道遠。

    3. 創作者經濟層:內容創作工具進一步賦能創作者的絕佳機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創作工具的低門檻化,創作者經濟已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熱門賽道。Influencer Marketing Hub的報告顯示,創作者經濟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1042億美元。

    而在元宇宙時代,隨著NFT、DAO等技術及組織形態的發展,創作者經濟預計將獲得更繁榮的發展,在眾多平臺廠商開始針對創作者經濟布局的同時,大批第三方創作工具類服務商也在致力于開發和優化賦能新式內容(3D/VR)創作的創作工具,助力元宇宙平臺內容生態建設。

    今年九月舉辦的互聯網岳麓峰會首個元宇宙專場論壇上,艾瑞咨詢重磅發布《2022互聯網創作者經濟白皮書》,不僅透視Web 3.0關鍵技術的逐步普及以及元宇宙浪潮的到來對創作者經濟的影響,還對創作者生態布局及代表性企業進行了調研、總結。

    據《白皮書》分析,創作者經濟有三大參與者,即內容創作者、內容創作工具及服務,以及內容平臺。其中,內容創作工具在元宇宙浪潮下,將在持續賦能視頻及圖像創作的基礎上,逐漸轉向3D時代。

    國內內容創作工具廠商以創意軟件A股龍頭萬興科技(300624.SZ)為代表。目前,萬興科技旗下產品包括視頻創意、繪圖創意、文檔創意、實用工具四大產品線,并通過技術、創意資源、創作者生態三大層面賦能創作者。

    面向創作者經濟新時代,萬興科技也正壓強式投入元宇宙新技術、新應用,包括虛擬數字人、輕量化3D設計工具、協同設計工具、VR技術創新應用等,并持續以“拿著高薪去創業”創業3.0政策,以及“拿深圳同等高薪,住長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軟件事業”引才入湘策略,大力招募全球精英,全方位布局。

    4. 空間計算層:消除現實與虛擬世界邊界的關鍵技術

    空間計算是消除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間邊界的技術,也是實現兩個世界無縫切換的關鍵技術。空間計算技術不僅能讓人類有能力創造虛擬世界,更能構建一個足夠逼真、足夠有沉浸感的世界。

    空間計算層的技術主要包含3D引擎,VR/AR/XR,多任務處理UI,地理信息映射等。在這些技術的共同作用下,一個人人都可以隨意進入的、與現實世界無縫銜接的元宇宙世界將被構建。其中,3D引擎技術將幫助元宇宙架構師設計出擁有與現實無異的擬真感與交互感。

    說到國內3D引擎之光,就不得不提到Cocos。Cocos是國內唯一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商業引擎,同時也是元宇宙數字內容的核心生產工具、技術基礎之一。Cocos于今年8月發布的最新版本引擎提供了更好的3D&2D開發體驗,可以幫助開發者用更短時間做出更復雜的內容。

    如今Cocos引擎已經成為橫跨多領域的普適性技術工具,在虛擬數字人場景,Cocos目前已經實現創造虛擬人所需的建模、口型、動捕、渲染、AI接入五大關鍵技術,幫助開發者創造足夠逼真的3D形象。

    5.去中心化層:元宇宙時代的生態系統核心

    去中心化是元宇宙的核心概念之一。元宇宙實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虛擬網絡空間,其中,“去中心化”是區別元宇宙與普通虛擬3D平臺的重要標準。共創、共享和自治是理想概念下元宇宙的發展目標。

    邊緣計算、虛擬機器人、微服務,及區塊鏈技術組成了去中心化層的關鍵技術。其中,邊緣計算是提高算力的關鍵,可以高效處理元宇宙世界產生的龐大的數據量;而區塊鏈技術則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實現各個節點信息的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保證了其去中心化的性質。

    目前,中國對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方面,應用和服務占比較小。據統計,截止2021年底,我國已發布153項區塊鏈標準。在企業數量上,中國區塊鏈產業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截至2022年3月中國區塊鏈企業數量超過1300家,華為、阿里等企業都在持續投入區塊鏈技術。

    6. 人機交互層:提升用戶沉浸感的核心技術

    人機交互設備作為未來人們進入虛擬世界的“入口”,是構建元宇宙時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之一。AR/VR/XR等設備的進一步發展,將提高人們在元宇宙世界中的沉浸感與體驗感。在此基礎上,腦機接口將可能成為未來人們進入元宇宙的方式,徹底顛覆人們對現實與虛擬世界的認知。

    目前,XR依舊是眾多科技公司發力元宇宙人機交互設備的主要賽道,而字節跳動顯然是走得更遠的那個。去年8月,字節收購VR設備公司Pico,正式宣告進軍VR領域,而這場收購之后的一年,Pico也交出了一份較為滿意的答卷。

    數據顯示,今年Q2,Pico總計賣出超過50萬臺VR頭顯產品,僅次于Meta旗下的Oculus,位居全球第二。今年9月,Pico在青島舉辦新品發布會,推出全新VR一體機Pico 4,在沉浸感、交互感,以及設備大小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升級。

    在字節之外,網易、阿里等大廠也紛紛入局。網易從16年開始布局XR生態,2018年底成立網易影核,專注于VR游戲發行業務;聯想今年已經發布VR新品,今年4月,阿里巴巴領投國內知名消費級AR眼鏡制造商Nreal。

    7. 基礎設施層:元宇宙世界的地基

    基礎設施層包括5G、WIFI 6、6G、云、7納米-1.4納米工藝、GPUs、材料等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及硬件設備,是構建一個虛擬世界的地基。目前已廣泛投入市場的5G網絡已經顯著提高了帶寬速度,同時降低了網絡延遲;未來,6G將把帶寬速度提高到另一個數量級。

    中國6G技術的研究水平已處于全球先進水平。今年6月,中國移動發布了《6G網絡架構技術白皮書》,概述了網絡架構的總體設計。盡管目前尚處于研究階段,但根據中國移動在白皮書中提出的設想,6G網絡將帶來一個完全連接的地面無線和衛星通信世界,實現無縫全球覆蓋。

    此外,今年4月華為公司輪值主席徐直軍宣布,華為將于2030年以比5G快50倍的速度推出6G網絡;而南京的紫金山實驗室于今年1月宣布,中國實現了世界上最快的太赫茲無線通信實時傳輸,比5G網絡快10-20倍。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