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哪些具體應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否面臨安全風險?看看這份報告怎么說)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哪些具體應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否面臨安全風險?看看這份報告怎么說)

    新浪財經 宗禾

    現如今,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已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領域早已成為區塊鏈技術布局的重點。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進展幾何?

    4月1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發布《中國區塊鏈金融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和金融應用進行分析,并對區塊鏈技術在中國金融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報告》指出,區塊鏈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前沿技術,我國高度重視并積極布局區塊鏈技術領域。特別是金融已經成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的重點領域。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優化金融服務的潛力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探索的力度較大。

    當前,區塊鏈在我國金融領域應用已初具條件,部分概念驗證應用已催生一定規模的商用產品,在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等場景中已形成了一些落地案例。例如,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牽頭發起、建設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貿易金融平臺,截至2019年8月,已有近30家銀行500余家網點業務上鏈運行,業務量超500億元人民幣,有效提高了貿易融資效率。

    此外,《報告》還從技術、治理和業務層面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挑戰。對于未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上,《報告》提出要加強研究跟蹤,立規制促合規。同時積極搭建平臺橋梁,研標準聚合力。此外,從業機構也要探索核心技術,抓應用推場景。

    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逐步深入

    需警惕對國外開源程序的技術依賴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區塊鏈技術在支付及清結算、貿易金融、證券交易等金融場景的應用日漸增多,部分應用項目已開始從概念驗證邁向生產實踐。在政策方面,主要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持相對積極的態度。而在國內,區塊鏈技術適用的金融場景環節與應用邏輯已較為清晰。金融應用探索逐步深入,落地場景和實踐案例不斷豐富。

    不過,《報告》認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依然面臨著風險挑戰。

    首先,在技術層面尚難以兼顧部分金融場景對安全、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區塊鏈技術通過大量的冗余數據和復雜的共識算法提升安全可信水平,金融業務需求的增加將導致系統處理量更大幅度的增加,并加劇參與節點在信息存儲、同步等方面負擔,在現有技術環境下可能導致系統性能和運行效率下降。

    與此同時,密鑰安全等仍然存在一定隱患。例如,私鑰遺失或被盜等情況會危害私鑰所有者的權益,且私鑰唯一性使得上述損失難以補救。此外,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有技術體系的融合集成也存在一定困難。

    在治理層面,《報告》提出需進一步完善監管、標準、人才等有關安排。其中強調,對國外開源程序的廣泛應用可能導致技術依賴風險,且代碼托管平臺等開源服務相關方也需遵守注冊地等相關司法轄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存在不容忽視的政策風險。比如,GitHub 在其使用條款中明確規定不得使用 GitHub 違反美國或其他適用司法轄區的出口管制或制裁法律。

    最后,在業務層面,《報告》認為尚存模糊地帶且應用創新缺少權威第三方評估。特別是部分依托區塊鏈平臺開展的數字憑證拆分、積分通兌等環節尚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帶,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

    加強安全風險的研究分析

    提高技術自主可控能力

    對于未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上,《報告》指出在政策監管層面要加強研究跟蹤,立規制促合規;在行業組織層面,要搭建平臺橋梁,研標準聚合力;在從業機構層面,要探索核心技術,抓應用推場景。

    具體來看,在政策監管方面,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同時,充分利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監管科技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加密貨幣在一些國家已經成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幫兇,相關行為的合規監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報告》強調,要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等應用在跨境資金流動、恐怖融資、洗錢和逃稅等方面可能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持續跟蹤國際監管動態,積極參與相關跨境監管規則與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從行業組織層面來看,《報告》指出要搭建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資源的有效平臺,開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持續關注國際發展動態和金融應用成果,探索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及相關責任主體開展服務實體經濟價值、合法合規性、安全規范性、運營穩健性等方面的評議評估,推動成果經驗應用推廣。

    同時,做好各方的橋梁紐帶,對于政府和市場之間,客觀反映問題訴求,正確解讀監管政策,評估監管措施效果,及時傳遞市場反響,促進雙向良性互動。

    《報告》還對從業機構提出相關建議。其中強調機構要穩步提高技術自主可控能力,綜合運用產業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促進金融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切實提高技術可靠性,加強“鏈上”金融業務風險抵御能力。

    此外,《報告》還對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等六大應用場景和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平臺進行了研究解讀。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