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現狀分析(2022年中國數字人民幣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貨幣主權不可撼動)
——原標題:2022年中國數字人民幣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貨幣主權不可撼動【組圖】
數字人民幣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數字人民幣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國都(300130.SZ)、拉卡拉(300773.SZ)、新大陸(000997.SZ)、恒生電子(600570.SH)、四方精創(300468.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加密貨幣數量、M0&M2數量、非現金支付規模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普及率,試點城市從“4+1”,擴大到“10+1”,支付場景逐漸延伸豐富。我國為何著力推廣數字人民幣,以及推廣的難度如何?前瞻針對我國數字人民幣推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數字人民幣有利于維護我國貨幣主權
目前,全球范圍各類加密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出現,大量加密貨幣均為非金融機構創立,在區塊鏈上發行與交易、具備獨立交易價格。
依據Finbold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數量僅為8000+個規模,到2021年,直接突破16000個,同比增長98.98%。全球性加密貨幣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對法定貨幣的地位造成沖擊,推出我國法定的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是維護我國貨幣主權的必要手段,
數字人民幣利于提振M0活躍度和支付便捷性
隨著第三方支付形式的普及率上升,我國紙質人民幣的流轉率不高,一方面不利于我國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使用活躍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少部分群體(如老年人等)的支付便捷。
截至2021年12月,國內M0規模為9.1萬億元(占M2中的比重僅為3.81%),數字貨幣的普及能夠提升M0的活躍度。
數字人民幣利于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從銀河證券的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流程圖來看,數字人民幣在跨境結算時,省去了中間客戶之間的流轉,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加強我國貨幣的主權地位,也相應節省中間費用,減輕對SWIFT體系的依賴,為擴大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創造必要條件。
數字人民幣推廣可行可控可持續
從我國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可行性來看,不同于其他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廣,我國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具有先天的用戶習慣基礎。
2009年以來,我國支付系統中非現金支付規模逐年遞增,2020年達到4013萬億元。非現金支付占支付系統的交易金額的比重基本維持在50%左右。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非現金支付規模為3256萬億元,占支付系統的52.4%。
另外,我國發行數字人民幣具有堅實的技術、市場、經濟以及法律基礎。技術保證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市場基礎保障數字人民幣的可推廣性以及推廣范圍,經濟與法律基礎保障數字人民幣的可持續發展。
整體來看,數字人民幣定位于M0,其發展對于穩定物價、提升支付效率、增強人民幣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國際化有著重要意義。另外,我國現有的非現金支付滲透率提升,以及用戶、市場、技術等基礎均為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創造良好條件。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人民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