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bzz節點挖礦是騙局嗎(從風靡一時到無人問津,BZZ(Swarm)是“以太坊的最大謊言”?)
最近很多人問BZZ到底怎么樣了,還有做的必要嗎?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小編是覺得沒什么好說的,不可否認,BZZ(Swarm)最近是炒得非常火熱,畢竟也是V神繼以太坊之后真正的第二個操刀的項目,吸引了很多人來參與。
但隨著Coinlist公募結束和主網上線,熱度又突然跌了下去,BZZ上線兩天,幣價一直在十幾美金上下,之前場外私募/公募的BZZ價格在30-80U,被收割一片。
在分析為什么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BZZ(Swarm)到底是什么?
雖然很多平臺都在炒作BZZ,吹得神乎其神,但真實的BZZ可以說就是以太坊項目官方的一部分。簡單地說,Swarm分布式存儲是為了給以太坊的應用提供數據存儲、帶寬等資源支持,不算完全的空氣,但也沒有那么神話!
回顧之前的路線:
6月21日BZZ分別上線抹茶、OK兩大交易所,上線瞬間砸盤,價格最低砸到11u,與上線之前號稱的100u起步落差顯著,很明顯是有機構在砸盤。
6月22日機構拉盤,拉到22u附近又開始了新的一輪下跌到目前13u附近。
如下圖所示,對比全網節點數和出票節點的差距,想必大家就很容易看出問題。
24小時BZZ兌換才0.5257214,無論是節點兌換數還是出票數都存在很大問題,按這樣的速度計算回本幾率幾乎是零。
事實上,落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在幣圈現在的這個大環境下,BZZ的整體收益和風險不成正比,人為操盤因素也多,確實是不可控的,再加上前期潛伏的一些“深坑”,收割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除此之外,類似的BZZ(Swarm)這種另類的挖礦,實際上在服務模式上也存在著很大的一個BUG:它采取的是“任務懸賞”的模式,BZZ(Swarm)作為節點,它是網絡服務的提供者,并沒有傳統存儲項目挖礦的概念。
舉個例子,假設Swarm網絡里有一個用戶發起了一個任務,即存儲和分發數據的請求,獎勵為50BZZ,這時候,網絡里的節點,也就是存儲和寬帶提供方接收并完成這個任務,進而獲得BZZ獎勵。
也就是說,必須是先有客戶才能有幣,這才是真正的落地項目,如果沒有人發布任務,就只能挖空氣。
假設沒有人發起任務,節點該怎么獲得BZZ呢?答案是無法獲得。
綜上所示,Swarm挖礦的參與者,大概率是栽了!
對于整個礦業市場來說,Swarm從瘋狂到今天的低落,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地演繹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瘋狂和不理性。
本想躺平,沒想到頭還沒伸就被割了,私募雖然賺錢,但前提是必須有好的項目,而且即使項目是好項目,但如果它溢價了百倍,你再進場購買的話,那就不是好項目了,而是人傻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