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上海生在宇宙展覽(在展覽中遨游元宇宙,“未來無象”數字藝術展在京展出)

    上海生在宇宙展覽(在展覽中遨游元宇宙,“未來無象”數字藝術展在京展出)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廣燕

    翩翩飛舞的機械蝴蝶,正在水晶蛋中孕育的“數字人”……12月16日,“未來無象”超現實想象力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開幕。展覽以沉浸式的主題場景,借助數字技術手段及媒介,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旅程。

    千平展廳

    呈現數字藝術視覺盛宴

    步入展廳,數名舞動的人物形象映入觀眾眼簾,他們的造型融合了眾多科幻元素,是藝術家田曉磊創作的“人機結合生命體”。藝術家共創作了70個不同形象,并將他們分為不同的族群和分支。藝術家鄧悅君的《漫衍》由10個發光運動裝置組成,形態像是植物與昆蟲的結合,裝置頂部的光線忽明忽暗,其變換的節奏是由蟲鳴聲、樂器演奏聲等轉化而成,藝術家希望以此探討能量轉換的新可能。

    展覽的展廳面積達近1000平方米,分為“重構世界”與“未來宣言”兩大單元,共設有9大主題場景,現場匯聚了瘋狂食客、拓夢次元、達文奇的蛋、元計劃等數字藝術IP,展出數十位新銳藝術家的百余幅數字藝術作品。陳陳陳、鄧悅君、田曉磊、王一才、朱璽5位中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新媒體藝術家也參與展覽,讓觀眾得以更加充分地感受數字藝術的魅力。

    數字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藝術的創作與展示方式,帶來多樣的玩法。在“新武林”系列之《眾方紀元》的展廳內設有鼠標和鍵盤,觀眾可以操控角色奔跑在虛擬世界的額爾古納草原中,穿過光門進入“眾方紀”,在沙漠、花海和異空間中沉浸式體驗不同的虛擬演出。展覽現場的“達芬奇的蛋”3D版權數字藝術品首創“可進化”玩法,每一個蛋形飛行物融合了太空科學、潮玩藝術等不同元素,在由藏家收藏后,能夠“進化”成各式各樣的生物形態。

    虛實融合

    數字藝術走入現實世界

    展廳里的數字文創商店內,集齊了唯一藝術平臺數字藝術品的周邊文創產品,如盲盒、玩偶公仔、帆布袋、T恤等,琳瑯滿目的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展覽的主辦方、唯一藝術CEO佟世天表示,從產業角度來看,數字藝術容易與工業設計深度融合,這為數字藝術拓展了新的應用場景。

    佟世天介紹,此次數字藝術展旨在讓公眾零距離接觸數字藝術,不斷拓展數字藝術的文化邊界,讓數字藝術與現實世界產生更深的連接和更廣泛的應用。在展覽之外,唯藝元宇宙已上線運營,提供包括用戶線上展廳、用戶公共空間、元宇宙經營商鋪、廣告發布、社交活動等一系列元宇宙產業服務。隨著政策逐步完善,元宇宙以及數字藏品的發展都將日趨規范,各種新場景應用將助力數字藝術產業從虛擬走向現實。

    “未來,數字藝術將釋放出更大能量,我們也希望通過數字藝術,讓中國元素‘潮’起來,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傳播。”佟世天說道。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月15日,公眾可通過大麥、貓眼購票預約,展會期間還將不定期開展藝術家個人TED演講、數字藝術創作工作坊等活動。

    相關文章
    草莓视频