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為什么各大應用市場沒有(數字人民幣上各大應用市場,交易無手續費!可用于眾電商購物)
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升級,無需搖號,用戶均可下載。日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正式上架各大應用市場,在包括深圳在內的11個地區開展試點。南都記者測試發現,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 已經在安卓、蘋果手機的各大應用商店開放下載,用戶位置判斷符合條件者均可注冊開立個人數字錢包。當前,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銀行不對其計付利息,不向指定運營機構收取兌換流通服務費用,指定運營機構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兌回服務費。
自2019年11月,數字人民幣在包括深圳在內4個地區開展全國首批試點,隨著試點活動深化,分析人士認為,經過全國各地多輪試點,很多支付場景已經得到了驗證,全面推出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條件基本成熟了。同時,放松公眾使用,有助于加快推進支付應用的進程,數字人民幣的大規模使用也將為商家提供更多便利、助力老年人打破數字鴻溝等。
數字人民幣子錢包可在京東、美團等近五十家商戶使用。
開展“10+1”地域試點, 子錢包可用于眾多電商平臺購物
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版)面向深圳、蘇州、雄安、程度、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開展試點,定位于以上地區的用戶均可注冊開立個人數字錢包。此外,用戶可選擇開通工、農、中、建、交、郵儲、招商,以及網商銀行(支付寶)和微眾銀行(微信支付)的數字人民幣錢包。
成功開立個人數字錢包后,用戶可通過銀行卡充錢和手機銀行轉入兩種方式為錢包充值,每位用戶錢包中均有獨立的收、付款碼,支持數字人民幣收付款功能。
南都記者測試發現,個人數字錢包設立有子錢包服務模塊,若用戶將子錢包推送至商戶,即可實現在該商戶消費場景內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付款。
以購物為例,南都記者測試,將子錢包推送至京東APP,在京東自營店選擇商品下單,付款一欄便出現了“數字人民幣”的支付方式,選擇后可直接免密支付。
除了京東,在子錢包中,可選擇的APP還包括美團、餓了么、滴滴出行、攜程旅行、順豐速運等近五十個商戶,涵蓋了購物、外賣、網約車、公共交通、電費、黨費等領域的日常支付。
數字人民幣支付是否安全?子錢包介紹中顯示,將錢包推送至商戶后,可隨時調整付款限額或取消子錢包推送,此外,數字人民幣APP也不會向商戶傳遞錢包和實名信息,最大限度保障隱私安全。
據介紹,數字人民幣是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仍處于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測試階段,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抽選的試點地區白名單用戶可注冊該APP。
自2014年,人民銀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開始對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進行專項研究。目前,研發試驗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功能研發、系統調試等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的原則,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試點測試。
依據客戶身份識別強度分為4類管理,單筆支付上限不超兩千元
目前,個人數字錢包根據客戶身份識別強度進行分類管理,實行四種錢包額度類型。
僅手機號注冊、非實名者為四類錢包。個人數字錢包余額上限1萬元,單筆支付上限2千元,日累積支付上限5千元,年累計支付上限5萬元。
手機號及提供有效身份證件者為三類錢包。個人數字錢包余額上限2萬元,單筆支付上限5千元,日累積支付上限1萬元,年累計支付無上限。
二類錢包者再綁定個人銀行賬戶時,個人數字錢包余額上限提高至50萬元,單筆支付上限5萬元,日累積支付上限10萬元,年累計支付無上限。
二類基礎上,用戶需要到運營機構進行現場面簽方可升級為一類錢包,升級完成后,該錢包在前述4個維度上均不受限。
南都記者實測將錢包推送至京東APP后購物時可直接免密支付。
將與實物幣長期并存,銀行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服務費
在2021年7月舉行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媒體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介紹,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于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并存。
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此外,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銀行不對其計付利息,不向指定運營機構收取兌換流通服務費用,指定運營機構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兌回服務費。
此外,數字人民幣采取中心化管理、雙層運營,社會公眾所使用的數字人民幣兌換和流通服務均由人民銀行指定運營機構提供。
人民銀行在數字人民幣運營體系中處于中心地位,負責向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發行數字人民幣并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運營機構及相關商業機構負責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和流通服務。
目前,參與數字人民幣研發的運營機構主要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移動和工行,聯通、電信和中行分別成立聯合項目組參與研發,螞蟻和騰訊兩家互聯網企業旗下網商和微眾銀行也參與研發。招商銀行近期亦已獲準加入。
支付寶、微信及中行、農行等七家銀行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
專家觀點:
或在一兩年內實現“數字人民幣與紙幣并行”
2019年11月,深圳成為全國首批四個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之一。2020年10月,深圳率先啟動數字人民幣規模化外部可控試點工作,開展了國內首個數字人民幣外部可控試點活動。此后,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規模與參與群體不斷擴大,截至目前,深圳共開展了4次規模化外部可控試點活動。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受邀白名單用戶已超1000萬,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個、對公錢包351萬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筆、金額345億元。試點場景超132萬個,兼顧線上和線下,涵蓋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交通、政務繳費、稅收征繳、補貼發放等領域。
隨著全國范圍內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深化,各界人士認為,經過全國各地多輪試點,很多支付場景已經得到了驗證,全面推出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條件基本成熟了。放松公眾使用,有助于加快推進支付應用的進程。同時,數字人民幣的大規模使用也將為商家提供更多便利、打破老年人數字鴻溝等。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專家劉興亮也是此次數字人民幣APP的體驗者之一。他表示,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可能會加速紙幣的淘汰,包括與紙幣相關的業務如ATM,驗鈔機等,也可能被逐步淘汰。此外,過去移動支付大多數由商業機構提供服務,一些老年人對此比較抗拒,擔心支付的安全性。此次數字人民幣有了國家背書,進一步消除了老年人使用數字貨幣的擔憂,打破數字鴻溝。最后,數字人民幣的大規模使用也為商家提供了更多便利。現在,商家需要考慮提供銀聯、支付寶、微信等多種支付方式,未來則不再需要考慮那么多了。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經過各地多輪試點,很多支付場景已經得到了驗證,全面推出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條件基本成熟了。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如果需要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就必須擁有數字錢包,這類APP是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基本工具,開放給公眾無限制下載使用,有助于加快推進支付應用的進程。
鄭磊認為,數字人民幣的第一階段任務應該是成為和人民幣紙幣并行的境內支付工具,這個目標有很大可能在一兩年內實現。央行有必要考慮開始試點發行數字人民幣,形成一個與紙幣發行并行的數字貨幣體系。
采寫:南都記者葉霖芳 見習記者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