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區塊鏈的基本介紹(區塊鏈&比特幣的關系)

    區塊鏈的基本介紹(區塊鏈&比特幣的關系)

    區塊鏈是什么,為什么近幾年頻繁出現,國家政策也有相關的內容,各大企業也在爭相研究?

    以下的是一些國家發布的關于區塊鏈的政策以及知名企業對區塊鏈的關注:

    1、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中明確區塊鏈信息服務者的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責任等,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2、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區塊鏈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

    3、三部委:探索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推進農商旅文娛體跨界融合。

    4、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信息飛魚”概念方案,將布局區塊鏈等新興信息產業。

    5、阿里巴巴新專利“統一域名計劃”系統可簡化和改善區塊鏈間通信。

    6、騰訊云發起成立產業區塊鏈聯盟,計劃年內招募100家成員。

    7、浙商銀行南昌分行通過區塊鏈平臺為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8、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商店在商品中運用山姆區塊鏈可追溯平臺。

    說到區塊鏈,我們不得不提到比特幣。這兩個名詞幾乎是相伴而出的。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么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借由密碼學串接并保護內容的串連交易記錄(又稱區塊),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

    比特幣一詞由其英文名Bitcoin音譯而來,是網絡虛擬電子貨幣的代表。比特幣沒有物理形態,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它并不受任何國家與金融機構的監管。

    是的,看完了定義,還是不明白這兩者有什么關系,一種身處云霧中的感覺。

    接下來我們轉化成大白話解釋下: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基于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有很多的應用。而比特幣就是其中一種。比特幣是基于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而產生的的一種去中心化的產品。所謂去中心化,前文在解釋區塊鏈的時候有出現。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

    我們在某淘上買東西,我們本來可以直接和商家購買,但是中間夾著某寶,這樣我們兩方的交易就變成了三方交易了。這個時候是不是覺得這個中間環節有點麻煩,而且我們的個人信息這個中間環節都知曉,對我們的信息安全造成極大的困擾,除此外還有可能會不負責任,拿著消費者的錢財跑路了。像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收到電話銷售,就有可能是這類的平臺信息泄露哦。那么作為消費者肯定很想將這類的中間環節去掉,這就是去中心化。

    但是我們為什么一直要依賴這樣的中間環節存在呢?原因是這類平臺的信譽好,想比直接和小商家打交道,平臺更值得信任。所以如果要去中心化就必須解決這個信任問題。

    于是,一個叫“中本聰”的人,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在這樣的新環境里,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每天發生的事情都會被記錄,包括商家的。并且每個人不僅可以看見自己的還可以看見別人的,這樣就不涉及信任問題。如果商家拿了錢不發貨,那么也同樣會記錄在案,并且告知全世界。這時,商家就更不容易欺騙消費者,之前商家只要應對一個中心,而現在要面對全世界。大家注意下,這個前提是撇開這類平臺給我們提供的生活便利來舉例說明哦。

    最后,信任問題解決了,這個環境下的所有人同一時間發生的行為歸為一個區塊,再將區塊鏈接起來,就形成了區塊鏈。這個環境下的所有人都參與了,并且每個人都有所有的記錄,這樣就更加保證了信息的安全。

    在這樣的環境下的人們,互相監督,不存在欺騙和作弊。只需要將這個環境進行加密,就可以運用到很多領域,比如:物聯網,那么商家被投訴,或者消費者亂投訴的事件就不存在;再比如醫療,對就醫的公開性,醫患關系的緩和一定會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性,在給國家發展帶來機遇、給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通過與傳播領域的結合,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傳播違法有害信息,實施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部分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的安全責任意識不強,管理措施和技術保障能力不健全,對互聯網信息安全提出新的挑戰。所以想要多領域實行區塊鏈的設想還需要經過長期的研究過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